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人生中第一碗令我歡天喜地的拌麪,居然是在一間咖啡館裏喫到的。

且是在冬日蕭瑟的西湖景區裏,雞犬相聞的村舍之間,彷彿遺世而存在的,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這個叫作三臺雲舍的地方,有大片大片的白牆黑瓦,很是靜謐。只是偶爾,太陽西斜的午後,會從某一間民居的木門後面,傳出稀里嘩啦的麻將牌的聲音。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三臺雲舍61號,八角杯咖啡。第二次去的時候,我依然迷了路。

後來,是幾個坐在院子裏暖洋洋曬着太陽,穿着棉花衣,或嗑着瓜子,或織着毛線的老阿姨指點了方向,我才找到了它。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進門的時候,一隻司芬克斯無毛貓爬在了我的腳邊。這是店裏養的貓,但它的名字叫“羊”。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咖啡小哥說,它應該並不知道自己叫作“羊”,也許,它一直以爲自己叫“爺”。因爲幾乎每一個推門而入的客人,看到它的第一句話,都是“ye”。(標註第二聲)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這是八角杯咖啡在杭州的第4家店。之前那3家,大多散落在白領聚集的地方,他們對那杯用八角杯裝着的咖啡趨之若鶩,以至於在杭州創造了咖啡館門口大排長龍的盛景。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它還在杭州創造了獨一無二的咖啡的意式飛行模式。一杯濃縮,依偎着一杯拿鐵,咖啡師捧出的,是一種平行體驗下的兩種滋味。

據說,這是那些咖啡迷戀者們很喜歡的方式,能最直觀的體會到咖啡烘焙的水準。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爲了將專業進行到極致,八角杯甚至還在杭州專門設立了自己的咖啡烘焙工廠。不僅自供,連杭州不少叫得上名號的網紅咖啡館也都是用的它家的豆子。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這裏的手衝飛行模式,用的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衝煮咖啡系統之一的Modbar 。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在自動曲線模式下,Modbar手沖模塊可最多記憶15種手衝曲線,以精準還原最佳手衝方式。

這套系統,在杭州,也僅此一臺。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我總是對有紋身的咖啡師心生好感,起碼,這說明他有着一個有趣的靈魂,結合了美好的肉體,那杯咖啡纔會愈發活色生香起來。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作爲一家專業級的咖啡館,這裏的咖啡飲料自然比食物豐富的多。牛油果吐司、烤榛果奶油吐司和燕麥碗是僅有的三樣西式餐點。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但我的眼裏,只有那碗鶴立雞羣的薺菜肉絲拌川,它是足以讓六宮粉黛無顏色的存在。

朋友都知道我是面癡,且是個地道的杭州面癡。但在那些火了幾十年的老杭州麪館裏,我卻是極少點拌川的。一來是因爲我更偏愛湯麪,二來,總覺得拌川過於油膩。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但這碗薺菜肉絲拌川,因其始作俑者——外號“楊泡兒”的楊師傅——他的一招祕籍,使這碗拌川脫胎換骨,從此成爲了一碗純粹的拌川,一碗有道德的拌川,一碗脫離了低級趣味的拌川。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楊泡兒說,他的這招祕籍:先拌,後回鍋炒,纔是最老底子拌川的正宗做法。

我一心以爲這是他故弄玄虛瞎蒙我的,就很執着的去跟三位行家打聽。

前兩位,一位是杭州某著名煙火館子的老闆,70後,老杭州人;第二位,杭州某面館老闆兼大廚,80後,亦是杭州人,正經八百的餐飲科班出身。這兩位均表示從未聽說過此等做法。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另一碗素拌川:筍乾豆乾拌川

直至問到了第三位,王仁孝王大師,南方大包的創始人,他是中國難能可貴的點心類中國烹飪大師,全國十佳烹飪大師。

王大師一錘定音:先拌後回鍋炒的做法,確實是40年前的拌川做法,但他大約有近20年沒聽人提起過了。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王大師說,現代人萬事講求速度,拌一拌,澆頭一澆,一碗拌川就上桌了——久而久之,很多人都以爲這纔是杭州拌川的真相。

原來,楊泡兒並沒有胡謅。雖然,他長着一張杭州“老炮兒”、久經沙場的臉,一看就是白酒能喝二斤,麻將能殺八方的模樣。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楊泡兒的私房菜裏園曾在4年前就馳騁江湖了,我周圍很多老饕級的人都喫過他做的菜。

4年間,裏園幾度遷徙,如今的楊泡兒有點歸隱山林的意思,只在八角杯的三樓擺了一桌,招呼他的朋友。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幾杯白酒下肚,他就披掛上陣,在他的一方戰場上舞鍋弄鏟,揮斥方裘。

楊泡兒做的菜,跟他的年紀一樣,是上了歲數的老菜。據說很多老杭州菜之所以漸漸消失在了歷史長河裏,都是因爲“時間”和“態度”。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就好像一雙高級的意大利手工皮鞋,最高需要經過216道不同的手工製作工序,耗時56天之久。

而一雙來自晉江鞋廠流水線上的皮鞋,它出現在這個世界上的速度之快,和那家廠的倒閉一樣讓人猝不及防。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楊泡兒的拿手菜之一,名叫鍋貼魚片。慚愧的很,寫餐飲16年了,我愣是沒喫過這道菜,沒採訪過這道菜,也從未見有大師傅做過這道菜。

只見這鍋貼魚片一端上來,王大師舉箸一嘗,很嚴肅的點頭道:能做出這菜來,厲害。

繼而他說,現如今你跑進一家飯店的後廚,那些二三十歲的師傅,100個人裏頭也未必找得出一個人會做它。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一層薄薄的肥膘,一層薄薄的魚片,再加上一層薄薄的蝦仁茸和馬蹄丁,每一層的每一個細節和調味都如同繡花般需要小心雕琢。最後再掛上生粉,撒上火腿末,在熱油裏小火慢煎。

這道菜,無他,最珍貴的就是花費了很多現代人懶得去花的時間。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蜜汁火方。起初我很不以爲意的說,蜜汁火方嘛,我喫過。楊泡兒搖頭道,哎,你一定沒喫過,不一樣的……

選香氣濃鬱的三年以上陳年火腿,取中腰峯上方那巴掌大的一塊。楊泡兒說,做蜜汁火方,整隻火腿能用上的,就僅僅是那一塊。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之後用黃酒和冰糖,慢慢的煨它,讓火腿的鹹味一點點減弱,卻不減其鮮味。這個過程,需往返三次。

楊泡兒說,這就是杭州傳統做法的蜜汁火方,前戲時間需等足3天,才能保證這蜜汁火方在舒展到最高潮時上桌。

時間上,無法縮減;態度上,他也不願縮減。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薺菜蝦仁是一道時令菜,沒有薺菜的日子,每當菊黃蟹肥,楊泡兒會將它轉換成蟹黃蝦仁。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醬豬尾巴、醬江鯿魚和醬肉的三拼,是楊泡兒自己也很中意的菜。

遇見對味兒的人,倒上一杯老酒,楊泡兒可以和他秉燭夜談到天明。 所以,這白牆黑瓦里的夜是很香的,要不要嚐嚐。

本期互動

#你在咖啡館裏點到過

最奇葩的食物是什麼?#

從精選留言中抽8取位粉絲

送價值49元的飛行模式一組+

價值198元的keep cup一隻

中獎信息以後臺回覆爲準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八角杯

地址:三臺山路西湖街道三臺雲舍61號

電話:13282140217

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10:00-16:00

自打裏園搬家後找不到它的老朋友

預約請打電話?

作者:胡狸

商務合作聯繫WX:gc88923(請備註品牌名稱)

美編:卷卷

攝影:阿瓊

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我在西湖邊一間新開的咖啡館裏,喫到了一碗40年前的拌川。

因爲微信改版,你可能會錯過之前的推送

查看更多精彩文章,請點擊原文鏈接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