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5月15日,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将在北京开幕,为2900余位注册记者服务的新闻中心已开始运行。5月14日,记者来到设在国家会议中心的新闻中心提前探营。


“艾米,新闻发布厅在哪里?”“艾米,文化展示区怎么走?”在媒体公共工作区门口,一个外表萌趣的机器人“艾米”吸引了不少媒体同行的目光。面对大家抛出的问题,这位迎宾使者对答如流。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新闻中心志愿者王赫告诉记者,“艾米”掌握了实时地图构建和定位导航技术,拥有精准人脸识别、大数据分析的能力,通过语音对话就能帮你指路和获取大会各类信息。“这几天接待嘉宾,它给我们省了不少力。”



这样的现代科技应用在新闻中心随处可见。最新的人脸识别电子储物柜,两三秒刷脸存储个人物品;千兆WIFI接入、千兆5G视频回传,能够满足媒体全部网络需求……不过,更让人惊喜的是,现代科技与历史文明相融后产生的美妙。



走进AR(增强现实)博物馆,电子屏幕上展示着一座因饱经风霜而残缺近半的明清年代雕塑,当记者拿着旁边一块电子“放大镜”对准雕像后,神奇的事情出现了:短短几秒钟后,它竟然自动修复为最初的面貌。“复原术”背后的奥秘,其实是5G技术带来的影像数据高速传输。在VR(虚拟现实)展示台,记者佩戴上VR设备,长城、故宫等10组全景影像先后展现在眼前,如身临其境。



此外,新闻中心还为中外媒体提供了多种多样与文明亲密接触的机会。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互动区,传统攒玉石宫花、兔爷彩绘、软陶工艺制作等多种传统技艺体验,吸引了中外记者前来体验。来自北京的董学霞老师正手把手地教大家制作玉石宫花,从选择花瓣,到捻丝,再到选择叶片……即使是最简单的一朵玉花的制作,也要经历好多道不同的工序。“体验之后,更能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参与体验的北京电视台记者赵芳说。



文明的魅力无处不在。走进媒体公共工作区展厅内,巨幅背景墙以水墨渲染的艺术手法,逐一展现长城、天坛、颐和园、国家大剧院等北京城市地标;茶歇区内的北京风情展示区,通过搭建实景、摆设古典家具的方式,营造北京胡同和四合院氛围,让中外记者在“老北京”氛围中休闲片刻。


新闻中心的精彩体验,让与会的中外媒体对即将开幕的亚洲文明对话大会更加充满期待。


猜你喜欢


20年前报道刮起“梨旋风”,今天慈溪见证绿叶成阴梨满枝


2018年度省科技奖揭晓!彰显浙江科技创新哪些特点?


从700名增加到800名!浙大发布今年我省三位一体招生简章


这家今天揭牌成立的联合实验室,为何获最高检点赞?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李攀 陆遥 倪雁强 陈嘉昀),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周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