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刀鱼创刊号:好想知道的100种日本 

10620065_304375713093705_4280383796001753022_o  

 这是一本台湾融合日本生活微观察杂志。

目前中国有知日发刊,每期介绍一日本文化主题,相较台湾曾经被日本殖民45年,为什么台湾没有一本定期发刊的介绍日本文化杂志?因为这个疑问,开启了这本杂志的诞生。

2014年年初作为杂志迷的许哲宁第一次到东京旅行,产生很多冲击想法。于是今年5月做了重新发现台湾的蓝鲸杂志之后,许哲宁找了朋友陈颐华一起创办秋刀鱼,一人负责内容,一人负责行销,创刊号设计师则找了书封设计师黄子源操刀。

 

第一次翻开,你喜欢秋刀鱼什么?

在首场试读会我们搜集了读者意见整理如下:

1-封面,第一眼刊名跟图片都很讨喜,编辑解释:设计的人喜欢荷包蛋且蛋黄哥已经开始流行,富士山是底片拍的。蛋坐在上面四个人有三个人穿格子。

2-书背上有学习日文杂志出版讯息,可以陈列抽出时,一眼就可以找到期别。

3_47新闻的县市图徽可以标上县市名,跟当地生活文化特色有关,可以累积对出非主流讯息的认识。比较全面。篇幅有限就会选大家喜欢的主要设计展览跟地方。「我们故意要放47全都要放,」累死自己。

像是选读新闻中:「秋刀鱼是平民吃的鱼,47新闻里有选到的这则东京新闻,介绍目黑区已经办了十九年的烤秋刀鱼节,曾经进贡给领主」有历史文化的存在才能转化生活的趣味,听哲宁讲他筛选的日本很有趣:「我真的超级老派,喜欢日本皇室新闻。典子出生叫做典子,嫁人才能有姓氏,于是她这个月嫁人之后将从皇室变成平民。」

 

4_看不到广告页!

「广告会选我们喜欢的风格,质感会比较好,或许也会找日本的番茄汁。广告会让杂志有资金广告收入,但是我们希望可以沟通杂志风格跟方式,有日本的元素跟日本的讯息。借由沟通设计,可以让杂志更美,也让厂商更理解自己下了广告在哪里。」

 

 

谈创刊原因

「其实我不是文青,可能很喜欢看小津安二郎的电影,但会想说:为什么台湾的女生去日本要买美妆?」主编许哲宁是80年生,创刊号杂志封面专辑作日本100件事情,希望可以让每一个年龄层理解的日本呈现,像是背包客会去的地方,会严肃谈日本的靖国神社的历史迷,不同身份的人我都想介绍。

基本上什么事情我都有兴趣,不太想要限定次文化族群。「这个朋友知道日本大豆,这个朋友知道动漫,台湾跟日本的朋友都有喜欢的日本文化」,秋刀鱼借由这本杂志把这些朋友兜在一起。

秋刀鱼杂志出刊前一个月在FlyingV募资成功,总金额到达8万多台币,其实在募款之前就规划好题目单,主编哲宁表示:「我已经失败找了一些人,没办法,有些没有答应邀稿,100件事情,有些开始邀可以用的只有5件事情。」募资前没有公布杂志主题,总共编辑制作完成大约花了两个月。

「杂志创刊号的题目100种日本是总论,像预告我们准备开始做的事情。」下一期就不会是一百事情,会开始聚焦在单一主题。

 

创刊后的未来计划

创刊前秋刀鱼就规划了四场北中南的杂志分享活动,除了回馈给募资群众,也谈创刊号的发想与计划,地点都选在日式旧空间里举办。

 

「下期预告印在后面,我们要考量预算,其实我们募资的钱不能完全付起印刷的钱。」尽管募资获得8万多元,陈颐华直言,创刊号总印量3000本,印刷费加上纸钱大约13万了,还有美术设计的费用。

作为杂志控的许哲宁,只要日文杂志里头有介绍台湾,都会想要搜集来看看,日本人用什么方式拍照,让台湾变得有趣好看。「我认为,台湾出新杂志越来越少了,但是一本杂志就代表一群人,开设杂志上瘾俱乐部粉丝页就是一种聚众方式,」喜欢这样日本的一个小众,喜欢台湾地方的可能是一群小众,我们可以尝试发现日本当中,重新发现台湾。主编许哲宁从高中就喜欢杂志,作为一位杂志迷,认为杂志的存在是一种重要媒体,印出来,拥有文章跟纸本的价值,可以被翻阅是无法取代的感觉。

 

秋刀鱼创办者两人坦言:「出刊的题目会考量到时间跟预算,会考量市场,但是也要做自己爽的主题。」只要能够想办法卖掉,可以存活。

通路问题是大部份想创刊的团队,没想到的事情。而台湾书店商品,开始走向乡土化,大部份是蓝鲸的实体铺货点,秋刀鱼的书量无法足够发给各实体店面,目前创刊号主要销售地点是网路书店跟大型实体书店。

 

老实说,这本秋刀鱼,比我预估的销售数字要好。原因之一可能是:2014年到了11月才一本有口气的杂志创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