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JPG

民國99年開館的澎湖生活博物館,館內展示以澎湖文化為主體,共有3樓,開館時間為每週五至週三的上午9點至下午5點,想來的朋友可以排個時間。

PP0.JPG

票價一覽表,全票每張80元,剛好在遊客中心有拿到折價的票券,一張50元。

P1.JPG

一樓剛好在展出「鹹芳的滋味」-澎湖魚乾加工特展。

展出的話中,有幾段寫得不錯,「日曬與風勢是澎湖既道地又天然的最佳夥伴,二者孕育了無數的生活飲食」。

從飲食中可以看見一個地區的文化,澎湖因氣候及地勢之因,所以從他們的飲食中常看到曬乾或是醃漬風乾的食物加工品。

p2.JPG

像魚乾、地瓜籤、海菜….等,在澎湖人的記憶中,「魚」是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而這些因海而生的文化,也隨著時間形塑成澎湖獨有的特色。

 

參觀完一樓的特展後,來到二樓。

二樓的展區主題大約分為:發現澎湖、海洋澎湖、歷史風華、兵家必爭、民間信仰、歲時節慶、做山-農的生活、討海-漁的生活、魚產加工、歌吹相關等,每一個展區都有詳細的介紹,值得一一探究。

p4.jpg

 

 

 

 

 

 

 

 

 

 

一到二樓,就會看到古代大型的船隻架構,透過船舶帶出海島的歷史,實境體驗以前船隻的構造。

p5.JPG

船艙內的臥室,主要是用來給船主休息的地方。

IMG_0287.JPG

天上聖母,顯示討海的信仰,祈求出海順利,而這文化也是沿海居民的信仰。

p7.JPG

二樓展區內的地板液晶顯幕,呈現海浪的波濤,站在上面真的會有海浪感。

p8.JPG

信仰文化的展區,廟宇的擺飾、匾額及神桌上的擺飾,真實呈現,來到此區,細細觀賞,搭配影片的介紹,真的會讓人駐足並聚精會神觀看。

p9.JPG

神明出巡所乘坐的神轎。

p10.jpg

望安花宅的模型,以1:30的比例縮小,呈現望安人的生活,從農、漁業及生活習性讓觀者呈現。

澎湖_180116_0008.jpg

模擬撈魚、挑井洗衣、牛車載運、大竈煮魚等場景,我覺得模型很用心,每次看到這種縮小模型,都會想著如果有小叮噹的縮小燈多好啊!

P11.JPG

前往三樓展區中,

在一幅大型照片掛軸,真實呈現澎湖-漁的生活,就回到前面說的,飲食習慣通常會形成一個族羣的文化,而食也是文化的一環。

p12.JPG

三樓展區主要是以生活、聚落、大事紀等為規劃。

P13.JPG

婚嫁習俗,這些婚禮物品,都是以前結婚時必備的,而早期澎湖人娶親時多以牛車或花轎為交通工具,市區附近的花轎多靠人力、鄉村地區的新娘轎子則多是以牛車。

大致上澎湖生活博物館介紹到這,除了文物實體擺設外、影音及動畫的搭配,讓整個展區更貼近人心。

若是到澎湖玩時,想安排不一樣的行程,澎湖生活博物館會是一個好選擇。

P14.JPG

很喜歡這段文字,照片無法呈現大海與藍天的光影變化,但是在澎湖感受到海域孕育一個文化,刻印在澎湖人的心中,形成一個根的所在。

也做為今天參觀的結尾,畫下一個完美的句點。

 

 

澎湖生活博物館

地址│澎湖縣馬公市新生路327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