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黃金配角的成功累積,張晉終於在觀眾心裡立下flag——張晉,一定會

《狂獸》終於讓張晉這個黃金配角,翻身當上了主演!

但這部電影遠遠不夠成為張晉主演的代表作品。因為《狂獸》沒有讓我們看到張晉的演技,打,也打得不夠帥。

看來,張晉首挑大樑的這部電影,並沒能,一擊即中。

張晉,原本是有大將之風的。《一代宗師》里心懷愧疚又兇殘狠烈的反派,演技的深度與張力,為他贏回金像獎最佳男配角。

《殺破狼2》里穿著西裝打架的帥氣,盡見實力。

這個演員,原本既可以演,又可以打。

這一次最大的問題,不是張晉,而是角色。角色設計,原本,夠給力。金髮、紋身,我行我素,獨立獨行,比起警察,看起來更像個黑社會。

張晉的打,也的確控場感十足。開場,以一敵眾。一場停車場的對手戲,找人、控制人質,還得應付趕來營救的黑道。大結局,又是生死戰。

張晉的武術技巧、力度、壓場感,都在。

但,張晉為什麼從一個壞警察,變成了正義感爆棚的好警察?這個角色的變化在哪裡?人物弧光在哪裡?

電影都沒有告訴我們,好不!

說白了,他在電影中也不過是導演手中的打鬥工具,在他身上,沒有戲。

而他的動作部分少的,是一種真正發自骨子裡狠與烈。

簡單點說,這一次演主角的張晉,不夠演配角的張晉——搶眼。


首次擔任男一號,《狂獸》絕對不是張晉最好的選擇,只能說是他在當下大環境下萬不得已之選。

現在國內的電影市場,早已經不是動作演員的天下。即便是名滿天下的成龍、甄子丹,也無法保證每部作品的大賣,剛剛過去的國慶檔,成龍領銜的《英倫對決》和甄子丹主演的《追龍》票房成績均不太理想。就算是「當紅炸子雞」吳京,他的《戰狼》系列在最初階段也不被業內看好。

橫向比較,看與張晉差不多同輩分的動作演員,釋延能、釋小龍、吳樾、安志傑,演藝之路都遇到了或多或少的難題。武師出身的他們,在動作戲上雖然能保證質量,可過低的人氣卻無法起到拉動票房的作用。這也就出現了不久前的《殺破狼·貪狼》,在甄子丹無意加盟的情況下,即便用毫無動作戲經驗的古天樂,也不把吳樾扶正為男一號的尷尬一幕。

事實上,相比另外幾人,張晉算得上名氣最大的一個。一方面,因為他老婆蔡少芬的名氣,另一方面,則是他多年來合作過的大牌導演、演員,以及知名IP系列作品——《一代宗師》《非常幸運》《澳門風雲》《黃飛鴻之英雄有夢》《殺破狼2》《葉問3》——雖然都不是主角,但如此頻繁地亮相華語大製作,再加上經紀公司的力捧,讓張晉在短短几年內積累了不少的人氣。這樣,才有了如今這部攜手余文樂、文詠珊的《狂獸》。

如今,《狂獸》首周末已過,翻看各大電影評分網站,網友的評分普遍處於及格線之上,很多人對於該片的評價大都可以歸類為簡單的八個字——精彩有餘、內涵不足。聽上去,稍顯刺耳,但事實上這就足夠了,對於一個動作演員來說,動作戲精彩就是最大的籌碼。不要忘了,他的前輩成龍、李連杰、甄子丹這些人甚至拍戲十多年後也仍然難以突破這一瓶頸。

所以說,《狂獸》更大的意義還是成就了張晉男主角的經歷,有了第一次,才會有第二次。對於張晉來說,及格的《狂獸》已然足夠。


《狂獸》是一部很有想法很有野心的動作電影,在這部電影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執念,都會死咬住自己所追求的東西不放。有人將《狂獸》拿來和鄭保瑞的《狗咬狗》比,但說實話,《狂獸》在劇情方面的瑕疵太多,很多人不滿意是不滿意編劇。

這部電影目前豆瓣評分只有5.1分,迷影看完後打了三星。

片中張晉飾演警察西狗,從他背上的紋身看,他本身是一個極度崇尚暴力的人,但他屬於正義的一方。一旦犯罪分子被他盯上,他會像瘋狗一樣死死咬住對方。

張晉捨棄了以前那種酷帥的造型,《狂獸》中他頂著一頭黃毛,背上紋著大片紋身。人物造型與性格是契合的,張晉就是一條懲治犯罪的惡狗,他按照自己的行為方式和準則來懲奸除惡。

與西狗有類似性格的是余文樂飾演的江貴成,好勇鬥狠的江貴成卻虔誠地信奉著神明。他的原則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趕盡殺絕。」

他也是一條瘋狗,他死命咬著的是海底的黃金,可以為了得到黃金不擇手段。

張晉和余文樂就如同《狗咬狗》中的陳冠希和李燦森,雖說《狂獸》中的打鬥戲非常驚險刺激,海底奪寶、狂風巨浪中的決鬥等也非常奇觀,但對比《狗咬狗》,《狂獸》在劇情發展和人物塑造上還差了一大截。

影片將所有的精力放在了打戲上,在人物關係處理上顯得很敷衍。比如2個女性角色,對人物背景交代太少,導致很多行為讓人不理解。比如吳樾飾演的阿德,我以為他是賭博賺大錢才打算辭職,後面莫名其妙就欠了巨額高利貸,然後又莫名其妙地被收買,變得嗜金如命。

李家俊給多部電影當過副導演,但自己真正當上導演,卻顯得差了些火候。如果《狂獸》中的幾場打鬥能配上說得過去的劇情,影片最終的評價肯定會好很多,至少能達到《殺破狼》的高度。


本周五,由張晉、余文樂、吳樾主演的《狂獸》上映了。

看這陣容應該不錯,但短短兩天時間,口碑卻撲街了,豆瓣評分5.1,連及格線都達不到。

《狂獸》的海報上有這樣一句話:《殺破狼》班底打造華語動作電影新王牌。

但《狂獸》與《殺破狼》之間至少差了5部《狗咬狗》。

影片講述了督察西狗(張晉飾)與搭檔阿德(吳樾飾)聯合抓捕涉嫌兇殺案的江貴成(余文樂飾)卻意外牽扯出億萬黃金走私案的故事。

其實劇情還很是挺簡單的,但導演就是沒整明白,尤其是人物設定更是莫名其妙。

影片中,張晉收養了死去嫌犯的女兒,但她的出現絲毫沒有推動劇情的發展,也沒有製造衝突,反而為本來就弱的文戲填了一絲尷尬。

吳越飾演的搭檔,在賭場贏了一筆錢後向警局提出了辭職,第二天準備飛往歐洲,但他放棄了,決定幫助張晉辦案,我相信導演此時想要刻畫的是兩肋插刀的兄弟情。

可搞笑的是,吳樾卻因為欠債千萬瞬間叛變,請記住是瞬間叛變!沒有一點猶豫地投靠余文樂,並且對張晉大打出手毫不留情。

此時我想問的是,既然欠債千萬當時何不立即逃亡歐洲?既然是兄弟情,為何在結尾還要置張晉於死地?

還有文詠珊飾演的深情小跟班,對余文樂死心塌地,但余文樂寧可當著她的面嫖妓也不碰她一下,我不管這樣的設定是不是為了表現余文樂愛她,我只想知道沒有交代清楚文詠珊的身份,以及動機是不是想讓觀眾自己猜?

我個人認為《狂獸》想傳達的信息,就是影片中的人都不是人而是獸。

張晉飾演的西狗狂躁暴力;

余文樂飾演的江貴成殘忍冷血;

吳樾飾演的阿德貪得無厭;

電影把獸性基調塑造的還ok,但智商也被拉低成動物了。

張晉收養的女孩懷孕了,想要多一些的生活費,可張晉不給,但後面張晉卻在鼓勵她把孩子生下來......還反問女孩「養一個孩子很難嗎?一口飯而已?」此時的我無話可說......

余文樂在影片中為了合作竟然能在公海上輕鬆的威脅走私大佬(倉田保昭飾),我想問下道具組,這麼牛逼的大佬,還是在公海上牛逼的大佬,不給手下配把槍嗎??

看完《狂獸》殺姐有點心疼影片中的演員,尤其是張晉。

以前,提起張晉一般都是「哦,蔡少芬的老公啊」,但《一代宗師》後觀眾開始逐漸認識這個打架很厲害的人,《殺破狼2》後開始有女生見到他會激動地尖叫「哇他就是那個好帥的監獄長」。

除了功夫了得,張晉的演技也在日益進步,但與其他功夫明星相比,他似乎沒有什麼準確的定位。不像成龍是滑稽打鬥、李連杰是一身正氣、甄子丹是俊酷瀟洒,吳京是為國而戰。

而張晉卻沒有什麼鮮明的特點,影視圈裡功夫多深是其次,重要的是你要怎麼打出自己的風格和特色。

西狗作為張晉從影十幾年來第一個主角,很不容易,而今後的戲路如何規劃能否躋身一線功夫明星還要認真的努力、摸索。

最後再吐槽一下,這部戲強行3D,打鬥場面看得暈暈的,真是有點畫蛇添足了!


原本對《狂獸》頗為期待,並非喜歡張晉,而是因為該片是《殺破狼2》的製作班底,製片人黃柏高和鄭寶瑞、動作指導李忠志,都是響噹噹的名字,包括主演張晉、余文樂和吳樾。但看完之後比較失望。劇情過於簡單粗暴,這還在其次,致命問題是影片人物塑造太失敗,太符號化,完全不能打動觀眾。

張晉扮演的狠辣警察,行事冒失衝動,個性暴躁孤僻,金髮紋身造型也令人反感。全片幾乎是一種表情,故意裝冷酷深沉,實則人物扁平乏味。整個警局他似乎只和搭檔阿德(吳樾飾)合得來,對林家棟扮演的上司頂撞辱罵不說,還幾次動手威脅恐嚇。結尾不顧生命危險,阻止余文樂和吳樾去搶黃金,則顯得形象太高大。林家棟這個角色性格飄忽不定,一會兒對張晉非常不滿,一會兒又甘願冒險陪他去公海抓走私犯,還在水下救了他的命。

余文樂扮演的大反派,則完全是一隻沒有人性的野獸,心狠手辣得不可理喻。對其他人倒也罷了,對文詠珊扮演的始終忠於他且對他痴情的女助理,在她死了之後,居然也能下狠手用石頭砸爛她的臉,簡直畜生不如。

吳樾扮演的黑化警察,在金錢誘惑下叛變,這一轉變也完全缺乏鋪墊和交待。結尾他和張晉搏鬥時,面對昔日的搭檔,原以為他能有一絲善念,結果處處下殺招,令人想不到他之前是警察。

片中,最有看點的一場打戲,當屬結尾在颱風呼嘯、驚濤駭浪的海面船上,張晉和余文樂、吳樾三人的打鬥。不僅動作十分精彩,而且拍攝難度大。遺憾的是!這樣的打戲,由於人物塑造的失敗,顯得徒有其表。

其實,明白導演想表達的「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在金錢的誘惑下,人性泯滅變成獸性的主題。但是,片中幾個主要人物的性格完全被符號化了,不像是有血有肉的人,令人難以入戲。


簡單地說,《狂獸》就是一部爛片!

本片乾癟到爆、無聊到家、毫無邏輯且不連戲的糟爛劇情和角色,會讓人真的心疼票錢!影片對於張晉這個「狂獸警察」的設計完全沒有合理的背景鋪墊和交代,就是因為他誤殺了一個罪犯,就導致他變成這麼一個無法無天、以暴制暴、毫不合群、充滿絕望的「狂獸」了?給他設計的「養女情感線」,本意也許是想給這個冷酷的角色增加一些溫情色彩,但實際上完全沒有達到這種效果,而是讓人感覺情感戲異常生硬且充滿說教,養女懷孕的設計以及與此相關的影片結尾更是讓人感覺莫名其妙!而且「養女懷孕」這種突兀的情節,很容易引發某些觀眾的惡意聯想!

圍繞余文樂這個角色的不合理情節更多。首先他跟文詠珊扮演的角色關係異常古怪,因為文詠珊出現的第一場戲裡,雖然顯示她跟余文樂生活在一起,但余文樂卻跟一個妓女在房間里啪啪啪,說明他們倆應該不是情侶關係,否則還需要妓女嗎?但影片也沒有表現文詠珊是余文樂妹妹之類的親戚,反倒有暗示兩人之間有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愫。也許導演想設計一種兩人在黑道身不由已,因而無法修成正果組建家庭的情感困境,但理由完全沒有跟觀眾講明白,到底是啥致命的原因導致兩人不能在一起呢?混黑社會就不成家生孩子了?而且余文樂混的黑道無非是海上走私,又不是啥刀頭舔血有今天沒明日的勾當,咋就非得那麼決絕地對文詠珊說出「你想要的,我沒法給你」這樣的台詞呢?導演在本片中展現的香港水上黑幫世界,其實蠻有新意的,此前的香港貌似還沒有重點表現過水上黑幫這個黑幫群體,導演其實完全可以借余文樂這個角色以及余文樂和文詠珊情感關係,把香港水上黑幫世界的生存狀況與情感生活來一個全方位的展現,但導演卻選擇了敷衍了事,水上黑幫的一切都是模糊不清的。


從陣容上看,本周上映的《狂獸》真的可以說是2017年度最令人期待的港片之一了,張晉、余文樂、林家棟、吳樾、文詠珊……這幾個人站在那裡就幾乎全是戲了。事實證明,張晉和余文樂兩人一正一邪的對手戲也著實看得人眼球發緊,但是,如果這部電影僅僅是幾位演員的個人秀,那這部影片定算是上上乘了,可劇情的拼湊和銜接過於潦草,讓影片一下跌落到一個不倫不類的及格線下水平。這其實是有些遺憾的。

不得不承認,幾位主演在本片中都奉獻出了非常精湛的演技,尤其是余文樂,一股無來由的狠氣隔著銀幕都讓人心生幾分畏懼。張晉則更是,之前從未完整感受過張晉的魅力所在,一頭殺馬特黃毛造型的他,卻將一位不按常理出牌的正義警察演的入木三分,讓人又愛又恨。影片開篇也很提氣,余文樂扮演的江貴成霸氣反擊其父養子的暗算,加上張晉扮演的西狗和吳樾扮演的阿德一對警察搭檔介入,射鋼釘,肉搏,暗夜之中一場硬碰硬的亂戰癲到飛起。後面車場和水下的打戲也好看到讓人屏息。

特別還要提一下文詠珊這個角色,連小菱我都被她深深迷住,且不說近乎完美的精緻臉蛋和高挑纖細的身材天然閃瞎眼,市場水瓶炸彈連擊的一場戲更是帥跪,更不要提自始至終對江貴成一份低到塵埃里的痴戀,儘管有點近乎於變態。是個會讓人從頭心疼到尾的角色。她的存在,也是襯托江貴成這個人物確實是冷血到極致,除了原始慾望外,很難從他身上找到一絲殘存的人性。

可武戲再好,仍掩蓋不了文戲的弱雞,甚至很跳戲。阿德的反轉則非常生硬;江貴成為什麼會有那麼大的胃口,動機也交待不明;還有西狗養女的幾次出現,大概知道編劇意圖是想凸顯西狗的良善,助養罪犯孤女,孤女後來還懷孕,就讓人非常齣戲。好幾次都覺得被西狗迷到快要愛上他時,都會因為這個姑娘的出現突然泄氣。甚至整部電影都會讓人有這樣一種感覺,哇,打的好爽好過癮,啊,擦演員好帥好迷人,咦,這是神馬鬼?陷進這個怪圈很難出來。

最後,還要再次譴責這種為了3D而3D的行為,大概從頭到尾不戴眼鏡,也可以無障礙看完本片。


知道看到「張晉首次擔綱主演」的宣傳案文字,小編才認真百度了一下,原來這真的是張晉第一次做主角,而為什麼之前提到張晉,總感覺他可以和吳京、吳樾等等功夫演員一起算作「甄子丹接班人」「李連杰接班人「了呢?可能是因為會功夫又會演戲的男演員真的鳳毛麟角,所以讓人印象格外深刻吧,當張晉憑藉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獲得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時,你會發現,一個靠」打「在演藝圈立足的男演員想要獲得獎項的認可,是一件非常難得的事,成龍的第一個影帝是在從影21年之後獲得的,而李連杰獲得金像獎認可時已經45歲。

這次採訪張晉時,小編最大的感受,就是他的」實在「,他並不覺得自己演技有多好,在有人問他」要不要主演都市愛情題材的文戲「時,張晉笑著說」應該沒有人會想看吧」。而當大家談到為什麼現在「動作演員」青黃不接,張晉更直接表示,因為會功夫的人大多在演技上欠磨練,而演員出身很少能半路出家學好功夫。至於為什麼現在學武術的孩子比「我們那時候」少了很多,張晉也「勇於擔當」,「我當年看了很多好看的功夫電影,男孩子崇拜那些功夫巨星,自己也想學武術。這些年功夫電影不再是主流,學武術的孩子也少了。」

從袁家班默默無聞的武替,到《卧虎藏龍》里周潤發的太極拳師父,到各種電視劇里的小配角,武打設計、動作指導,即使和蔡少芬在一起的時候,大家的第一反映還是「TVB曾經的當家花旦居然和一個不知名的武行談戀愛了。」但張晉樸實的一步一個腳印的「拼」下了出演各種」功夫片「的機會,並憑藉他曾經在全運會拿到銀牌的深厚功底,打出一片天地。再到一點一點在實踐中增長演技,最終憑藉反派」馬三「獲得認可。

在《狂獸》中挑大樑,張晉對於自己的表現不願輕易打分,他不像有的演員強調」突破「,只是和大家推薦影片中動作場面」新鮮「之處,儼然還是一位功夫演員的思路。在十號風球中海面上行駛船隻的甲板上打鬥,不擅游泳的他潛水打鬥,是他反覆提及的兩場戲。雖然港產動作片真的已經沒有原來那麼被追捧被喜歡,但勇敢的用生命去拼創新的張晉和動作演員們,是值得我們點贊的。(D)


張晉擔綱男一號出演《狂獸》,交上了一份喜半參憂的答卷。動作帥,打得猛,但是缺少了人物的血肉感,讓電影成為一部只有主題,沒有主角的作品。

電影中,余文樂是走私集團的一個小頭頭,老闆打算把業務留給親兒子,而不是乾兒子余文樂。出於對余文樂的忌憚,想把他除掉,結果被余文樂反殺,當著老闆的面,把親兒子開膛(突出獸性)。

接到線報的張吳二人趕到黑吃黑現場,看到走私的黃金,盯上了余文樂;余文樂為了得到老闆和黃金抓了吳樾,殺了走私集團大boss;張晉為了救吳樾,抓余文樂,用老闆做籌碼;吳樾迫於高利貸壓力,為了黃金投敵叛變。每個細節基本都能呼應主題。

接下來,劇情也是順其自然的發展,走私集團大boss被殺,案件偵破。由於黃金的位置在公海,需要國際法庭仲裁,給最後一戰留下空間。

最後一個階段,暴風雨前的寧靜——奪取黃金的最佳時機。余文樂依然堅持獸性,把身邊的女跟班用石頭砸的面目全非,疑似二人屍體;張晉由於乾女兒的懷孕和勸誡,萌生了一絲良知——罪魁禍首是黃金,而不是犯人,即可以不殺犯人。

影片最後,吳樾被黃金砸死,余文樂因為撈黃金窒息而死,正義戰勝邪惡,獸性回歸人性,大團圓。

整體來說,電影的故事性太弱,關於細節的交代和把控太差了,甚至可以說是沒有。獸性之所以是獸性,是因為有人性做參考,兩方都是獸性又何來突出?

吳樾的突然叛變,張晉的人性未泯,都轉變的太突然,缺乏足夠的劇情交代。而整片突出獸性的細節,大部分是通過動作打鬥,演員人物的妝容凸顯,劇情方面卻略顯空洞。

張晉是一名有演技,有武打實力的演員,之前沒出演過主角,感覺有些急於求成了,還希望能再接再厲。


「如果拍功夫片的話,我相信在世界上還是中國最好,因為功夫就是從中國開始的。」這是採訪張晉時,讓三叔印象很深的一句話。

這是一個從小在武術環境中成長起來的人才能說出的凌雲意氣之言。

張晉是1974年生人,同吳京是一年,這倆70後的爺們兒在港式武打片還處於鼎盛之期時,帶著理想一頭紮根兒了進去。

20年如一日,一個在幕後,一個在台前,在武打片或是時裝動作片這個江湖中,都造就了自己「刀光血影」的一生。

可是在上有成龍,洪金寶、元彪、李連杰,下有甄子丹,趙文卓黃金年代

像張晉,吳京這樣的小角想要蜉蝣撼大樹,真是明末如此,今日何如?

金鱗豈非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

在國產的功夫片與動作片這個江湖普遍不被看好的今天,也可以說在成龍,李連杰,洪金寶等人,逐漸萌生金盆洗手之意時。

張晉這把「凌厲肅殺的刀」,不僅慢慢的變成了人人爭奪的至上兵器,同前輩甄子丹,同輩吳京成了保住武打動作片這個江湖最後的口碑跟資本。

《一代宗師》金榜題名,《殺破狼2》享譽江湖。

在獲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的台上,張晉感謝了三個人。

第一個感謝八爺帶他入行,把他推薦給王家衛。

第二個感謝王家衛,把馬三這個人物擔子交給了他,相信他。

第三個感謝自己的媳婦兒,蔡少芬女士。

但三叔一直覺得,他還忘了感謝一個人,就是那個曾幾何時在袁家班,默默無怨,本分,給很多主角做著武替,設計武打動作的「小武行」張晉。

在我們的對談中,也從跟他接觸過的工作人員口中聽到最多的詞就是:「人很Nice。」

但我想這種Nice,源於他說的那句話:做好本職工作就是做好電影,也就是做好自己,不要想太多。

應該承認的是,這種本分與自我檢驗,也是他個人延續到他飾演的過的角色人物身上的一種精氣神兒。

張晉的身上,帶著一種不張揚的堅持,比如三叔一直很想知道,一個出色的動作演員一般會在幾種情況之下會用到武替,或者說應不應該用武替,因為某種程度上,觀眾花錢買票,想看的就是你本人表演。

對於這個稍顯尖銳與刻薄的問題,張晉臉上倒是完全沒寫擔心倆字。

「如果你自己做得到幹嗎不自己做,我都是做得到的都是自己去做,而且我在跟我比較熟的武術指導或者武術導演拍的時候他們都要求我自己做,比如說像八爺和李忠志,他知道這些動作你可以做的比替身更加地好。」

而且不是看不到臉的就是替身做的,比方說《葉問3》跟《張天志》里有很多看不到臉只有手部的特寫,其實只看到五個手指頭就完全可以替身,但是八爺覺得還是你自己來,因為他也習慣看我在畫面上去做那些東西。」

的確,如果你觀察入微,一個出色的動作演員,無論給不給臉部特寫都能看出他某些具有標誌性的動作表現,就好比甄子丹的閃電腿法。

張晉的手上動作,幾乎是現今所有武打動作演員里,在畫面表現力上最行雲流水的又不失力度的的一位。

但讓三叔真正刮目相看的,還是《殺破狼2》里那場讓他享譽江湖的1V2

當然1V2並不是重點,這是劇情與人設需要。

重點是在於這場戲,我一直認為在某些離地心力比較大的動作上,應該要靠威亞來完成。

比如那個「蹬柱360迴旋踢」,「空中換位二連踢」

意外的是,那幾場戲均是親身上陣,無威亞完成。

當然,破解托尼·賈招牌的「肘擊+膝擊」的招式,是點睛之筆。

跟吳京的軍用格鬥,托尼·賈的泰拳不同,典獄長的招式展現的不是剛猛,而是中國傳統武術的巧勁與四兩撥千斤。

比如掌法,《一代宗師》里宮老爺子的那招老猿掛印等,都讓這個角色獨樹一幟。

「其實和志叔討論這個動作設計的時候,他會根據演員的特色去設計,那我作為演員的角度也會根據角色的性格去設計,典獄長這個角色是比較神秘一點,有一點怪。」

「他不一定要打現代式的格鬥,所以會有一些動作你感覺不應該出現在戲裡面,但我認為,他這個人就不應該在監獄裡面出現,他在電影里起到的功能就是一個讓人覺得不應該有個喜歡穿西裝梳著油頭表面並不粗暴的人,存在於監獄裡。」

「包括對白的感覺也是要走這個路線的,打的招式要和這個配上,甚至可能有一點像跳舞,但是不能太過。」

在張晉看來,他接演的角色,必須要有一個人物小傳在自己的腦子裡,這些電影里看不到,但他覺得一個角色的行為肯定是有原因的,如果自己不去設定這些可能性,那演的時候就只有面子沒有里子。

「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當下武打動作片這塊江湖,應該承認的是,他屬於甄子丹、張晉跟吳京的時代

直白點說就叫做,戲約不斷。

當然對與張晉來說,這一切肯定始於《一代宗師》,不止是觀眾,圈內各一線大導,都重新認識了這個在鏡頭前面,臉上英氣逼人招式上盛氣凌人的「馬三」——張晉。

而他也從這個角色之後,感受到了什麼叫「念念不忘必有迴響。」

不論之後《殺破狼2》,還是《葉問3》,他每出演一部電影,這部電影的導演必定要把他推薦給另一位導演

從另外一種層面上說,這是他前十年卧薪嘗膽錘鍊出的精湛技藝,後十年兢兢業業調出的眾口交贊。

這一次作為監製的鄭保瑞給李子俊推薦張晉作為《狂獸》的第一男主,也正是如此。

他囑咐李子俊,在現場盡量跟張晉去討論,因為他不是一個你讓他幹嗎他就幹嗎的演員,他有想法,更有發揮空間

在交談中,我得知張晉本身其實很怕高,又怕水。

但這次《狂獸》中又不可避免的充斥著大量的水中纏鬥,與「船浪大戰」。

「我都想叫導演刪了這場戲,我跟他說過,他說刪不了,這個戲最想要的,那還能怎麼辦?就去學潛水吧,但是對於我來說我特別不喜歡水下的感覺。因為就算沒見過豬跑吃過豬肉,你能想像那個難度在什麼地方,沒辦法,那就自己克服,NG了就再來,沒有什麼特別的技巧。」

面對武打動作片,尤其是功夫片相較於過去,在市場上的不景氣,三叔很想知道像他這麼出色的武打動作演員,又是當下的翹楚,是怎麼想的?

「可能因為現在動作演員其實相對來說,不像我們那時候很多都有武術底子。大家現在看得多了,選擇可能就少了。但是如果說拍功夫片的話,我相信在世界上,還是中國的最好,因為它就是從我們這兒開始的,也是我們最拿手的。」

「我自己也更偏向於去拍一些功夫片,因為我是練武術的我會覺得更可以發揮到我自己的擅長的東西。但是電影拍出來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這是應該要承受的。」

其實不管是國產的武打動作片,還是時裝動作片,在當下這種情況,如何去改變這種不景氣的局面,那真的需要進入一種大家齊心協力的狀態。

只靠張晉吳京或是甄子丹,那隻能變成夕陽產業下的餘暉。

這種時刻,團結顯得尤為寶貴

其實我們有更多的人才等著,值得被發現,比如吳樾,比如伍允龍,比如安志傑、釋行宇等。

善於動用專業人才,建立起武打動作片的專業領域,用實力作品與進口片進行競爭,給觀眾更多的信心。

就像張晉說的:「電影最終是要拍給觀眾看的,不是拍給自己」。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