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_0505.jpg

喜屋武岬

=沖縄本島最南端の

導航電話:098-840-8137

地     址:沖繩縣糸滿市字喜屋武1156-2先

不要誤會喔!這裡不是沖繩的最南端~~是沖繩最南端的"岬"(海角)

 

IMG_0467.jpg

 

帶著開心滿足的心情離開第一晚的飯店~~系滿的サザンビーチホテル&リゾート沖縄

剛喫飽飽,想說開車到附近海邊去散散步

反正今天第一站"喜屋武岬"就是在海邊啊!

導航先設定好,沿路慢慢開,想停就停!這樣慢慢玩,多好啊!

今天的原本行程總車程只有1個多小時而已~~時間很夠用,很可以悠哉慢遊

因為沖繩真的不大咩!! 再加上我們家本來就不愛走太匆忙的行程!

另外再多加一個昨晚沒去到的"八重瀨公園"也纔多4公里而已啦!【DAY2行程google map

 

IMG_0472.jpg

 

想先去海邊走走,也沒特別設定什麼目的地

開著開著,正好經過這個view很讚,而且有停車場、洗手間的海邊公園

糸満海のふるさと公園 Minamihama Park ( google map )

 

IMG_0461.jpg

 

把google地圖放大發現這個公園附近有超市也有麵包店

而且這一個區塊附近有好幾個公園呢!

小小孩如果想小玩一下溜滑梯

點一下google上的公園,看到照片上有溜滑梯的,馬上就可以帶小孩去玩了!!

 

IMG_0452南浜公園.jpg

 

沖繩的海,不論是近看,遠看,俯瞰

乾淨的遼闊感真的讓人很放鬆,怎麼看都心曠神怡,很舒服

 

這公園有涼亭,沿著海堤散步道也很乾淨好走

又是一個適合來看海、野餐、放空的好地點!

 

IMG_0471.jpg

在堤防邊的石塊上巧遇一隻可愛的小胖貓,瞇瞇眼曬太陽的樣子真古錐

IMG_0476都是種這農作物.jpg

快要到喜屋武岬~沿途風景越來越怪,路也越走越偏僻

沒什麼人煙、住家

沿途放眼望去的田地,幾乎都是種植這種作物,應該是紅蘿蔔吧?!

 

IMG_0475沿路鐵絲網圍地.jpg

有好幾處用鐵絲網圈圍起來

看那一個坑一個坑的~有點類似什麼遺址的區塊

 

IMG_0502飛機在洞裡.jpg

 

喜屋武岬=沖縄本島最南端の岬

郭麻麻就是衝著這"最南端"的稱號才把這個海角規劃到行程裡

到了才知道~~這風景美麗的海角,有個前面擺著鮮花供品的"慰靈碑"=「和平之塔」

當下覺得有點兒煞風景

後來google了這景點的資訊後才知道在美麗的海崖設這個石碑的涵義

先看風景啦!至於長知識的這部分文末再分享囉^^

 

IMG_0479洗手間殘障停車位貼心.jpg

 
從解說立牌上可看到和"平和祈念公園"一樣~喜屋武岬這裡也是"沖繩戰跡國定公園"

這裡應該不是沖繩熱門的觀光景點,因為停車空間不多,洗手間也很陽春

雖然位處偏僻海角但周遭環境算是蠻整潔的!

 

IMG_0504愛心雲.jpg

 

很幸運地拍到了愛心雲耶 我們一家人要永遠很有愛的生活在一起喔!!! ​​​​​

 

IMG_0482合照海那面.jpg

整趟行程洋芋片無限量供應! 兩個小孩超級愛的,想到就拿來喫!

IMG_0508燈塔.jpg

到燈塔的小路兩旁雖然有高高的雜草,但留有一條夾道小徑可以通行

拔拔說:想去燈塔那邊看看是否有特別的風景

呵呵~一想到我們婦孺3人要單獨待在這裡,心裡會有點小忐忑~怕怕

再怎樣也要排除雜草,帶著小孩跟著郭拔拔一起走啊!!!

IMG_0493.jpg

站在圍欄旁眺望,陡峭的崖岸延伸到海中的美麗海岸線

呼吸著~感受著清淨海風~看著一望無際的壯闊海景

唉~美麗海景背後隱有的那段悲壯史實,海浪日夜拍打恐也難沖淡吧!

 

IMG_0488.jpg

 

 

IMG_0477海波光閃閃.jpg

 

喜屋武岬造型特別的「和平之塔」是紀念及緬懷沖繩戰役之犧牲者

如果對這段歷史有興趣,從系滿市區方向開車過來的話

建議可以先到「ひめゆりの塔(himeyurinotou)」姬百合之塔,參觀姬百合資料館

瞭解這段歷史後,再到「喜屋武岬」緬懷、看海

之後再到「平和祈念公園」參觀並玩大型遊具 (google map )

如果能在行前參考 維基百科 沖繩戰役 對沖繩旅遊的相關歷史文化景點,會有更深一層的認識

 

沖繩島戰役(沖縄戦)(英語 : Battle of Okinawa)

是在沖繩本島進行的一場戰役

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場中規模最大的兩棲登陸行動

戰役從1945年4月上旬開始持續到6月中旬,為期82天

這場戰役在英文稱為「Typhoon of Steel」,在日語稱為「鐵雨」(鉄の雨,tetsu no ame)或「鐵暴風」(鉄の暴風,tetsu no bōfū)

該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太平洋戰爭中傷亡人數最多的戰役

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0,000名戰士戰死或被俘,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80,000人

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被迫自殺

沖繩的戰鬥結束數星期後,美軍使用原子彈轟炸廣島長崎,最終迫使日本投降

 

(以下擷自 東森網路新聞

沖繩戰役結束70週年:重訪「姬百合學徒隊」的鬼魂

首相安倍晉三在沖繩最南端系滿市的和平公園出席追悼儀式

但因美軍基地賴著不走等問題,讓安倍遭到不少民眾嗆聲

沖繩本島戰役(1945年4月1日至6月23)是太平洋戰爭裡最大規模的兩棲登陸作戰

是美、日交鋒中最血腥的一頁,有高達20萬人失去生命。

太平洋戰爭末期,麥克阿瑟主導的「跳島作戰」來到沖繩

這裡距離日本本土僅有544公里,讓它成為登陸日本本土決戰前的最後一場大戰役。島上日軍誓言「玉碎」,因此戰況十分慘烈

本島激戰達82天,日軍8萬人戰死、美軍1萬2000多人陣亡

約15萬名平民被殺或自殺,佔當地人口四分之一

由於日本的政治宣傳都把美軍描繪成「白色魔鬼」

許多日本人怕遭到美軍「恐怖對待」,讓集體自殺事件頻傳

不少日本人在沖繩本島最南端系滿市的山上跳崖自殺,或是被日本兵推下崖去

最著名的悲慘插曲之一,是流傳後世的「姬百合之塔」事件:

沖繩縣立第一高等女子中學(校刊名「乙姬」)以及沖繩師範學校女子部(校刊名「白百合」)學生及職員共240人

被日軍徵召,前往南風原陸軍醫院擔任補充彈藥、運送用水、照顧傷兵及搬運屍體等工作。即所謂「姬百合學徒隊」

隨著戰況越來越不利,陸軍醫院在5月25日丟下傷重士兵及師生,撤退到南部的伊原、山城一帶

留在醫院的人員及「姬百合學徒隊」只好各自潛入地下壕溝繼續執勤

6月18日,日軍下令解散「學徒隊」,讓她們各自逃命去

但當時整個沖繩本島幾乎已被美軍佔領, 四周亦遭受猛烈砲擊,因此離開地下壕溝無異自殺

240名「姬百合學徒隊」員中。有136名戰死,當中包括13名教職員及123名學生(也有一些是自殺或被迫自殺)

死於解散命令之後的,高達86%

在第三外科壕溝的「姬百合學徒隊」,96人裡最後僅有5名學生存活

著名的慰靈碑:「姬百合之塔」即是建立在第三外科的壕溝上

此一悲劇於1949被石野徑一郎寫成小說《姬百合之塔》,並多次被搬上銀幕

電影有1953年由今井正導演的經典版本,以及1995年由神山徵二郎導演、後藤久美子、澤口靖子主演的版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