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一個朋友的私訊,她說覺得我比前幾年認識我時還要更亮麗和自信,除了外表轉變以外,還有氣質。(應該不用附上截圖當證明吧XD)她說要好好跟我學習一個人也要活得自信些。其實看到這樣的訊息覺得蠻開心,一方面也有點不好意思,但她說對了一件事:付出了很多才換來的。是的,血淚交織的戀愛史換來的,簡直可以出書(笑)。

    

      說來慚愧,雖然是念心理相關科系,在經歷大學四年的自我覺察訓練後,談了個戀愛結果全部拋在腦後,完全沒好好善用後天被訓練的技能,哈!沒戀愛之前,勉強算一個對自己還有一點自信的人,結果進入關係後竟然成了有點被虐的狀態,明明我不高興卻因為想維繫關係,所以隱忍不說,因為害怕對方離開,於是任何你想像得到的小媳婦性格和行為全部在我身上實現,聽過我故事的朋友全都下巴掉在地上甚至無法合上:「喂!這真的是妳嗎?別鬧了真的。」以前我絕對是拖拖拖拖到真的快要窒息了才會說要分手,每一次爭吵全都在幫對方找理由,認為都是自己不夠好、不夠貼心、不夠敏感,卻完全忽略對方是否有尊重我、重視我的需求,而這樣的狀態在第一次戀愛後也沒改善,雖然分手後我看了一大堆要如何「好好愛自己」的文章,不管是有作者名的還是無作者名的,全都胡亂看了一回,關在房間「嗯嗯嗯」的點頭看了一大堆這樣的文章;或是聽聽失戀情歌全集,整個房間都是我的失戀KTV。

     

以往埋怨另一半不夠懂我時,我總是在夜晚散著步,拎了一罐啤酒邊走邊喝,自虐式地咀嚼哀傷

599388_470374669639828_1484026964_n  

 

      情緒遭透的同時也開始享受所謂單身生活,照著那些文章所說的「對自己好一點」,戀愛時沒做的事現在全都一次做齊,包含進修學習、犒賞自己去喫大餐等等,多數較停留在物質方面。先前戀愛時我有比較偏差的價值觀,用物質去獲得關注,儘管當時那樣的金額對我是有負擔的,仍舊為了索取關心而這麼做,卻沒有好好跟對方溝通、表達想法,這絕對是徹底的爛示範,勿學!然後三不五時需要朋友大力的正向關懷,再加上咒罵臭男人的橋段和聚會,填滿了我的生活。

 

無限期告訴自己是最好的,有時需要自我感覺良好一下才能堅強啊!

     182383_459134797430482_846952442_n  

  

      而這次開始瞭解何謂愛自己的真正含義,也是在失戀後,更慘的是「被劈腿」,由於這次戀愛距上次已三年多,所以我想好好經營關係,前一個我會找機會去查手機訊息、臉書和MSN,結果每次查真的都是有鬼;這次我什麼也沒查,因為覺得會劈腿的人就是會劈腿,查再多也是難防(結果還真的遇到一個瞎咖,歪腰),放任政策下的他,仗著我跟他工作作息之不同,劈腿、偷喫、曖昧之嚴重到至少有10幾個女生交疊,雖然說他現在名聲也臭了只能騙騙新妹,衷心祝福他以後出道時不要被爆料。

 

      總之被劈腿真的是各種情緒一直不斷湧上:生氣、難過、傷心、失望、沮喪任何負面情緒至少都走過一輪,朋友也成了勸世專家,熟的不熟的全都來一句,有的要我檢討為什麼對方會劈腿,(將劈腿合理化?)但他們也答不出來若我真的按照他們的建議去做,男朋友是否就不會劈腿?熟一點的朋友問我還好嗎?我總是氣急敗壞先把他罵了一番,也問過很多朋友對於「劈腿」的看法,有個要好的朋友告訴我:「妳都把焦點放在別人身上,問問妳自己,能不能接受劈腿這件事就好,別人那接受劈腿過後的關係,那是他們的選擇,妳自己怎麼想?這時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感情不是民意調查,收集多少個樣本、分析統計出來的結果即能代表自己。這當中還有一個徵結點:我認為自己不夠好,所以男友才會劈腿。於是在這個泥沼中一直打轉出不來,對方一定有吸引我男友的特質,只是我不願意承認,我不想被比下去,(A型人格的展現?XD)在這樣的心態下,我沒辦法客觀地去看自己的優點,原地打轉好久的被虐心態又再次快速地滋生,那段期間,好友的支持和開放式的問句,讓我開始以另一種角度去思考「愛自己」。

    

     「先懂得愛自己,才懂得愛別人」以前我是完全否定這句老梗的話,認為愛別人就是要燃燒生命的付出啊,對方纔會覺得妳很好,跟是否懂得愛自己根本沒關係。劈腿事件發生後,我想了很多,好友提醒我:「我覺得妳其實在這段關係中,模式是一樣的,妳不斷做這些行為,是為了獲得關注,可是妳從來沒有表達妳的需求。」在工作上、人際關係,有時為了和平,我確實不大常為自己發聲,但這並不是好的行為,於是這樣的模式放在感情關係,我更是變本加厲地成為一個沒有嘴巴的人。甚至還有個超夢幻的想法:「我不說,他應該要懂。」這完全完全是個迷思,都是可怕的網路文章和泡泡偶像劇害了許多人,認為對方要懂自己、要會猜心,但實際上沒有一個人擁有這樣的能力,連心理諮商都需要靠幾次的談話,才能依據資料、當下相處感覺去進行推測,更何況是一般人呢?在關係中長久隱忍的狀態下,我常自己生悶氣,在房間裡哭,找朋友吐露心聲,數落男友多麼不貼心,卻沒發現這樣的狀態一部份也是因為自己的不爭取、不發聲換來的。

     

      關於愛自己,有許多不同的定義,很多人都是在失戀後才開始追求自己想要的,等到談戀愛後,這一切又暫停了,彷彿愛自己是戀愛與失戀間的過渡期,大概是因為有些文章是這麼寫的:「親愛的,離開一段關係會失落,但你有時間去做自己以前戀愛時沒機會做的事,去喫一頓美食,和姐妹們約喝下午茶,好好享受一個人的時光吧!」這樣的刻板印象必須被翻轉,愛自己是一個接續不斷的過程,無論是在單身、戀愛甚至成家的狀態。它可以很表面,好比說享受一個人的獨處時光、去學習新知識、和朋友聚會等等,也可以很深層,例如探索自己、理解自己的需求、特質和行為模式。被劈腿後我嘗試去做些事來轉移注意力,我去學了吉他,樂在其中,算圓了一個高中時期的未竟事宜,假設以後戀愛時,男友叫我不要學吉他了,跟他約會,我想我會跟他說:「你沒別的事要做了嗎?」(笑)

     

      愛自己的另一關鍵是:接受自己。我們能在跟他人互動的過程或是經歷的事件中逐漸瞭解自己的特質和行為模式,但要達到愛自己的程度仍是需要靜下心來好好接受自己。何謂「接受自己」呢?在遇到一些突發事件時,你會有一些情緒上的反應是正常的,學習去理解而不要先否定,瞭解過後去做修正,才會達到好的狀態;若是一味否定,那麼就失去了與真實自己相處的機會了。你可能常遇到一種情況,當你失戀了,朋友要你趕快振作起來、不要留戀那樣的人,為了不要讓朋友擔心,你可能暫時把那些情緒先壓著,過陣子朋友覺得你好像「回來了」,殊不知在夜深人靜時,常有些接踵而至的情緒讓你無法招架,因為你從來沒有接受失戀狀態後所帶來的情緒反應。我完全能理解,因為先前我常會躲在被窩裡哀怨:「為什麼談戀愛這麼失敗?」現在想想,還真要感謝那些不合適的人,讓我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麼。 

 

      一個人無論身旁有沒有伴,都要能理解自己的存在並不是依附在誰的身上。以前的男友成績好、外表中上,國立大學最有名那間,身旁還有一堆崇拜他的女孩,簡直是號稱的人生勝利組;而我只是一般普通大學,工作看似也沒他亮眼,身旁連個蒼蠅也沒有,我好像被他遮蓋住,覺得自己毫無亮點,在沒有自信的狀態下,化妝技巧再好也是枉然,因為連自己都不瞭解自己,怎能在他人不嘗試瞭解你的情況下,為自己發聲?讓對方理解你重視的價值以及你對工作上的堅持?當自己都不尊重自己,對方相對也不會尊重你。「人必自重而後人重之」確實是如此。

 

     我常有時候因為太在意別人看法而忽略自己的心情,而很現實的層面是,當你無法理解自身的狀態時,僅會陷入不斷的負面思考。於是自虐想法再次攻擊你的腦海,催眠自己:「你真的不夠好!」、「真的太爛了!」、「所以他才會劈腿!」、「他不喜歡妳是因為妳太不溫柔了!」先前曾對某個男生有些好感,在以往的小劇場發作的情況下,絕對又會把「自己」丟個老遠,幸好有個朋友不斷把我拉回來,告訴我對方的行為明顯不尊重我,而我又為什麼要對這種不尊重朋友的人有好感?也禁止我再幫對方找藉口,因為那並不會顯得我多麼體諒他人或是具有高層同理心,只是又再次掉回那個可怕的被虐性格。當然,培養自信其實並不是如此容易,有時我看到人生勝利組的人或是團體,也偶爾會覺得失落或沮喪,覺得自己為什麼這麼遜,但自信其實有時候是需要不斷催眠的,要先覺得自己好,然後努力去精進不管是外在或是內在,才會達到好的狀態,最怕是失落後便自暴自棄,再也不肯努力讓自己變好。

    

      在這年近30的歲數,身旁的人不斷提醒我有可能會「嫁不出去」這件事,叫我眼睛不要長在頭頂上,找個愛我的人就好、不要太強勢、要溫柔等等諸如此類,或許將來在性格上我會有些許的改變,但本質上的方向是不大會更動的,若真的180度大轉變,大家可能要來撕一下我的臉皮,確認是否和別人換了皮囊。愛自己的本義是要讓自己不斷瞭解自己,在越瞭解的狀態下,去修正一些行為模式和想法,它不是一個失戀後拿出來假裝要正向思考的口號,而是從現在到未來都能持續進行的一項重要課題。一直很喜歡一句話:「你未必出類拔萃,但你肯定與眾不同。」唯有懂得愛自己,才會明白和自己相處是多麼重要的事。

    

      無論在何種狀態,單身或是有伴侶,「 愛自己」是現在式、進行式,更是未來式!

 

 

P.S.享受生活的每個狀態也是愛自己的一種方式喔!

DSC0254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