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15日

第四届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

暨中国东西部合作与投资贸易洽谈会

(简称第四届丝博会)在西安举办



小布了解到

国际港务区

招大引强 成果丰硕 喜讯不断

除了牵手六大央企外

还有绿地、网易考拉、汇通达等名企

抢滩西安港



接下来

 小布就为大家奉上

各大名企及落户项目信息

让大家一次看个够


招商局丝路中心及配套项目


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业态涵盖办公、酒店、商业街区、公寓等,将建设“丝路之门”超高层地标性建筑,构建区域门户新形象。




西安奥体中心和周边配套项目


华润肩负起奥体中心周边片区的打造,引进华润总部经济大楼、华润旗下酒店及健康、体育、住宅项目,旨在将区域建设成为城市新兴人居区域。奥体周边片区开发包含总部经济大楼、五星级超高层酒店以及配套的购物中心、住宅等。其中住宅分四期开发,截至目前已实现三次开盘,并实现全部去化;总部经济大楼已完成全部方案,设计正在加紧推进报建工作;五星级超高层酒店已破土施工,预计在2021年6月实现开业



中国中铁丝路总部项目


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建设总部办公大楼及配套住宅。项目将整合中国中铁在西北区域的业务总量,带动中铁旗下相关企业统一入驻,引进约千名职工入区工作、生活,可显著带动西安奥体中心周边人气、商气,有效拉动区内商贸服务、酒店住宿、体育场馆设施的消费规模和层级。 



中冶集团西北总部项目


中冶集团西北总部项目总投资约120亿元,建设内容涵盖总部办公大楼、商业配套、公寓、住宅等业态,并成立建投平台公司,在全市范围内进行建筑、工程等领域的投资建设。



中国电建西北总部项目


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建设内容包括总部办公、贸易服务、酒店、职工培训等。项目规划商办10万平方米,配套高端人才公寓20万平方米,计划引入中国电建旗下十五个以上三级公司入驻。项目的引进可有效助力园区发展总部经济、建设总部经济集群,提升产业结构层次,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效带动相关配套产业及服务业发展。



中欧班列长安号合作项目


中粮贸易有限公司将与西安国际港务区携手,联合开发如冷链运输等新项目,充分利用中粮的品牌及渠道优势,联合国际港务区开展招商活动,引进国际贸易企业落户西安国际港务区并开展业务,以中欧班列长安号带动中哈小麦贸易的发展,以中粮贸易有限公司的贸易带动国际港务区粮食产业的聚集和发展。



绿地丝路全球贸易港及配套项目



项目总投资约100亿元,涵盖国际贸易展示交易馆、贸易港星级酒店、贸易港总部服务大厦、贸易港星级服务公寓、贸易港配套商业等业态,其中国际贸易展示交易馆主要承载展览展示、商品交易、新品发布、消费体验、贸易服务等功能,为全球企业提供商品交易、贸易及供应链支持等一站式服务。

项目落成后,将助力国际港务区打造成为国内最具规模、最具影响力及竞争力的进口商品集散地、首发地,不断提升国际港务区现代商贸服务业的体量和质量,对西安加快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开放型经济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网易跨境电商西北运营中心项目


网易考拉拟在西安国际港务区设立网易跨境电商西北运营中心,辐射涵盖陕西、甘肃等西北五省,业务主要涉及物流仓储配送、线下实体店设立及运营等多领域。预计实现年度跨境电商进口单量约180万单。

同时,双方计划下一步开展网易考拉和网易工厂店的线下体验店,使西安市民享受消费便利的同时,能更近距离地体验和购买到全世界质优价廉的商品。




汇通达产业园


汇通达网络股份有限公司将依托国际港务区在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电子商务氛围营造等方面的资源优势,在国际港务区建立面向农村市场的B2B汇通达产业园项目。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聚集3C类电子产品、智能穿戴产品、家电、电器、出行产品等网络销售的电商产业园,预计将实现年营业收入10亿元,带动200余个家庭就业。



昔日丝路起点驼铃声声

盛世长安贸易繁荣引万商汇集



那么

名企集体选择落户西安国际港务区

他们看中的是什么?


“自贸区+内陆港”优势叠加

吸引名企扎根西安联通世界


在这里,区位、人才、能源等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汇聚。“自贸区+内陆港”的优势不断叠加,西安港作为中国最大内陆港,在“一带一路”上展现出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在这里,“三个经济”发展得到了最好的践行,大通道建设卓有成效。2018年全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1235列,创造了重载率、货运量、实载开行量三个“全国第一”,生动诠释了高质量、市场化、可续持的发展理念。



在这里,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主动上门服务理念深入人心。“楼小二”和24小时自助信包箱让企业足不出户就能办结大多事项;西安港整车进口口岸建设速度刷新纪录,创造了三个“全国最快”……



自2017年陕西自贸试验区获批之后,国际港务区充分发挥“自贸区+内陆港”的叠加优势,勇敢闯、大胆试、自主改,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陆海内外联动 东西双向互济

营商环境“陆港样本”释放吸引力


改革开放看深圳,“一带一路”看西安

经过多年发展

西安港从一个小车站

“摇身一变”成为国际物流枢纽

中欧班列长安号常态化开行

立体物流大通道建设颇具规模

↓↓



近年来,国际港务区紧抓开放大通道的建设,中欧班列长安号已开通了西安至中亚五国、伊朗(阿富汗)、德国汉堡、芬兰科沃拉、匈牙利布达佩斯、波兰马拉舍维奇(华沙)、比利时根特、意大利米兰、白俄罗斯明斯克及俄罗斯、拉脱维亚里加等11条干线,实施 “强强联合、一企一线、市场化运营”运营新模式。

2018年“长安号”共开行1235列,运送货物总重达120.2万吨,重载率达到99.9%,实现了重载率、货运量、实载开行量三项指标全国第一。

与此同时,中欧班列长安号向东开行直达宁波、青岛等沿海港口的陆海联运班列,使西安港融入到全球港航体系中,构建起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大通道,使陕西、西安在“一带一路”倡议中的区位优势、时效和成本优势进一步凸显。


|今年4月,在西安召开的第16届中国国际物流节上,《2019年第一季度中欧班列满意度报告》正式发布。中欧班列长安号满意度高达96.91%,稳居全国第一。|


依托西安港的便利条件,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国际港务区片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产业发展路径。如今,中欧班列常态化开行、通关时效大大提升,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入驻、产业聚集,国际港务区成为陕西、西安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一个新通道。


名企“抢滩”背后体现的是

国际港务区优质的营商环境


政务驿站、24小时信包箱、“楼小二”……国际港务区变革传统的政府管理和服务模式,将群众的“一件事”落实为政府服务的“一次结”,变“群众跑”为“窗口跑”、“数据跑”,着力打造15分钟“政务服务圈”,打造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陆港样本”。

此外,目前的国际港务区正在积极打造国际商事法律示范区,以更优的法治环境营造更优的营商环境;国际港务区还将加大全方位招商力度,招大引强,利用供应链金融的优势,解决企业发展中所需要的流动资金的问题,破解融资难题,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



小布了解到

西安国际港务区

将以此次名企落户为契机

引入主导产业,注入资金

带来尖端技术,吸引优秀人才

充分发挥名企落户的聚集效应

使名企优势和地方资源得到有效整合

进一步提升国际港务区的开放水平




来源:西安国际港务区

编辑:阿斐 | 审核:何砾 陈颖

部分图片来自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点击查看往期文章精选

●奔跑是最美的奋斗姿态!那些总书记牵挂的事,西安矢志不渝!

●关注 | 市委常委会: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为基层减负!

●当西安遇到罗马!“一带一路”朋友圈 迎来首个G7国!

●3468亿!西安324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啦,全名单在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