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那種不是特別出名,大家都知道的那種,但也比較著名的設計師


日本設計可以說是世界設計大軍中的一面旗幟,在設計界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其在諸多設計領域都建樹頗豐,同時也誕生了一大批設計領域的大師級人物:

1.繪畫現代藝術領域

奈良美智

奈良美智1959年生於日本青森縣弘前市,這位小學時期被老師評語中稱為「空想癖」的少年,如今卻是日本一流的現代藝術家,作品形式包括繪畫、雕刻以及裝置藝術等各個領域。最為人熟知的就是神態各異的大頭小女孩,很多表情頗有一股玩世不恭的味道,彷彿有種憤世嫉俗的情緒,但背景卻寂寥又孤獨,真所謂「用糖果般甜美的色彩,繪畫個中的悲涼。」

12年的留德經歷使奈良美智的作品具備了無與倫比的個人風格,掀起了一股對抗同質性藝術的浪潮,他的作品在世界範圍內也已經成為藝術品交易市場中一股不可或缺的中堅力量。

村上 隆

這位頗受爭議的現代藝術家完美的將日本的「御宅文化」與浮世繪元素結合在一起,「點石成金」的本領不得不令人嫉妒,全球有無數的粉絲願意為他的作品買單。村上隆這個玩藝術的「大齡兒童」用自己獨到的美學,將這個荒誕且絢麗,充滿慾望而又支離破碎的世界描繪的無比生動。有時候向慾望妥協,學會與慾望和平共處也許是最明智的選擇。

草間彌生

儘管有「精神病患者」、「圓點女王」、「奇怪婆婆」等令人非議的標籤加身,也並不影響她在前衛藝術中先鋒般的存在,其影響力並不輸給美國波普藝術領袖安迪沃霍爾。草間彌生因為童年時期患有神經性視聽障礙,經常出現幻覺,於是她一直嘗試用重複的繪畫圓點來捕捉自己的幻覺。

她在採訪中曾經說到:「如果你一定要問我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從事藝術創作的,我可以告訴你,那是在很小很小的時候。我的一生,我活著的每一個日子,都與藝術相關。要是人可以有來世,我還想再做藝術家。無論生與死,藝術對於我來說就是一切。」

2.服裝設計領域

三宅一生

日本的時尚界在世界範圍內一直是一個獨特的存在,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存在著一些非常善於打破常規,具有「反骨精神」的設計鬼才,三宅一生就是其中之一。生在戰後滿目瘡痍日本的三宅一生,兒時的記憶裏充滿了美國文化入侵所留下的西式時尚,這也許對於他在之後的服裝設計帶來了很多衝擊性的影響。

他一反常規打破了傳統西方的設計概念,更加註重服裝的功能性與舒適性,在面料運用中也進行了各種大膽的嘗試,比如將「褶皺」這一元素運用的爐火純青。

川久保玲

被譽為「另類設計師」的川久保玲,設計風格大膽前衛,並且在設計中融合了東西方的概念,日本民族性的元素與西方獨立、自我的風格碰撞產生了奇妙的化學反應,深刻卻不古板,成為年輕一代新銳設計師的崇拜者。

山本耀司

「黑色哲學大師」山本耀司是世界時尚領域日本浪潮的先鋒人物,作品以反時尚風格簡潔而流暢的線條著稱,沉穩而富有韻味。他喜歡利用特別的剪裁覆蓋女性的身體曲線,用男裝的設計思維去設計女裝,使我們真正成為「著裝者」,而不是被服裝所駕馭。用山本耀司本人的話來說就是:「還有什麼比穿戴得規規矩矩更讓人厭煩呢?」

3.視覺設計領域

龜倉雄策

被譽為日本現代平面設計之父的龜倉雄策最為人熟知的作品大概就是為1964年東京奧林匹克設計的招貼。

在德國包豪斯式的新建築工藝學院學習的經歷,使他較為推崇西方的平面設計風格,但卻沒有遺忘日本傳統美學中的和諧、樸素與自然之美。

田中一光

將西方複雜的的象徵性與日本單純的象徵性完美結合就是田中一光在設計生涯中致力於做的事情,從小是電影迷的他為自己今後從事戲劇海報設計奠定了基礎,1963年田中一光走上了獨立設計之路,並且多年之後用自己獨特的設計思想為無印良品的提出了開發構想,被稱為無印良品之父。

原研哉

「將已知事物陌生化,更是一種創造」,也許正是對此設計理念的堅持,造就了原研哉今天獨樹一幟的設計風格,很多人對於身為無印良品設計總監的原 研哉並不陌生,味之素、伊勢丹、竹尾花紙……他敏銳的感受著未來設計的發展方向,並且以謙虛的態度和多變的視角看待生活,是一個保持用設計的眼光來生活的設計師。

4.其它設計領域

深澤直人

提起日本的產品設計大師,深澤直人也許是很多人想到的第一個名字,他作為家電日常用品設計品牌「±0」的創始人的同時,也為很多國際知名品牌如愛普生等進行過品牌設計,斬獲國際範圍內各大知名設計獎項。

「無意識設計」是深澤直人提出的重要設計理念,利用大部分人日常生活中都知道但還是會被忽略的常識來進行產品設計,使人在設計中產生下意識的動作,一直堅持設計要以輔助生活為本,而非改變。

蜷川實花

也許有人不記得她的名字,但亂女花魁迷幻華麗而充滿慾望的色彩卻難以令人忘懷,能駕馭如此絢爛色彩的攝影師很難找到出蜷川實花之右者。人類對於色彩的渴望讓她的作品自出現在世人眼裡就受到了很多人的認可,她是一位將商業與藝術完美平衡的藝術家。

———————————————————

歡迎關注我的個人官方微信(kang-shishi)

如有藝術留學、院校、專業、作品集方面的問題,可私信康石石諮詢


曾讀過一本書叫《日本手感設計》,裡面就有大量的日本設計師訪談+作品、理念介紹。

看訪談是最快知道大量設計師的途徑之一。

還有《對話日本設計》這本書也不錯。

但是我不推薦這樣片面的去選擇,在知道名字以後一定要去深度瞭解設計師個人的作品以及著作。比方說佐藤大這位設計師我在看《日本手感設計》時並無感覺,但後來有幸讀了他的書《由內向外看世界》後甚至希望自己以後能去他的工作室工作了。

附上當時讀《日本手感設計》時做的一個整理圖表,時間有限的話可以按這個圖表去查些設計師的作品看:

除了跟進各種的設計展以外,去有名的幾個藝術大學查找負責的老師也幾乎都是日本巨頭,比如武藏野的原研哉多摩的深澤直人,還有秋山孝啊柴田文江,多得是


日本在建築設計領域最近幾年太強了。歷史上得普獎的大師很多,如:磯崎新,安藤忠雄,稹文彥,伊東,板茂……都是世界頂級大師。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