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鳥叔 ·買房不哭——

  小河樓市,找到路了麼?

  從2017年到2018年,貴陽樓市經歷了最有趣的兩年。在這其中,幾個區域成爲了弄潮兒,比如觀山湖、比如花溪、比如白雲……乃至清鎮、雙龍這些外圍區域,也有不少亮點。小河,作爲人口稠密的傳統居住區,卻顯得有些寂寞。

  從星球的提問來看,居住在小河的朋友很多,他們最常提的問題就是:小河房子現在價值如何?還有沒有升值空間?我該不該賣了置換到另外的地方去?

  針對小河的問題,我也思考了不少,正好最近往那邊跑得也多。所以,第二期區域指南,我們就來聊聊小河。

  同樣,先亮觀點:

  1、小河開發早,反而造成現在中心區域改造難度很大;

  2、小河房產目前的居住價值,高於投資價值;

  3、沿着軌道線,小河向南產城融合發展纔是王道。

  小河樓市前世今生

  相對花溪、白雲、甚至觀山湖來說。其實小河房地產的發展早很多,比如當年和中天花園齊名的興隆城市花園,就是00年代貴陽房地產的代表。提到這裏,我們這些老地產狗唏噓不已:“俺們在小河做房地產的時候,你們觀山湖還只有金華農場呢”。

  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是2000年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的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始建於1993年3月,總人口149萬,總面積63.13平方公里,首期規劃建設面積9.55平方公里。

  小河是傳統的廠礦區,貴航集團、華陽廠、華峯廠、西工廠……這些廠礦企業帶來的就是人口多,密度大,本地廠礦職工爲小河房地產提供了充足的客戶,孕育了上一個時代小河的樓市輝煌。在小河,有着貴陽地產歷史上極具代表性的幾個項目:興隆城市花園、山水黔城(我把它算到小河裏面了)、中興世家、珠江灣畔、萬科金域華府……這些項目代表了貴陽地產的青春時代。

  可以說,小河很久以前就是貴陽樓市的急先鋒。在地產界,小河從來就沒有慫過。但是最近幾年,小河的樓市卻走得四平八穩,波瀾不驚,這是何故呢?

  瓶頸期中的小河樓市

  爲什麼在標題,我說小河是貴陽老城的mini版,因爲從某種意義上,小河樓市遇到的問題和老城樓市遇到的問題是一模一樣的。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呢?

  空間不夠

  空間不夠

  空間不夠

  看看衛星地圖就可以明白這個嚴峻的問題。從地圖上看到,小河基本上是和老城區連片發展、無縫連接的。這個連片發展很重要,中間沒有山脈河谷的區隔,小河與老城自然過渡。這樣的先天優勢,是貴陽其他區域所沒有的,這也是上一個世代小河地產發展的關鍵。

  但是,小河樓市在這兩年的發展乏力,幾個問題不得不提:

  區域缺乏帶頭大哥

  觀察上半年幾個火爆區域的地產走勢,我們可以發現,一輪價格驅動,肯定有幾個熟悉的身影。比如觀山湖的恆大、比如花溪的美的、比如白雲的新地王、比如紅巖橋的中天……而小河,找不到這個帶頭大哥。萬科大都會雖然橫,但是一個多年開發的老盤,已經基本沒有餘貨,拉昇價格動力不足。其他的幾個項目,如北大資源繽紛廣場、亞青城之類的,體量不大,要麼售完要麼餘貨不多,穩紮穩打,不做出頭鳥。

  概念缺失,主題炒作疲弱

  任何樓市的火爆,都離不開概念。比如這兩年花溪樓市的崛起,就是各種概念的不斷輪動:貴安概念、大學城概念、生態城市概念……輪番炒作,不亦樂乎。好風憑藉力,送我上青雲。趁着大勢好,加上幾個大開發商進駐,花溪樓市的大框架終於架了起來。

  而小河樓市,無炒作無概念無主題,整個一三無區域。宜居生態找花溪、投資居住觀山湖、未來潛力到白雲、牛逼未來看貴安……小河呢?你要我說個小河的概念,我還真想不起來。

  其實小河的居住價值並不低。首先是區域人氣商氣兩旺、生活配套齊全、路網四通八達、公共交通可期(1號線開通已可直達老城區與觀山湖,還有中環等道路)。作爲居住來說,小河內部的各種配套設施也相對完備,並沒有硬傷。但是在沒有主題概念的引導下,對比其他區域,樓市的潛力並未完全釋放出來。

  新盤偏少且小,區域開發乏力

  這兩年,小河基本沒有新地供應。前幾年的項目主要是集中在黃河路一帶,隨着軌道線進行轉移,也也有了一些新項目,比如萬科花樣、貴陽地鐵清水灣等。

  但總的來說還是新盤偏少,區域開發乏力,沒有爆炸性入駐消息。在眼球經濟的時代怎麼玩?

  因爲無縫連接,讓小河的地產與老城有了很好的自然外延,再加上豐富的廠礦企業資源,造就了小河樓市過去的輝煌。但是正因爲開發早,小河目前已經形成了非常成熟的居住氛圍和密度超大的感覺。

  回到地圖上,小河還想在現在進行房地產的大開發,在中心地帶有可能嗎?沒有可能了,空間基本上被完全鎖死,只能零敲碎打的做一些舊改項目。

  人口多、密度大、改造難、空間少……這是小河面臨的瓶頸期,如何突破瓶頸,是小河樓市必須面臨的根本問題。

  貴陽要發展,最終只得跳出老城開發新區。在開發觀山湖區後,貴陽纔算是有了新的拓展空間,城市發展也有了解決方案。同理,小河未來的發展,也應該需要找到自己的“新區”。

  居住or投資,小河是否有潛力股?

  衆所周知,進出小河最頭痛的一件事情就是——堵!曾經有笑談:小河每天只堵一次,這一次從早上8點到晚上8點。不少住小河的朋友每天開車出來,都感覺是一場生死歷險,我曾經有一次就在高峯期堵在黃河路倆小時,當時還尿急,那酸爽……。所以在軌道規劃之初,1號線就選擇了觀山湖區——老城區——小河的走向,第一時間緩解小河的交通難題。

  小河轉盤作爲小河中心,承載了過去的輝煌。但如今也許1號線將接過小河轉盤的衣鉢,重新構築小河的城市格局。

  看一下1號線的走向,從火車站出來到沙衝路與朝陽洞路交叉口,然後轉向望城坡小城故事門口,沿着珠江路向南,途經萬科大都會進入浦江路。然後穿過清水將路、南環線一直到王武監獄的停車場。這條穿越了小河腹地的軌道線,把圍繞站點1公里的範圍內的居民都覆蓋上了。如今,他們都可以輕鬆的經由1號線到達老城區、觀山湖區,未來還可以通過2、3號線暢達全城。小河人民在1號線開通後受益多多。

  在這些站點中,長江路已站成爲了第一個中心,也就是萬科大都會、恆大翡翠華庭這個位置。長江路站旁有萬科廣場這個商業綜合體,向西1公里可以抵達黃河路一帶,輻射人羣麻麻多,人氣足、商氣旺。圍繞站點,辦公、居住、購物、出行……已經成了小河的一個新興商圈。

  現在已經熱鬧非凡的萬科大都會

  第二個潛力站點,也許是清水江路站。我們從地圖上可以看到,站點周圍1公里範圍內有幾個大型居住小區。中興世家、南山高地、大興星城、永紅小區、華陽花園……人口密度高並且出行依靠公共交通佔大多數,未來站點的人流可觀。公共交通上,進出南二環便利,可以不用通過小河核心擁堵區就能到達其他區域。這個地塊背後這一大片地塊平整的廠區,如果有機會把工廠進行異地搬遷,然後圍繞清水將路站建設居住區,這一片潛力可期。

  但說來說去,小河老城內部轉圈圈,其實怎麼着都是螺螄殼裏做道場,對整體的提升帶動有限。因爲改造的難度,小河中心區內部道路、商業配套、住宅品質……各方面的提升都會遇到難題。生活是便利的,但是提升是困難的,小河中心區居住價值更大於投資價值。

  有朋友問:那小河轉盤、黃河路、黔江路這些呢?

  難道觀山湖區熱鬧起來了,老城區就完蛋了?不會的,老的商圈依舊繁華。對很多居民來說,傳統商圈還是承載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消費的習慣上,還是會持續的光顧這些地方。所以這些地方的價值還是穩定的、保值的、低風險的。

  代表在售項目:

  萬科花樣

  萬科大都會花樣位處盤江路與盤江南路交匯處,距離1號線長江路站不遠(走到地鐵站大約五六分鐘),距離萬科廣場也不遠,生活配套還是比較齊全的。項目佔地面積:72043㎡,但是容積率就有點誇張了,高達6.5……港真,現在要遇到一個6.5容積率的住宅項目還不容易。在高容積率的加成下,所以項目建築面積達到了48萬㎡。

  項目的“亮點”還有一個,那就是比較牛叉的價格。據案場報價現在銷售的樓棟高達13000……就是執行價降下來,應該也有12000左右吧,說真的以前我是不敢相信小河能賣這個價格的。這個價格幾乎可以在全貴陽範圍內置業了,有點恐怖。

  造成這個價格的原因,我想是這兩個:第一小河確實存在不少的購房需求,且購買力還不錯;第二小河新項目實在是太少了,羣衆選擇太少。但是我還是有點難以理解這個價格。

  貴陽地鐵清水灣

  清水灣項目位於小河經開區清水江路與浦江路交叉口,作爲軌道公司的親兒子,最大的亮點就是“地鐵上蓋物業”。不得不說,這確實是貴陽第一個地鐵上蓋綜合體,直接橫跨1號線清水江路站,站廳就在項目的商業體內,資源優勢就是牛逼啊。

  項目總體量約12萬㎡,是一座小小的綜合體,涵蓋了酒店、LOFT公寓、與地鐵站廳連接的底商、以及5棟高層住宅,可以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而且據說,以後項目的住宅還可以直接與站廳連通,不用出去就能坐上地鐵。

  清水灣這個項目本身不大,住宅戶型也很一般(甚至有點奇葩)。但是作爲貴陽少有的地鐵上蓋物業,以及小河片區目前少有的新盤項目,是有成爲周邊一個mini商業中心的潛力。小河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等到開盤研究一下價格再考慮是否入手。

  一鳴寬城國際

  一鳴寬城國際算是一個小河的大項目,項目位於經開區開發大道上,一期整體規劃用地面積400畝,總建築面積約100萬平米,其中住宅面積約60萬平米;商業面積約6萬平米,其他公建配套約3萬平米(包括有27班 制義務 、8班幼兒園、圖書館、文化館等),建成後約有住宅5500戶,車位共計7000餘個。

  一鳴寬城國際可以說是小河不折不扣的大項目,但是項目的缺陷也很明顯,那就是地處南環線以南到了“工業園區”範圍,已經脫離傳統的小河居住核心區,不算“城裏”的項目了。所以現在看起來,項目周邊大多是工業園區,周邊的商業設施也不完善,整體缺乏人氣和商氣,也就是一個待成熟的片區。

  項目有一段時間很喜歡打“地鐵盤”概念,實際測量下來項目雖然最近的樓棟距離1號線小孟工業園站600米左右,但目前卻沒有直達地鐵站的便利通道。如果項目後期增加一條人行通道可以便捷的通往地鐵站,項目“地鐵盤”的價值纔可以真正釋放出來(對了,項目旁邊還有一個小河加氣站需要注意)。

  小河向南,路在“新區”?

  小河樓市路在何方?如何解決小河的空間問題?樓市離不開土地,土地決定了一個區域的樓市發展。談小河樓市的未來,就必須從土地談起。小河作爲城市化程度相對較高的區域,未來還可能存在的大量土地供應在哪裏?趴在圖上研究了很久,可能這個關鍵詞纔是小河的答案。

  一個關鍵詞:小孟工業園

  2017年,貴州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公佈全省產業園區考評結果,貴陽經開區小孟工業園在全省產業園區綜合排名中位列第一。至此,小孟工業園已經連續五年在全省產業園區考評中拔得頭籌。

  2017年小孟工業園全年實現工業總產值628.13億元,工業投資突破73億元,領跑全市和全省工業園區投資。通過一年的攻堅和衝刺,小孟工業園已形成高端裝備製造業、大數據安全產業、軍民融合企業及服務業等幾大產業集羣,規模經濟總量超過一千億元。

  小河向南,纔有大量拓展空間

  作爲貴州最強有力的工業園,小孟工業園已經落到實處,吸引大批企業入駐並開工投產。大量的工業企業入駐,帶來的就是人口與消費。居住作爲工業園區人羣的剛需,很剛性且很急迫。

  圍繞着產城結合,還可以催生金融、地產、服務業等各種附加產業和主題概念,大大提升區域的價值。不僅爲小河的樓市注入騰飛動力,也能很好的促進當地經濟的快速發展。

  對於小孟來說,是否已經開始有園區開發的動作?從各方資料的研判,其實已經可以找到端倪。

  2018年3月20日,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發佈消息,經開區與融創集團召開交流座談會並簽訂投資合作協議,攜手共同打造貴陽大數據共建共享健康生態新城(也就是傳說中的融創數字經濟小鎮)

  2018年6月,貴陽市規劃局公示了《經開區數字經濟小鎮規劃控制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V1-12-01至V1-12-42及V1-11-04至V1-11-18地塊規劃條件調整公示。

  經開區數字經濟小鎮調規文件

  2019年2月,在《貴陽市2019-2021年土地儲備三年滾動計劃》中,經開區僅有的土地計劃是“數字小鎮”項目,位於開發大道東側,共767畝土地。貴陽市,經開區的土地儲備也出現了數字小鎮地塊。

  數字經濟小鎮土地儲備計劃

  在《經開區數字經濟小鎮規劃控制區控制性詳細規劃(調整)》中,公示文件顯示,數字經濟小鎮項目用地總面積爲507.45公頃(7611.75畝),擬調整用地155.53公頃(2332畝),擬調整地塊位於數字經濟小鎮位於貴陽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中部,北接金戈路,西臨開發大道,南抵貴陽繞城高速。

  數字經濟小鎮地塊區位圖

  本次用地調整以數字經濟小鎮單元整體考慮,調整後主要爲整個小孟產業園提供教育、醫療、商業、文化體育以及居住配套服務,並完善區域交通路網結構,提升小孟園區公共服務設施配套及市政基礎設施服務水平。

  數字經濟小鎮規劃示意圖

  原控規(2009 年市政府批准的《貴陽市小河片區控制性詳細規劃》)中,申請調整地塊涉及 06-02 及 07-02 單元內多個地塊,用地性質以工業、居住、村莊建設用地和非建設用地爲主。

  用地調整後,數字經濟小鎮(5.07平方公里)內產業用地比例爲 55.5%,確保經開區大數據安全產業園和大數據物流產業園發展空間;居住及配套用地佔 44.5%(其中住宅用地佔 33%,教育、養老、體育等配套用地佔 11.5%)。

  公示顯示,本次擬調整用地2332畝,綜合容積率2.32,總體建設容量控制爲361萬平方米。其中,商業、商務用地容積率控制在4.0以下,建築規模107.7萬方住宅用地綜合容積率≤2.2,單個住宅地塊容積率≤2.5,建築規模210萬平方米;商業建築高度控制在150米以下,居住建築控制在100米以下,地標及超高層控制在180米以下。

  按照整個“數字經濟小鎮”佔地5.07平方公里(約507萬方),產業用地佔約2.81平方公里(約281萬方),居住及配套佔約2.25平方公里(約225萬方)其中,住宅用地約74萬方。這樣的體量,又將是貴陽的一個巨型樓盤。

  數字經濟小鎮區域衛星圖

  到底項目具體規劃如何?產品如何?目前尚未知曉。但不管怎麼說,數字經濟小鎮作爲小河區域未來最大的一個項目,也將是深刻改變小河樓市現狀的一個項目,我們有理由對它抱以期待。

  以上,是2019年鳥叔對小河樓市的所見所想。小河樓市,路在何方?其實並不在於怎麼賣地、怎麼炒作,而在於區域真正的內核動力。只要區域經濟發展好,提供的高收入崗位越來越多,入駐的開發商越來越多,還怕樓市起不來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