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認為,內部矛盾是主要原因。自2001年陳偉榮引退康佳開始,康佳內部矛盾便持續發酵。大小股東之間為爭奪話語權明爭暗鬥,高層人員頻繁變動,牽絆於「人事」問題的康佳,無暇顧及業務的發展。根據康佳2015年年報披露,康佳公司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變動發生了42起。2015年6月起,先後有6位集團管理層、1位董事局主席和1位監事宣佈辭職。在當年的年報中,康佳也坦承了彩電業務管理層頻繁的變動,對公司凝聚力、員工士氣、產品規劃戰略以及經營效率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加之此時互聯網電視的崛起,小米、樂視、暴風等互聯網企業的入局,對彩電格局產生了較大的衝擊。如今,面對原材料上漲、利潤下降的現狀,要依靠彩電業回歸王座對於創新乏力的康佳而言,並不是一條好的出路。


我之前寫過一篇康佳發展的文章,對於它的沒落,我總結為兩個原因:

一是內鬥,大股東小股東彼此爭鬥不休,制約了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很多資源浪費了

二是外部競爭激烈,對手不斷地在技術上和戰略上打壓康佳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