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鵬論發現,幾乎所有普通大眾都有這樣的誤區,那就是成就高,錢多,人就會幸福。

但是,恰恰相反的是,不少特別有錢的人,常常會被曝光出患了抑鬱症,或者離婚等。

因為幸福和錢有關係,但關係絕對不是成正比的。

美國有個幸福經濟學的鼻祖和奠基人叫伊斯特林,他在1974年提出了一個讓人很沮喪的理念,那就是一國的經濟增長未必會換來生活滿意度的改善,這個主張後來被人們稱為伊斯特林悖論」(Easterlin Paradox)或是「幸福悖論」。

去年,馬雲說「一個月有兩三萬、三四萬塊錢,有個小房子、有個車、有個好家庭,沒有比這個更幸福了,那是幸福生活。」

接著馬雲又補充道:「超過一兩千萬,麻煩就來了」、「超過一兩個億的時候,麻煩就大了!」

有個《2016年度中國幸福報告》說:隨著個人月收入的增高,居民幸福感先升高後降低。月收入1.2萬元-1.5萬元的人,幸福感是最高的。

另外,前幾年央視大數據的調查也發現,「收入多少」與「幸福感」會呈一種「正相關」的關係,但是,年收入在30萬形成了一個幸福的拐點,超過30萬的家庭隨著收入越高,幸福感逐漸下降。年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高收入羣體幸福感低於8-12萬的家庭。他們當中,感覺到「不幸福」的人羣比例幾乎與低收入羣體(年收入1-3萬元)相當。

不過,健康也和收入、學歷等相關,有老話說,財多身體弱,隨著月收入的升高,健康指數先上升後下降。其中,月收入1.2萬元~1.5萬元的人羣身體健康指數最高,月收入9000元-1.2萬元的人羣心理健康指數最高。

發現沒有,最健康的月收入和幸福感最高的月收入是重合的?

同時,隨著受教育程度的增高,健康指數先上升後下降,大專學歷的人健康狀況最好。

現在基本上一個標準的幸福人兒的畫像出來了:

大專畢業,月收入1.2萬~1.5萬,身體健康,未婚有戀人

當然,成就高,賺錢多的人幸福感不足的原因,還在於擁有越多,越怕失去,經濟條件好了,最怕的是未來會失去,賺的錢越多擔的責任越重大,再加上近些年經濟形勢不好,生意不好做,心理壓力大,身體疲勞,健康堪憂,更是讓人想幸福都幸福不起來。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