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見一戶人家正整修一樓公寓,

引起注意的原因是,他們的戶外墊了約莫1.5公尺的樓梯,

需要爬這層樓梯之後,才能進入室內!

整個地板,加高了不少!

 

實在太吸引目光了,因此進一步詢問,

原來,他們害怕淹水的危機!

又娓娓的道出,現在的氣候實在太難以捉摸了,

不是乾旱就是傾盆大雨!

 

這兩句話,一點現今的氣候條件,依照過往的統計經驗,

已難以預料未來的氣候,反而時時戒備的心態,纔是預料氣候的最佳狀態!

愚公移山的人定勝天格言,哎~實在甭提了!

 

打開世界資訊的網頁,FLOATING HOUSE 飄浮屋,幾乎是網站的最佳點播頁,

除了我們熟悉的荷蘭飄浮屋之外,中東還有多個國家也輸入荷蘭的飄浮屋技術,

建蓋一座不受淹水影響的房屋,甚至進階興建飄浮城市,

飄浮的魅力,從飄浮咖啡、飄浮紅茶、飄浮機器到居住的飄浮屋!

飄浮的跨界移動方式,反成了未來的調適!

   

    

 

 

 

 

 

 率先蓋起飄浮屋的荷蘭,

會蓋起飄浮屋,一點都不意外,幾百年來與水抗衡的的荷蘭,

就算沒有海水上升的問題,也早已瞭解海水高於地平面的痛苦!

從治水到與水和平相處的境涯,絕對是世界學習的對象。

飄浮村的底座採用大船進水沈潛,放水升起的蓋念!

房屋和房屋之間的規劃,像極了一艘艘遊艇的博覽會!

別有一番風味!獨特的生活方式,更吸引了不少年青族羣採購。

 

英國現在也吹起了飄浮風,利物浦港口城市,以及老城愛丁堡區域,

皆計劃飄浮鄉村和城市,值得一提的是,一個名為永續再生科技的不動產公司,

簡稱SRT(Sustainable Renewable Technologies),盼能建造一座永續的永續村落,

鑑於荷蘭興盛的飄浮屋之下,規劃於愛丁堡的利斯河口區域,

興建所謂的「飄浮村」,不僅只是回應永續節能的概念,

更回應高得嚇人的房價,因處於河口區域,

建於水道上,因此沒有購買土地的成本(還未得知如何談使用權),

飄浮村約為50平方公尺面積兩房的房型,售價訂為95,000英磅 (475萬臺幣)

一般房價是介於150,000~200,000英磅(700~1億臺幣),以較低的房價,

吸引首購族及中階家庭。

 

除此之外,並採用太陽能板發電,建造一個負擔得起的永續房屋,

當然,飄浮屋不只是噱頭而已,是面對未知氣候至少的定心丸,

極端氣候的威脅,相信多數人已感受到他的威力,

一味的阻擋他,不如適應他,不只是修復地球,順應他也需同步進行;

以減少災害的產生,當然,也給予一個警惕,破壞式的建設,反撲是加倍。

 

一個可以適應淹水的房屋,的確值得一試,在許多城市,例如漢堡的HAFEN CITY

一個新建的海邊高級住宅區,除了被動式的節能和通風之外,

更重要的是,HAFEN CITY的房屋,是個歡迎大水的房屋,

除了讓一樓的空間做微量的使用外,主要樓層皆從二樓開始,

倘若大水來了,一樓則和水共存。

對臺灣人來說,也許無法適應地基會飄動的房子,

但或許在新一代的思維模式中,能調整房子的思維,一般認為的一樓黃金店面,

在大水來襲時,反成了損失最多的成本,

透過設計,讓二樓開始成為主要的空間樓層,一樓則成為調適的樓層,

類似的思維,近年來,真是履見不鮮!

 

 

 

看見足足高一層的一樓嗎?

在堤岸旁的高級住宅,用設計解決大水的不留情! 

 

高雄幾處房地產紅不讓的地方:文山社區、美術館社區、農十六公園,

接連設計了滯洪池、公園或是濕地,除了維持生態之外,更重要的是能調洪;

然而,不只是都市計劃做出因應氣候變化的調整,

從房子設計開始的整體調適,都值得我們加快腳步思考調整!

 

711水災、919水災到可怕的八八風災,

大水肆虐的記憶,總是隨著日子安穏,而逐漸淡忘,

這三年來,相繼擬定「綠建築自治條例」、「高雄厝」條例,

雖然立意為減少環境的衝擊,但更重要的是,透過改變房屋的設計,

間接維護市民的人身安全,降低氣候帶來的災害!

 

不論是飄浮屋還是漢堡的HAFEN CITY

揭開了新一代居住的模式,以及得改變固守金湯的置產方式,

土地並非金錢可換回永遠,

堅固的鋼骨結構並非換回安全,

並非一定,已是未來的生存方式!

一種動態的牽制生活,反而是所謂的永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