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當野村控股亞洲(除日本外)執行主席、中國委員會主席飯山俊康第一次來到上海時,曾在一個上海弄堂裏的早餐攤上買過饅頭。那一年,他作爲企業代表,來爲上海20家本土企業上市提供服務。

  26年時光已過,飯山俊康所在的野村控股,一如上海的城市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野村在華“淘金史”,正是中國金融開放最迅猛的20年。野村成爲中國金融開放的的親歷者。

  上世紀80年代,野村開始進入中國,爲企業提供金融和投資服務,並參與中國國有企業、民營資本在境外市場的融資和併購交易,爲中國相關機構提供近千人次證券金融培訓。

  “日本在上世紀90年代之前,金融市場的准入同樣嚴格。國內市場對於摩根、高盛這些巨頭的湧入同樣緊張。但是從結果看來,正是因爲這些企業的進入,日本的金融市場取得了長足發展。”飯山俊康表示。

  與中國市場的高度融合,促成野村成爲一批金融開放政策的“試水者”。

  2003年,野村證券獲準成爲中國大陸首批境外合格機構投資者(QFII)之一,擁有3.5億美元的投資額度。2010年,野村資管同樣獲得3.5億美元的QFII額度。

  飯山俊康告訴界面新聞,“中國金融業在中國崛起成爲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經濟高速增長的過程中,金融中介體係爲一些特定行業的成長和融資做出了貢獻。”

  金融的持續開放與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相得益彰。2018年,是中國金融開放的又一個重要年份。

  去年4月29日,證監會正式發佈《外商投資證券公司管理辦法》。基金管理公司對境外投資者進一步開放,允許外資持股比例達到51%,不涉及對現有規則的修改。同年,上海市推出對外開放100條,同時對金融業進一步開放,包括支持外國銀行在滬同時設立分行和子行等6大方面。此外,上海市政府還提出多項改革舉措來優化營商環境,涵蓋簡化審批,證照分離等方面。

  飯山俊康表示,“去年的博鰲論壇中,我是與會的企業代表之一,就坐在會場,親歷了金融開放政策的宣佈。在那之後,我也多次與證監會以及上海市政府進行各項交流,親身感受到了金融開放的速度。”

  “允許成立外商控股券商公司、自由選擇股東、在業務方面可以和國內券商平等競爭是我對於近年來中國金融開放體會最深的三個方面。”飯山俊康告訴界面新聞。

  2019年3月,證監會宣佈,覈準設立3家外資控股券商。野村東方國際證券成爲首批控股券商之一。野村東方國際證券註冊資本人民幣20億元,業務範圍爲證券經紀、證券投資諮詢、證券自營、證券資產管理;3名股東中,控股股東野村持股51%,東方國際(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4.9%,上海黃埔投資控股( 集團)有限公司持股24.1%。

  談及未來,飯山俊康表示,野村對於上海市的發展抱有極大的信心,“這也是爲什麼我們選擇將新的合資證券公司註冊在上海。上海始終站在擁抱創新的最前沿,並能高效地將創新舉措落實到實處。我們將繼續與上海市展開合作與交流,並期待上海建成更具深度、廣度的市場。”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