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去年為台積電貢獻一千多億營收,依法人預測,貢獻最多的為蘋果。(圖:flickr)

華為去年為台積電貢獻一千多億營收,依法人預測,貢獻最多的為蘋果。(圖:flickr)

你應該知道的是:台積電受中美科技冷戰直接夾擊,近日終於出現最困難的抉擇:日經新聞獨家報導,18日台積電已經低調暫停接受華為新訂單,此舉象徵中美科技冷戰正引領科技業走向供應鏈全面分裂的考驗!

美中貿易戰急速加溫,台積電正面受衝擊!《日本經濟新聞》今(18)日報導,台積電已停止接受來自華為的新訂單,藉此回應美方限制供貨華為的禁令。

日經引述知情人士指出,在美國宣布最新的管制法規後,台積電已經停止接受來自華為的新訂單,但目前正在生產、或是在管制法規更新之前接受的訂單則不受影響,都會繼續生產,並且可在9月中旬之前出貨。美國商務部15日公布出口新規定,防止廠商向華為出售採用美國製造設備或依美國軟體與技術設計的晶片;廠商如發貨給華為,須先取得美方許可證。

另一位知情人士向日經表示,對於台積電而言,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因為華為是該公司的第二大客戶,但台積電必須遵守美國的規定。

公司資料顯示,台積電第二大客戶營收占比約14%,外界認為,這個代號「乙」的客戶就是華為(圖片來源:台積電年報)
公司資料顯示,台積電代號「乙」的第二大客戶,營收占比由8%一年內暴增至約14%;外界普遍認為,這代號背後就是華為(圖片來源:台積電年報)

美方正式展開全面追殺華為的禁令,對半導體供應鏈而言,頓成千斤重擔。利空消息一出,18日台股便由台積電領跌開低,原先買盤仍苦撐,但在午盤過後,台積電停止接受華為訂單消息再引爆沉重賣壓,終場台積電下跌8元或2.68%,收在今日最低價位290元,成交量暴增至84,605張,相關概念股也全線崩潰。

外傳台積電暫停接收來自華為的新訂單,股價恐顯現壓力。(圖片來源:YAHOO股市)
外傳台積電暫停接收來自華為的新訂單,股價恐顯現壓力。(圖片來源:YAHOO股市)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經斷言,公司在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位置,恐將使得台積電「成為地緣政治家的必爭之地」。為時不過一年,不斷周旋、試圖尋找轉圜餘地的台積電終於難敵政治壓力、赴美設廠,而且美方壓力更上層樓,迫使台積電暫時放棄第二大客戶的新訂單,未來這場科技冷戰會將台灣推向何方,與投資人、全體國民關係至大!

20200331-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31日出席「引路:張淑芬與台積電用智慧行善的公益足跡」新書發表會。(顏麟宇攝)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曾斷言公司恐將成為「地緣政治家必爭之地」,如今看來,現況果然印證他的遠見(資料照,顏麟宇攝)

責任編輯/周岐原

◎加入《下班經濟學》粉絲團,給你更多財經資訊

◎訂閱《下班經濟學》YouTube頻道,精彩節目不錯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