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滨海新区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已有效打击了浅层、“显性”的黑恶势力,对黑恶势力形成了压倒性态势。

  据了解,新区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建立了区、街镇(开发区)、村居三级书记牵头负责、分管书记直接负责的领导机制,建立了全区的扫黑除恶工作网络。

  新区强化线索排查,设立群众举报电话、信箱和网上平台,累计收到各类举报线索516条。筛选出涉黑涉恶举报线索293条。公安机关根据举报线索,一举破获史东利“村霸”案,目前12名涉案罪犯全部被判刑。

  针对个别疑难复杂案件,新区强化调研深挖,深挖细查,穷追猛打。区检察院在审查起诉一起敲诈勒索案件时,发现首犯陈明涉嫌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犯罪,遂成立专案组,加大调查取证和追逃力度,目前6名主要案犯被判处8年至23年不等有期徒刑。区公安局经过深入调查排摸,掌握了以李建林为首的恶势力犯罪集团线索,一举抓获15名犯罪嫌疑人,现已进入公诉阶段。

  为了从根本上端掉涉黑涉恶团伙,新区建立了区纪委监委与公安部门无缝对接机制,深挖幕后“保护伞”,累计立案涉黑涉恶腐败和“保护伞”案件9件28人,其中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涉黑涉恶1件2人,“官伞”3件3人,“警伞”2件6人,“庸伞”(不担当不作为变相之伞)3件17人;查处推动不力失职失责问题1件3人。

  中央扫黑除恶第12督导组

  公开电话信箱受理涉黑涉恶举报线索

  邮政信箱:天津市第A1201号邮政专用信箱

  举报电话受理时间:每天8:00—20:00

  延伸阅读

  四部门印发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等意见

  明确认定标准 筑牢法治根基

  全国扫黑办9日在京首次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黑恶势力刑事案件中财产处置若干问题的意见》《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对恶势力违法犯罪认定、依法打击“套路贷”、处置黑恶势力犯罪涉案财产等方面作出进一步明确、细化,为依法严惩黑恶势力违法犯罪提供了更加坚实的法治保障。

  1

  明确恶势力认定标准

  《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和司法行政机关要严格坚持依法办案,确保在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的基础上,准确认定恶势力和恶势力犯罪集团,坚决防止人为拔高或者降低认定标准。

  根据该意见,恶势力是指经常纠集在一起,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手段,在一定区域或者行业内多次实施违法犯罪活动,为非作恶,欺压百姓,扰乱经济、社会生活秩序,造成较为恶劣的社会影响,但尚未形成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违法犯罪组织。

  同时,该意见明确,单纯为牟取不法经济利益而实施的“黄、赌、毒、盗、抢、骗”等违法犯罪活动,不具有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特征的,或者因本人及近亲属的婚恋纠纷、家庭纠纷、邻里纠纷、劳动纠纷、合法债务纠纷而引发以及其他确属事出有因的违法犯罪活动,不应作为恶势力案件处理。

  2

  严打“套路贷”等新型犯罪

  《关于办理“套路贷”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套路贷”是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

  该意见强调,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非法讨债引发的案件与“套路贷”案件的区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具有非法占有目的,也未使用“套路”与借款人形成虚假债权债务,不应视为“套路贷”。因使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强行索债构成犯罪的,应当根据具体案件事实定罪处罚。

  同时,该意见明确,以老年人、未成年人、在校学生、丧失劳动能力的人为对象实施“套路贷”,或者因实施“套路贷”造成被害人或其特定关系人自杀、死亡、精神失常、为偿还“债务”而实施犯罪活动的,除刑法、司法解释另有规定的外,应当酌情从重处罚。

  3

  规范涉黑恶财产处置

  《关于办理黑恶势力刑事案件中财产处置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办理黑恶势力犯罪案件时,在查明黑恶势力组织违法犯罪事实并对黑恶势力成员依法定罪量刑的同时,要全面调查黑恶势力组织及其成员的财产状况,依法对涉案财产采取查询、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并根据查明的情况,依法作出处理。

  该意见指出,对涉案财产采取措施,应当严格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进行。严禁在立案之前查封、扣押、冻结财物。凡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都应当及时进行审查,防止因程序违法、工作瑕疵等影响案件审理以及涉案财产处置。

  根据该意见,对涉案财产采取措施,应当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所扶养的亲属保留必需的生活费用和物品。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在保证诉讼活动正常进行的同时,可以允许有关人员继续合理使用有关涉案财产,并采取必要的保值保管措施,以减少案件办理对正常办公和合法生产经营的影响。

  海河传媒中心今晚报事业部出品

  今晚报记者:吕献峰

  通讯员:闫梦男、吉敦峰

  其他来源:新华社

  编辑:涂欣

  实习生:凌汕汕

  觉得此文有用,就点“在看”支持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