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謝閱讀與點贊的朋友,請各位幫忙轉發,給我更大的支持。一定有很多大佬知道的更全面,那就多多指導吧,少一點抨擊。歡迎大家提出看法和疑惑,每一次思考的過程都會給雙方帶來收穫!

波動率指數是個好東西,但它的金融衍生品又是華爾街割韭菜的快刀。我慢慢寫,一點一點地剝掉它的外皮,幫大家看清楚本質。有人留言說寫這些有什麼用,不如直接說怎麼賺錢。我提供不了賺快錢的方法,也許能夠幫大家在資本市場活下來。XIV剛遭遇清盤,只要在這類產品上被活埋一次,這輩子就和交易說拜拜了。

波動率指數是個大家庭,昨天說到了VIX的幾個小兄弟:VXST、VIX3M、VXMT,它們還有很多親戚,全部知道的人可能不太多。我在下表中羅列出來,有針對標普、納斯達克、道瓊斯指數、羅素2000指數的,有針對利率、貨幣期貨、商品ETF、海外股指ETF的、也許少數個股的波動率指數,關注亞馬遜、蘋果、谷歌、IBM、高盛的朋友可以瞭解下。甚至還有波動率指數的波動率指數,顧名思義,它反映的是VIX本身未來30天價格所隱含的波動率。嗯,你們沒有看錯,華爾街的精英們就是這麼變態。機構投資者觀察很多數據,很多時候個人投資者就像被扒光衣服觀察一樣,切不可無知者無畏啊。我們知己知彼,就算不勝好歹也能不殆吧。

大家當然不用每天刷這些指數看,但是做相關產品,尤其是買賣期權的時候,應該適當關注一下市場當下的隱含波動率。說到個股的波動率,CBOE只提供了5個,其實瞭解了VIX的計算方法後,我們也可以自己抓數據用程序算。我以後會嘗試一下,並且把圖表分享在網站「圖享金融」 tuxiangjinrong.cn 上。

好了,簡單整理了一下波動率的產品,這裡是一條分割線,接下來就嘮叨嘮叨VIX是怎麼算出來的。

~~~~~~~~~~~~~~~~~~~~~~~~~~~~~~~~~~~~~~~~~~~~~~~~~~~~~~~~~~~

這部分內容雖然不燒腦,但是有點繞,大家把握住主線 SPX -> VIX -> VIX期貨/期權。有了這個基礎,後面我們纔好講VXX,XIV這些衍生品。

標普500指數本身不多說了,網上一大堆。投資標普500指數有不同的手段。首先(1),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ME)提供了期貨合約(還有迷你合約),這個我們不討論。其次(2),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提供了期權產品,這是我們要關注的。另外(3),還有一些投資於標普500指數的ETF,其中有正向的,有反向的,有帶槓桿的,有不帶槓桿的。甚至這些基金本身也有期權,真是眼花繚亂。只說一個「SPY」:正向跟蹤,不帶槓桿,和SPX就差一個字母,話說這又是X又是Y的,瞬間感覺回到學生時代解方程未知數啊。。。它的數值和期權的價格約等於SPX的1/10。雖然不同,但是可以參考,畢竟大部分人沒有購買CBOE的實時行情。

說回(2)CBOE提供的SPX期權,其中又有不同到期日的期權,後面我再專門細講,今天只要記住計算VIX的時候用到的是每月第三個週五到期的傳統期權,和其它週五到期的非傳統期權。劃重點:

-- 只有週五到期的期權鏈才會被用來計算VIX的值;

-- 在任何一個時間點只挑兩個週五用來計算VIX,比如今天是2018年3月9號,挑的是:

(A)距今天略大於23天的那個週五,即4月6號;

(B)據今天略小於37天的那個週五,即4月13號。

-- 這兩組期權鏈因為到期時間不同,所隱含的波動率是不同的。隨著時間每分每秒的流逝,這兩組期權鏈的隱含波動率的權重也發生變化,VIX是考慮時間權重得到的一個數值。近似計算的話,可以用距離到期日的天數做加權平均。

-- 可以理解為,經過時間權重計算後的值,即是未來30天到期的期權所體現出來的隱含波動率。

-- 從每週三開始,被挑到的兩組SPX期權到期日又往後滾動一週。

好吧,我覺得不能再細說下去了,否則閱讀量會大大降低的。真的喜歡燒腦的同學可以看下面的公式。。。(真有嗎?)

以上內容不是100%精確,但是精確是要付出冗長的語言和理解上的代價的,讓大家概括瞭解,我才能繼續往下扒華爾街的外皮啊。

CBOE每隔15秒鐘計算一次VIX值,但是大家在財經網站上看到的都是延時15分鐘的。什麼?恐慌指數都衝上去了,你才告訴我有什麼用?做投資不就是要快人一步嗎?好吧,我再告訴大家一招,用代碼VIN查近期值,對應上文裏的(A),代碼VIF查遠期值,對應上文裏的(B),實時的VIX在這兩者之間,權重嘛,和你查看的日期有關,比如週四嘛,VIX的值更接近VIN;到了下週二,就更接近VIF。

為什麼前面提到每月第三個週五到期的傳統期權呢,難道它和每月其它的週五不同嗎?是的,因為這一天倒推回去的前一個月的第三個週三,是VIX期貨和期權的到期日。我們只好留到下週再講了。

預計不會用比這篇更晦澀的語言來講後面的內容,希望大家少拍磚。。。感覺對操作沒有用?沒關係啊,記住幾個名詞和別人吹牛的時候肯定用的上 :-)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