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kipedia-logo  

 

自由基(英語Free Radical),又稱遊離基,是指化合物的分子在光熱等外界條件下,共價鍵發生均裂而形成的具有不成對電子原子基團。 在書寫時,一般在原子符號或者原子團符號旁邊加上一個「·」表示沒有成對的電子。如氫自由基(H·,即氫原子)、氯自由基(Cl·,即氯原子)、甲基自由基(CH3·)和四甲基哌啶氧自由基等。[1]自由基極易發生反應(如二聚反應奪氫反應氧化反應歧化反應等)。機體氧化反應中產生的有害化合物,具有強氧化性,可損害機體的組織和細胞,進而引起慢性疾病及衰老效應。自由基可以是帶正電荷,負電荷或者不帶電荷。雖然金屬以及它們的離子或者它們的絡合物有不成對的電子,但按照常規習慣定義不算是自由基。[2] 除了極個別情況, 大多數的未成對電子形成的自由基都具有較高的化學活性。如果體內含有自由基,被認為會導致退化性疾病癌症

自由基反應在燃燒氣體化學聚合反應電漿體化學生物化學和其他各種化學學科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在化學生物學當中,過氧化物一氧化氮調節著許多生物過程比如控制血管張力。這樣的自由基可以作為一種稱為氧化還原信號當中的信使。自由基可被溶劑籠包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