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我國墓葬文化的逐漸完善,墓葬作爲一個人死後的最後歸宿,被很多盜墓賊惦記,而我國自古以來都有厚葬的習慣,他們認爲死者爲大,尤其是那些帝王將相死後,墓室裏的陪葬品遍地都是,這便吸引了許多盜墓賊的光顧爲了,爲了能夠防止盜墓賊,也爲了死後清淨,古人想出了很多辦法來預防盜墓賊盜取。

  在江蘇蘇州市有一座千年古墓,裏面的東西連秦始皇也心動不已,秦始皇曾調集衆多兵將前來挖掘,但是到現在這座古墓仍然保持完整。

  這座古墓的墓主人身份如今已經被揭曉,那就是吳王闔閭的墳墓,他執政期間,他任用名相強將,在他的帶領下,吳國出兵攻打強楚,並且五戰五勝,最終迫使楚國國君外逃,後來清兵出兵復楚,前496年,吳王闔閭在與越國的槜李之戰中,不幸被楚國大將斬落而死。

  他的兒子吳王夫差,爲修建呂王闔閭墓,特意徵調10萬民夫以,大象運石,穿山鑿齒,積壤爲丘,歷經了5年才得以竣工,因爲吳王闔閭生前愛劍,下葬時還埋了3000柄劍殉葬,修建好之後,夫差還特意命人用水將墓掩埋,所以這個水墓還有一個別稱就是“劍冢”。

  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聽說有這麼一座陵墓,非常的心動,他調集衆將領,以及挖掘高手前來挖掘,在這裏挖掘了將近一個多月,卻始終沒有找到入口,無奈秦始皇只能怏怏而歸,在清朝覆滅後,西楚霸王也曾集重兵前來,但最終任務不而歸。

  無獨有偶,在明嘉靖時期,江蘇出現了一場大旱,陵墓才得以露出水面,當時唐伯虎正在江蘇遊玩,聽說之後便與朋友去一探究竟,不過衆官兵們將他們一行都趕出去,並下令將它保護起來,任何人都不能開採,直到暴雨再次來臨,這座墓穴又一次消失在衆人們的視野中。

  在1955年,蘇州重修虎丘園林,這座墓才被重新發現,而在後來的考古工作中,陵墓的洞口已經被發現,但還是隻能作罷,因爲當時技術還不夠發達,無法在水下停留過長的時間,沒辦法勘察,而到如今技術發達了,但是因爲受國家保護完整的墓穴不得挖掘的政策,仍無法挖掘,關於這座墓以及墓主人的身份,我們到現在都無法得知。

  吳王闔閭墓仍然是一個謎,但是終於有一座完整的墓保存下來了, 吳王闔閭應該瞑目了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