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谷偉)A股市場上,如果有一家公司每10股分紅百元以上,你肯定會想到茅臺。但偏偏有一家公司不服,想要挑戰一下茅臺的地位,這就是吉比特。在茅臺推出10派145元的驚天分紅方案後,4月9日晚間,主營網絡遊戲的上市公司吉比特發佈年報,去年實現淨利7.23億元,同比增長18.58%,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00元(含稅)。值得注意的是,吉比特此次的分紅總額達到7.19億元,幾乎將2018年一年的淨利潤分光。

  A股現金分紅前十公司(截至4月10日)

  股價曾超茅臺,分紅歷來豪氣

  2017年1月纔在A股上市的吉比特,曾一度貴爲A股“股王”。公司發行價54元,上市後走出11個漲停板,僅兩個月便衝上300元大關。2017年3月17日,吉比特股價一度達到376.00元,超越貴州茅臺成爲當時的A股股王。不過,和許多曾超越茅臺的“股王”一樣,此後吉比特就一路調整,去年10月一度跌破百元金身。

  與不少次新股熱衷高送轉不同,吉比特上市以來就更喜歡現金分紅,2017年4月和2018年5月分別推出了10派41元和10派26元的分紅方案,今年更是推出了10派100元的高分紅方案。而這三年,比吉比特分紅更多的都只有貴州茅臺,分別推出了10派67.87元、10派109.99元、10派145.39元的分紅方案。

  作爲一家網絡遊戲研發和運營商,吉比特有着不錯的業績支撐,高分紅頗有底氣。公司近三年分別實現營收13.1億元、14.4億元、16.5億元,淨利潤5.85億元、6.1億元、7.23億元。不過,與前兩年分紅總額僅佔當年淨利潤的50%、31%不同,這次吉比特的年度分紅方案一次性就要把當年淨利潤的99%都分掉,這也讓不少市場人士表示不解。與之相比,貴州茅臺2018年淨利潤爲352億元,總額183億元的分紅僅佔淨利潤的52%。

  現金分紅成主流,大股東先拿大頭

  此前多年,A股市場上高送轉頻現、現金分紅不足的情況廣受詬病,還有一些“鐵公雞”更是長年不分紅。近兩年,隨着監管層大力引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逐漸增多,而高送轉越來越少。這樣的反轉在今年年報季體現得尤爲明顯。截至4月10日,據東方財富數據,已有1116家公司推出了現金分紅方案,其中10派10元以上的達到了32家,10派20元以上的有貴州茅臺、吉比特、華寶股份、養元飲品、雲南白藥、三鋼閩光等6家。從股息率看,5%以上的達到37家,最高的蘭州民百和方大特鋼分別達到18%和11%,遠遠超過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

  相比之下,目前推出送轉股方案的僅有180家公司,其中10送轉5股以上的高送轉僅有58家,送轉比例最高的爲裕同科技,10轉12股,同時派現6元。180家公司中,只有6家沒有同時推出現金分紅。

  不過,不少高現金分紅的公司同樣伴隨着爭議。一方面是業績跟不跟得上,另一方面是高額的分紅卻經常有一大半被大股東分走。

  以貴州茅臺爲例,183億的分紅中,持股61.99%的大股東茅臺集團,將分走113億。通過陸股通買入的外資,將分走超過14億元,前十大股東合計將分走近139億元,其餘中小股東只能分剩下的44億元。

  而吉比特7.19億元的分紅總額中,實際控制人盧竑巖將分走2.16億元,前十大股東合計將分走4.52億元。

  配合減持?掏空家底?監管頻頻發問

  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往往被視作回報股東的舉動,持續穩定分紅的公司往往也有着不錯的業績,通常更受價值投資者青睞。不過,如今不少高分紅的公司業績並非十分出色,而往往一分紅就將當年利潤分掉一多半,這也讓不少投資者質疑,這樣分紅究竟是回報股東還是譁衆取寵?背後是不是有什麼特別的動機?儘管監管層近年大力引導上市公司現金分紅,但對於不少動輒高分紅的公司是否有這個能力,是否爲了配合股東減持等,交易所也頻頻發出問詢。

  比如3月12日晚間,華寶股份和裕同科技分別拋出10派40元和10轉12派6的分配方案,隨後就相繼收到了深交所的關注函,要求說明高比例分紅的原因,與公司業績成長性的匹配情況以及是否存在炒作股價、配合股東減持的情形等。

  3月22日,江蘇上市公司中旗股份披露分配方案,擬10轉8派8元,隨即收到深交所創業板的關注函,要求公司說明這次利潤分配預案與公司業績增長的匹配性、確定依據及其合理性,並說明是否存在拉擡股價、配合相關股東限售期滿後減持的情形。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告訴現代快報記者,上市公司的現金分紅應該保持穩定、一貫、可持續和高透明度,突擊式分紅、清倉式分紅,都是不正常的,一次性一錘子買賣的現金分紅,對新老投資者來說都是不負責任的。董登新認爲,A股上市公司應該學習歐美成熟市場的做法,按季度分紅,定時分紅,給投資者一個穩定的預期。

  (編輯 蘇湘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