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

 身为早期的blog使用者,及重度的Facebook沉溺者,总觉得应该要为这二个我花费不少时间的地方,写下一些纪录,也从书写中去省思及反省自己对二者的态度及使用法。

 记得当blog出现时,我极快地就成为效忠者。除了美食、旅游分享,也常以长篇大论阐述著自己的想法,偶尔则以图片日记的方式,记述著自己生活中的点滴。(可从此blog中一窥我的发文量)。

 而当脸书出现后,初期我还守著blog的世界,但因手机发文的不便,久而久之,我就慢慢荒废了blog了…。虽然心里知道,若要做较具逻辑性及全面性的论述,blog的操作还是远比facebook来得容易,至少不容易流于一闪而逝的一个滑页。但也必须承认,现在网路文章的「产品周期」也已经越来越短,很容易就会被忽略及遗忘。为了争取最快速及大量的曝光,FB也成为最常使用的社群模式,但另一个问题却从此出现--主动点阅及被迫看见。

 由于FB不像blog属于让使用者自行决定是否观看内容的模式,至少预设多是会「接受通知」,之后再依总是在调整的演算法,改变你页面上的文章属性。也因此,每个人的页面内容会越来越趋于一致性。是好、也是不好。好的是内容都是自己想看的,坏的则是失去了接触各种不同方向、理念、立场、类型文章的机会。

 近年来,由于政治改革风潮的兴起,一直都很在意「民主」的我,自然也陷入了成为「政治狂热者」的情境。试想,一个从小学二年级起,就会跟爸爸讨论「何谓民主」的孩子、曾经考虑过要读社会研究所,好从社会整体阶层面去研究问题的人…,怎么可能对这一切视若无睹?!也因此,脸书成了我最即时也最大量的抒发管道。但因脸书上的朋友,除非特地设定,否则将无可避免的接收到所有相关议题,而不像blog的朋友能依标题或分类、选择是否阅读,的确造成一些人对我抱怨。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做到的角色是一个能让不同理念的人彼此了解的平台,但在某些太过离谱的议题、同质性朋友间的理念加乘或是被刻意忽略、保持沉默的朋友不愿发声等等原因之下,以及自己对某些概念的认同感增强下,我原先预设的立场已经偏颇,而转发的文章量也一再失去控制,无论是有意或无意,都造成了别人的困扰。

 或许也可以选择不发声,但人微言薄的我,却又很希望自己能在这一份改革风潮上出一份力,无论是理念上的传达、文章触及率的提高、亦或是扮演让大家共同讨论的角色,都希望能直接或间接的去让更多人意识到「政治」的议题,绝对不是不理就不会跟自己有关的。如果别人因为困扰、反而从此拒绝去阅读我发表的每项意见或转贴文章,那么,我希望的效果就更不可能达成了…。

 我很矛盾,因为FB既有私人情谊交流的性质,也可以视为一个公众事务的传播工具,我很想贪心地二者兼顾,却发现自己的做法与个性,反倒落得怎么做都不是人的状态,自己伤心,别人也常被我的情绪伤得莫名。而,强迫朋友收看的状况,是不是也是一种网路罢凌及暴力呢?那,被建议改变发文方式的我,是不是也是被限制了言论自由呢?好难懂,也难解…。

 我其实很希望能常有朋友提供不同立场的看法,但老实说,自己也不一定第一时间就能接受或看得进去,毕竟有很多价值观的判定是打从心里的不一样,也因此会造就在论述的推演上,彼此都有认为对方无理的状态。甚至由于对立的激化,双方几乎呈现「拒绝沟通」的状态,我也察觉自己近来亦出现了这样的倾向。

 这绝非社会之福,真的!当越拒绝彼此的了解与沟通,也只会更加深彼此的仇视及厌恶感。然后就会腹黑的让某些利益团体从中获利了…。

 …果然太久没正经写文章,不仅逻辑混乱,也无法找到文章的结尾。或许因为我也还在寻找适合的方式吧!一个可以稍微发挥自身影响力,让周围朋友接触不同的声音;又能不伤及自己与他人的情谊,现实生活中仍能是朋友的做法。

 嗯,我果然太贪心了啊…。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