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巴威是一個礦產資源豐富,土地肥沃的非洲南部國家,於1980年獨立,曾經經濟實力僅次於南非,曾被譽為「非洲麵包籃」,來自辛巴威的糧食養活了非洲的饑民。然而自總統穆加貝在2000年推行激進土地改革——強行沒收白人農場主的土地分配給自己的「黑人兄弟」以後辛巴威的農業、旅遊業和採礦業一落千丈,經濟逐漸瀕於崩潰。

本來辛巴威的土改目的是為了讓占辛巴威人口絕大多數的黑人兄弟獲得屬於自己的土地,但事與願違的是此舉造成境內大量白種農人出走,許多基礎民生需求匱乏。辛巴威政府的應對之策是印鈔。

2006年八月辛巴威央行以1比1,000的兌換率用新元取代舊幣。2008年五月津央行發行1億面值和2.5億面值的新津元,時隔兩周,5億面值的新津元出現(大約值2.5美元),再一周不到,5億、25億和50億新津元紙幣發行。同年七月辛巴威央行發行100億面值的紙幣。同年八月政府從貨幣上勾掉了10個零,100億辛巴威元相當於1新辛巴威元。2009年一月辛巴威央行發行100萬億面值新津元。同年四月辛巴威政府宣布:新津元退出法定貨幣體系,以美元、南非蘭特、波札那普拉作為法定貨幣,以後的幾年中澳元、人民幣、日元、印度盧比又加入到津國法定貨幣體系。2001年100津元可以兌換1美元。十年不到2009年10的31次方的新津元才能兌換到1美元。辛巴威元徹底淪為了垃圾貨幣。

伴隨貨幣貶值惡性通脹的是貪腐橫行,貧富分化日益加劇,這造成了辛巴威國內各階層之間的對立情緒並由此引發政治衝突:2002年穆加貝再次獲得連任。反對黨與勞工組織紛紛發動罷工與抗爭,要求穆加貝提早下台退休,而政府則以軍警部隊鎮壓。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為首的資金援助債權國,控告穆加貝政權藐視人權與在大選中舞弊,紛紛擱置援助計劃。而英聯邦則在2002年時宣布對辛巴威停權一年處分,2003年IMF也停止辛巴威加盟國的資格,英聯邦採取了無限期停權的措施。2008年大選投票在平靜的氣氛中和平落幕,最大反對黨民主改革運動黨(MDC)在3月30日率先宣布崔凡吉的得票率大幅領先,可望終結執政28年的穆加貝政權。然而穆加貝並不願意認輸,阻止選舉委員會公布開票結果,還揚言反對黨宣布勝選將視同政變處理。

惡性通脹、貪腐橫行、政治衝突都進一步打擊了辛巴威的國民經濟發展,辛巴威就這樣由僅次於南非的「非洲麵包籃」變成了一個經濟上貧窮、政治上衝突的國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