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志工照_3750.jpg

(国际志工子计划工作地Tiruvallur 街景,图/徐榕蔚)

 

(图:徐榕蔚提供,文字整理:李书仪)

 

本集《新猎人本色》来宾 徐榕蔚,与您分享她在南印当国际志工的经验,让您能认识世界某个角落的故事!也提供建议给想要到印度体验生活的你有关的建议喔!

 

今天新猎人本色节目的来宾,是一位7年级尾的小女生,她只身前往遥远的南印度,在那边担任国际志工服务身心发展障碍的孩童。去那里近一年的时间她爱上印度…计划继续长住于此… 

 

印度-最想去的地方,国际志工-最想做的事情

我觉得人生应该是要到自己最想要去的地方,做最想要做的事情,而在印度那边有许多奇人轶事与截然不同于台湾的生活型态,引发我强烈的好奇,想走往印度瞧瞧。当时想要满足强烈的好奇心与兼顾安全的情况之下,选择了担任国际志工。我先与台湾的愿景青年协会联络,他们是一个专办志工联络的平台,选定了一个计划之后,再直接与印度的NGO组织联系,叫FSL India ,尔后我也参加了他们的子计划及培训课程。

 

中国大东北暖身,加给我满满的勇气

在去印度之前,难免怀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于是我决定先前往中国大东北进行暖身,给予自己更多的勇气出发。在中国大东北一个月的旅行,每天我在所下塌的青年旅馆,都遇到来自世界各方不一样的室友;每见到一位,我就会告诉对方: 「我下一站要去印度了!」就这样,透过告诉别人我的决定,一点一滴决心和信心逐渐累积在我的身上,给了我莫大的勇气。最特别的是,我在北京遇到一位纽西兰的女性旅客,她也曾经一人单飞印度,她非常鼓励我去印度的这个决定,她的这番话,等于给了我一颗定心丸,让我结束东北旅行回台湾后,开始好好的规划去我的下一站:印度!

 

第一天,抵达印度邦加罗尔与参与的计划以及震撼教育!

我从台湾搭飞机抵达印度邦加罗尔。

一抵达印度后,就出现了一个临时插曲,也是我到了印度后的第一个震撼教育。当天抵达已经是凌晨一点,我就在机场大厅找寻拿著自己名牌的司机,但来回找了十五分钟仍没找到,就在焦急徬徨的时刻,正准备拿著我的求救电话清单,去找公用电话时,发现在角落有一位印度司机拿著A4大小折叠成四折大小的纸,上面仿佛写作的是我的名字!我走上前去寻问司机是否是在等”徐榕蔚” , 司机二话不说把A4大小的纸摊开来 , 果真上面写的是我的名字!我一方面开心 , 一方面仍怀著忐忑不安的心情跟著司机坐上车。一上车就把手机定位好 , 也想到时司机若载我去偏远的地方 , 我该打甚么电话。所幸 , 这些都是我多想了 , 我安全的抵达当天住宿的地方 , 落下心中一块大石头。就这样跟著这位司机来到的当晚休息的旅馆,即使简陋,但终于落下心中的大石头。

 

向组织报到后,我也结识了同一批来当国际志工的德国年轻人,也和他们结伴一起前往组织为我们安排的地方接受培训。坐著睡铺公车前往,车上没有厕所、没有冷气,简陋的设备正像似一种修行的开始啊!

 

第一个星期过著像似孤岛的生活 

印度志工照_7809.jpg

(FSL INDIA培训时提供的南印美食,图/徐榕蔚)

 

第一个星期真像在孤岛的生活啊!第一、语言不通,且当地人也不太熟悉英语,当心理上遇到一些困惑委屈,也无人抒发;此外,平常依赖与外界联系的网路也没有,加上对我而言超级辣的食物也还在适应中,心中的感觉像是在孤岛过生活。然而,即便如此,也从没后悔自己来到印度。经历一周之后,食物慢慢适应了,也有网路可以使用了,感觉就好多了。 

 

印度志工照_5615.jpg

(在学校和学生坐在庭院享用早餐,图/ 徐榕蔚)

 

回想一开始在印度人家用餐,会吃得泪流满面,当地人担心我不适应,关心我吃得不喜欢或是不习惯,可是其实只是单纯太辣的原因,当时每一餐就拿一张卫生纸一边吃…。后来大家终于了解我的状况,就会口耳相传这个外国人是不能吃辣的啊!然而,现在的我不只习惯还很喜欢印度的餐点呢。

 

FSL INDIA组织教会我们的事

到了印度的第一周,我可不清闲著!组织开始帮我们做了志工培训计划,算是印度当地生活的暖身,比方让我们适应印度家常菜或是教我们用右手抓饭吃,我学到的方法是:从食指到小拇指并拢,将饭用四只指头揉成球状,再挖起来再用大拇指拨到嘴巴内吃,这一步步的动作要做到确实和熟练,否则饭粒会散开。在食物辣度方面也给予特别的训练。

 

组织也特别说明其实大部分印度人不会给负面的答案,例如:不知道、不要、不是--等,所以就算今天印度人真的不知道你问的问题,他也会说他知道,因此,当你发现他们所说的有错误时,这可不是他们欺骗你,因为这就是他们与人应对的习惯。所以,当得要问资讯时,就得问三个人以上,比方说:这台车是不是到这个目的地,有三个相同的答案后,才敢放心搭上。这样的理解有助于建立与印度人互动时的正确心态,也才不会产生误会喔。

印度志工照_3533.jpg 

(FSL INDIA培训课程场景,图/徐榕蔚)

 

我在印度每一天眼睛张开都是惊喜!组织也开宗明义的提醒我们:想像力是最大的敌人,有些人会抱很多的幻想觉得要做甚么事情,但其实很多事情是无法掌控的会带来更大的挫折,也不要预想自己的生活会如何,任何事情都得去接受挑战!再者,当志工也要有一个态度:我是来学习的,不是来改变的。 

 

印度志工照_5421.jpg

(早上路过的牛把昨日的剩饭吃光,奶奶摸了牛后再祝福自己,图/徐榕蔚)

 

所以,我在印度时常遇到生活中的小趣事,例如我早餐吃到一半,走来了一只牛,而我就会将早餐分给他们吃,或是突然走一走有个司机开著车停了下来,告诉我,他载过我,我是某个学校的老师,这样的事也让我很感动因为他们是如此的热情啊。

 

开始学校的生活,夜晚与三、四十只蚊子奋战

我选择的志工子计划为: Mother Teresa Special Child(德雷莎修女特殊孩童计划),这计划是与一群智能发展障碍的孩子一起生活。 

印度志工照_5738.jpg

(学校的彩色大门,小朋友放学常坐在阶梯上等父母,图:徐榕蔚)

 

印度志工照_1108.jpg

一个礼拜过后,我就直接住在当地学校里面,跟住宿生五六位长期相处,白天大约有20人左右,这些孩子都是特殊孩子,可能是智障、发展障碍有问题的孩子,但障碍类别似乎也没有做过特别的鉴定来分类。在南印这地方,可能因近亲结婚的多,所以会生出特殊的孩子。

 

我住在这学校里,课桌椅搬开后,就是个简单的容身之地了;没有纱窗,也没有热水洗澡,他们的饮用水是用井水打水上来,每天舀水洗澡,厕所内也没有冲水系统。这栖身之地让我从第一天就学会知足,除了超过三十只整夜热情如火的蚊子让人有点招架不住外!

 

在印度的特别趣事之一:挂在火车外面的人  

印度志工照_8206.jpg

(火车进站,可以清楚的看到挂在火车外的年轻人蠢蠢欲动,图:徐榕蔚)

 

在印度有一门时尚,是青年把自己挂半身在车外,或者火车停靠月台的时候,跳下车,等到火车要开时,三步助跑上火车,这样的举动,若车上有妹子的话,就会赢得一些目光。而老太太的时尚就是坐在地板上,火车上有各式各样的人,叫卖的人,聊天的人,所以坐一趟火车,可以看尽各种人生百态。

 

印度志工照_2908.jpg

(火车上充满沧桑的老奶奶,图:徐榕蔚)

 

在南印的新奇体验之二:目睹相亲的过程

在南印我有一个新奇的体验,就是我当地有一位女性朋友,她即将要相亲了!前一晚我借宿她家一宿,隔天一早六点多起来女性朋友已经在打扫家里、化妆、染发、煮好吃的东西等,等到对方男生来了,双方父母彼此谈话,女生要躲在自己的房间,到一段时间爸妈叫女孩出场,交换证件照片,男女双方都只能偷瞄对方。相亲过程结束之后,女方之后会给男方一个回复。这对我而言,是一个很不一样的体验,也看到南印的婚姻制度仍然是十分传统的,当然在当地也有不少人是透过自由恋爱结婚的。

 

南印的村落出现了一个外国人 

印度志工照_6639.jpg

(市场ㄧ隅,图:徐榕蔚)

工作之余,我会去城市采买东西,搭90分钟火车晃晃,或者到朋友家吃饭拜访。南印的人很好客热情,他们当地人会对外国人充满好奇,当地每个女生的发型是绑辫及腰,因此,他们都会好奇为何我头发那么短?

 

在我居住的这村落里,我只要出门在街上行走,大家都会投以不一样的眼光,好奇地看著我,且街边或在家中的小朋友都会探头看我,沿路我都听到他们叫我姐姐、姐姐,和我打招呼,我也挥手回应他们的热情,刹时,感觉自己像似女王啊!

印度志工照_8302.jpg

(小朋友的笑容是最大的收获,图:徐榕蔚)

 

南印的教育状况资源缺乏

印度志工照_5869.jpg

(只有两张大桌子与椅子的教室,图:徐榕蔚)

 

在南印度,一般特殊的孩子,幸运的就被送到NGO组织,学校完全免学费,不幸运的孩子就是在街头流浪,没有人管。整体教育的资源,包括师资比台湾是匮乏许多的。像我待的学校,没有独立的课桌椅,只有两个大桌子,没有课本只有作业簿。平常给3到5岁孩童做的事,就是练练笔触,拼拼图、套圈圈,教具的数量也十分有限,通常是7到8位小朋友共用15色的笔。

印度志工照_466.jpg

(小朋友的练习簿,图:徐榕蔚)

印度志工照_3142.jpg

(各种不同障碍的小朋友,混龄学习,教室常常失控,图:徐榕蔚)

 

印度志工照_4260.jpg

(瑜珈课小朋友会乖乖跟著老师伸展,图:徐榕蔚)

 

在南印有不同阶层生活,等同经济条件不同,种姓可以从姓氏上分辨出来,知道之后不会直接表明你是甚么阶层,但私底下会讨论他的阶层,但也很多南印的人想要跳脱种姓,就会很多人去改信基督教。

 

给对印度有兴趣朋友的建议 

印度志工照_6920.jpg

(班上年纪最小的德西玛,天天绑著辫子别著花来上课,图:徐榕蔚)

 

以下几个建议给要去印度的旅客:

1.要多方的收集资讯,不要单方面听信新闻报导特殊案例,要多上网查询相关专题文章、或书等,这样能更贴近印度当地生活。

2.不带著任何偏见、框架进入他们的生活,这样才能带来更多的成长。

3.选择去印度,认识他们的生活、文化,你可以选择当志工,或是当旅人,两者要同时兼顾是困难的,然而,你也可以当志工告一个段落后,预留一段时间在当地旅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