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北上資金淨流入603.92億元,繼1月後再次放量流入。2月主板佔比有所下降,中小創佔比提升。規模上,北上資金仍然集中加倉食品飲料(白酒)和家電,但從結構上看,TMT、醫藥生物的淨買入額佔比分別較前一個月提升4%和6%,消費和金融的買入額佔比壓縮。MSCI擴容計劃正式落地,整體進程提前,有望爲A股帶來約4550億元增量資金。

核心觀點

近期MSCI發佈了提高A股納入因子的正式計劃,預計在2019年內分三步將A股納入因子從目前的5%提高至20%。第一,該計劃全年帶來增量外資約4550億元;第二,中盤股和創業板有望受益於MSCI擴容;第三,外資長期偏好A股的食品飲料、家電、金融等行業,但擬新增的中盤股集中在醫藥生物、化工、電子、計算機等行業,對外資的配置結構可能產生短期影響;第四,這是A股國際化的一大步,未來將繼續推動A股的機構化。

從陸股通持股的板塊分佈來看, 2019年2月各板塊佔比變化不大,其中主板佔比有所下降,中小企業板佔比小幅上升,創業板佔比略微上升。具體地,主板持股市值佔比83.12%,較1月末下降1.41%;中企業板佔比13.06%,較12月末上升0.75%;創業板佔比3.82%,較12月末微升0.66%。

大類行業的配置方面,TMT、醫療保健、中游製造佔比有所上升,消費服務、金融地產、公共事業、資源品佔比相對下降。具體地,2月末,TMT類行業佔比10.52%,較前期上升1.2%;醫療保健類佔比8.34%,較前期上升0.6%;中游製造類行業佔比10.52%,較前期上升0.3%;消費服務類佔比38.61%,較前期下降1.0%;金融地產類佔比21.47%,較前期下降0.7%;公用事業類、資源品類分別較前期下降0.4%、0.1%至3.27%、7.26%。

從一級行業來看,陸股通持股集中在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銀行、非銀金融、醫藥生物等行業,其中,2019年2月持股佔比增幅較大包括醫藥生物和電子,分別提升0.63%和0.58%;佔比降幅較高的爲銀行,佔比下降0.61%,其次爲食品飲料和公共事業,佔比均下降0.44%。

從行業調倉來看,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28個行業均加倉,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醫藥生物加倉幅度較大,加倉比例分別爲1.29%、0.97%、0.8%。但結構上,TMT類行業、醫藥生物行業的淨買入額在總流入規模佔比分別爲15%和10%,較前一個月分別提升4%和6%,而消費和金融的買入額佔比壓縮。

從二級行業看,2019年2月陸股通加倉比例最高的行業爲飲料製造,加倉比例爲1.22%,其次爲白色家電和銀行Ⅱ,加倉比例分別爲0.95%和0.59%;減倉幅度均較小,其中包括煤炭開採Ⅱ、飼料Ⅱ、半導體、通信運營Ⅱ等,減倉比例均不超過0.05%。

個股方面,2019年2月,陸股通繼續積極配置食品飲料和家用電器,持股集中度略有下降。淨買入規模最高的爲貴州茅臺,淨買入54.75億元;其次爲格力電器和五糧液,淨買入額分別爲34.98億元和34.91億元。淨賣出規模最高的爲雙匯發展,累計淨賣出5.23億元。2019年2月末,陸股通前二十大重倉股仍然以消費服務和金融行業龍頭爲主。前二十大重倉股持股市值佔總持股規模的比例爲53.29%,較2019年1月略微下降。

01

MSCI擴容計劃如期落地,影響幾何?

2019年2月A股大幅反彈行情延續,外資持續放量流入,累計淨流入603.92億元,僅次於1月的淨流入606.88億元。近期MSCI發佈了提高A股納入因子的正式計劃,預計在2019年內分三步將A股納入因子從目前的5%提高至20%,同時納入符合條件的創業板股票,並將樣本股範圍從大盤股擴大至中盤股。三步具體包括:2019年5月半年度指數審議時將指數中大盤A股納入因子從5%提高至10%,同時以10%的納入因子納入創業板大盤A股;2019年8月季度指數審議時將指數中所有大盤A股納入因子提高至15%;2019年11月半年度指數審議時將指數中所有大盤A股納入因子提高至20%,同時將中盤A股以20%比例納入。

MSCI的A股擴容進程整體較此前發佈的諮詢稿有所提前,那麼對市場影響如何呢?

第一,增量外資規模有望擴大。

A股納入MSCI的相關指數主要包括其新興市場指數、全球指數、亞洲(除日本)指數及中國指數,以各指數的跟蹤資金規模及A股權重進行估算,2019年5月、8月、11月三次調整理論上將分別帶來增量資金191億美元、179億美元和309億美元,合計約679億美元,按照6.7匯率計算,相當於人民幣4550億元。

據MSCI高管所述,跟蹤MSCI的資金15%~20%爲被動資金,這就意味着,2019年A股入摩因子提高理論上將帶來被動增量資金680~910億元,主動增量資金3640~3867億元。

今年以來外資已累計淨流入1276億元,規模基本與第一階段的增量資金相當,外資加速搶跑明顯。短期內外資的流入規模或有邊際放緩,但考慮到今年A股納入各指數帶來增量資金以主動資金爲主,而主動資金的入場時間又相對靈活,所以外資加倉空間仍較大。

第二,外資持續湧入下,其在A股投資者中的地位將更加凸顯,推動A股投資者結構繼續改善。如果按照陸股通持股在外資持股中佔比約60%計算,那麼外資總體持股規模或已達到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7.55%。

截至2019年2月末,僅陸股通持股市值就達到9507.9億元,較前一個月大幅增加1655億元;佔同期A股自由流通股市值的比例爲4.53%,較前期上升0.1%。具體地,2019年2月末陸股通持有的股票1973只;其中滬市持股846只,對應市值6020.7億元;深市持股1127只,對應市值3487.2億元。2018年末外資持股中約58%通過陸股通途徑實現,如果按照目前已達到60%計算,那麼外資總體持股規模或已達1.58萬億,佔A股自由流通市值的7.55%。

第三,中盤股和創業板有望受益於MSCI擴容。

從目前外資的投資偏好來看,大盤藍籌是一直以來外資的主要加倉方向,而此次MSCI調整會將創業板股票納入樣本範圍,且從大盤股擴大至中盤股。具體來看,2019年三步調整後,A股將有253只大盤股(含創業板股12只)和168只中盤股(含創業板股15只)納入MSCI新興市場指數,創業板和中盤股有望受益於外資配置。擬納入MSCI的27只創業板股票中,部分股票在2019年前兩個月已經獲得外資較大比例的加倉,如,陸股通加倉匯川技術2.67%,信維通信加倉2.29%,愛爾眼科加倉1.69%,泰格醫藥加倉1.08%。一方面,電氣設備、通信等行業年初以來表現亮眼吸引外資加倉,另一方面,外資或已開始提前佈局創業板。

第四,行業方面,外資長期偏好A股的食品飲料、家電、金融等行業,但擬新增的中盤股集中在醫藥生物、化工、電子、計算機等行業,對外資的行業配置結構可能產生短期影響。具體地,擬納入MSCI的168只中盤股中,醫藥生物行業上市公司最多,有26家;其他超過10家的包括化工、電子、計算機等,並且這也是權重最高的四個行業,其中醫藥生物佔比達15.1%。這就意味着,MSCI以20%的比例納入中盤股可能會導致外資加倉的行業結構出現短期調整。

第五,長期來看,A股國際化與市場各項制度的完善相輔相成。2019年是A納入國際指數的大年,除了MSCI納入因子提高外,A股還將同時納入富時羅素指數指數和標普道瓊斯指數。而國際指數納入A股都建立在市場制度符合要求的基礎上,MSCI諮詢意見也顯示,未來A股納入因子進一步提高還有待國內的市場準入制度改善,包括套期保值和衍生工具的管制、中國A股短促的結算週期、互聯互通的交易假期風險和綜合賬戶交易機制缺乏等。這就意味着,A股制度改善是其進一步國際化的條件,爲了進一步實現國際化,就得推動市場制度變革。

02

陸股通持股的板塊配置

從陸股通持股的板塊分佈來看, 2019年2月各板塊佔比變化不大,其中主板佔比有所下降,中小企業板佔比小幅上升,創業板佔比略微上升。具體地,主板持股市值佔比83.12%,較1月末下降1.41%;中企業板佔比13.06%,較1月末上升0.75%;創業板佔比3.82%,較1月末微升0.66%。

03

陸股通持股的行業配置

大類行業的配置方面,TMT、醫療保健、中游製造佔比有所上升,消費服務、金融地產、公共事業、資源品佔比相對下降。具體地,2月末,TMT類行業佔比10.52%,較前期上升1.2%;醫療保健類佔比8.34%,較前期上升0.6%;中游製造類行業佔比10.52%,較前期上升0.3%;消費服務類佔比38.61%,較前期下降1.0%;金融地產類佔比21.47%,較前期下降0.7%;公用事業類、資源品類分別較前期下降0.4%、0.1%至3.27%、7.26%。

從細分行業來看,TMT一級行業佔比均有不同幅度上漲。其中,電子佔比上升0.58%至6.71%,計算機佔比上升0.35%至1.48%,通信、傳媒佔比均上升0.1%,分別至0.95%、1.38%。

上游資源品類行業除有色金屬外,其他各行業佔比小幅下降。有色金屬佔比均上升0.22%至1.03%;採掘佔比小幅下降0.07%至0.76%,鋼鐵佔比小幅下降0.11%至1.22%,化工佔比下降0.07%至2.27%,建築材料佔比下降0.02%至1.99%。

中游製造業中,各一級行業佔比均有所提升或與前期持平。電氣設備佔比小幅上升0.19%至1.89%;機械設備佔比已經連續11個月提升或持平,其中2月上升0.04%至2.06%;佔比最高的交通運輸行業佔比上升0.03%至4.52%;國防軍工佔比微升0.03%至0.37%;建築裝飾與前期基本持平。

三大消費服務類行業中,各行業變化幅度不大。家用電器佔比下降幅度較大,下降0.34%至10.82%;食品飲料佔比下降0.44%至19.38%;汽車佔比下降0.26%至3.71%。其他消費服務類行業中,農林牧漁佔比小幅上升0.07%至1.32%;休閒服務佔比下降0.03%至1.89%;商業貿易佔比小幅上升0.04%至0.64%;紡織服裝佔比小幅下降0.01%至0.27%;輕工製造佔比小幅上升0.02%至0.57%。

金融地產類行業佔比漲跌不一。其中,銀行佔比下降0.61%至9.32%,房地產佔比下降0.16%至2.71%,非銀金融佔比上升0.1%至9.45%。

2019年2月末醫藥生物行業持股佔比爲8.34%,較前期上升0.63%。

從一級行業來看,陸股通持股集中在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銀行、非銀金融、醫藥生物等行業,但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銀行佔比均有所下降,醫藥生物有所上升。其中,2019年2月持股佔比增幅較大包括醫藥生物和電子,分別提升0.63%和0.58%;佔比降幅較高的爲銀行,佔比下降0.61%,其次爲食品飲料和公共事業,佔比均下降0.44%。小幅增加的包括計算機、有色金屬、電氣設備等,分別上升0.35%、0.22%、0.19%;小幅下降的包括家用電器、汽車、房地產等,分別下降0.34%、0.26%、0.16%。

陸股通調倉方面,TMT、醫療保健等行業的增持比例提高,而金融地產行業和消費服務類行業的增持比例壓縮。從陸股通增持額在不同板塊的分佈來看,TMT行業淨買入額約91億元,佔當月淨買入額的15%,高於前一個月的11%;醫療保健行業淨買入63億元,佔當月淨買入的10%,較前一個月的4%提升明顯。雖然消費服務仍是加倉規模最高的行業,但其淨買入額佔比35%較前一個月的42%有所下降。

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28個行業均加倉,食品飲料、家用電器、醫藥生物加倉幅度較大,加倉均不低於0.8%。具體地,加倉幅度最大的行業爲食品飲料、家用電器和醫藥生物,加倉比例分別爲1.29%、0.97%、0.8%;其次爲電子、銀行、非銀金融、交通運輸、計算機等,加倉比例均不低於0.3%;而鋼鐵、紡織服裝、採掘、休閒服務等行業加倉比例較小,均不超過0.05%。

從二級行業看,2019年2月陸股通加倉比例最高的行業爲飲料製造,加倉比例爲1.22%,其次爲白色家電和銀行Ⅱ,加倉比例分別爲0.95%和0.59%;小幅加倉行業包括化學制藥、電子製造、計算機應用、保險Ⅱ、證券Ⅱ、醫療服務Ⅱ等,加倉比例均不低於0.2%。減倉幅度均較小,其中包括煤炭開採Ⅱ、飼料Ⅱ、半導體、通信運營Ⅱ等,減倉比例均不超過0.05%。

04

陸股通重倉股

2019年2月,陸股通積極配置食品飲料和家用電器。淨買入規模最高的爲貴州茅臺,淨買入54.75億元;其次爲格力電器和五糧液,淨買入額分別爲34.98億元和34.91億元。其他淨買入額較高的包括恆瑞醫藥、招商銀行、美的集團、立訊精密、青島海爾等,淨買入額均超過12億元。淨賣出規模最高的爲雙匯發展,累計淨賣出5.23億元。其他淨賣出規模較高的包括洋河股份、福耀玻璃、康美藥業、工商銀行、方大特鋼、南京銀行等,淨賣出額均超過3億元。

具體的,就最近一週而言,外資仍然集中加倉消費和金融行業。陸股通淨買入規模較高的爲貴州茅臺,淨買入規模超過15億元。淨賣出規模較高的是中國平安,淨減持額近16億元。淨增持強度較大的爲深圳機場、申通快遞、蘇泊爾等,淨增持比例不低於自由流通股的2%;淨減持強度較大的包括新綸科技等,淨減持比例超過自由流通股的3%。

2019年2月末,陸股通前二十大重倉股仍然以消費服務和金融行業龍頭爲主,持股集中度略有下降。前二十大重倉股持股市值佔總持股規模的比例爲53.29%,較2019年1月略微下降。

- END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