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公衆號爲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官方微信,如果您還未關注,請點擊上方藍色“中國中醫”進行關注


作者:馮興華 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


“養生”在古代也稱“攝生”,就是通過對身體的保養,以達到預防疾病、延年益壽的目的。


早在兩千多年前成書的《黃帝內經》中就有許多中醫養生理論和方法。讓我們來看看《黃帝內經》中的健康智慧吧。


《黃帝內經》是一部什麼書


《黃帝內經》(簡稱《內經》)成書大約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戰國時期,它總結了秦漢以前的醫學成就。《內經》不是出自一人之手,是集體之作,經整理而成,個別篇章是後世補上去的。古人假託是黃帝之作來說明該書的重要性,以引起人們的重視。該書主要以黃帝與岐伯、雷公等的對話的形式來闡述醫學知識。《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兩部分,這兩部分各有81篇文章。



《內經》奠定了中醫的理論基礎,對人體的生理、疾病發生、病理變化、治療原則、治法等做了系統論述。養生也是《內經》的重要內容。在《素問》的第一篇“上古天真論”就是一篇專門論述養生的文章,足以說明《內經》對養生的重視。


預防疾病是養生的目的之一,《內經》重視疾病的預防,提出了著名的“治未病”理論。《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後藥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猶渴而穿井,鬥而鑄錐,不亦晚乎。”


中醫認爲疾病的發生在一定意義上說是邪正鬥爭的結果,正氣是指人體抗禦疾病的能力,邪氣是指致病的因素,扶助正氣,避免邪氣,就不易發生疾病。養生的過程也就是扶助正氣,避免邪氣的過程。


順應自然 因時制宜

地球的自然環境產生了地球上的生物包括人類,人類依賴地球的自然環境而生存,人類和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樣,每時每刻都在受着自然環境的影響。在自然界中春天樹木發芽,夏天枝葉茂盛,秋天樹葉飄落,冬天樹葉凋零;白天花開,晚上花閉;人們夏天出汗多,冬天出汗少。這些都是自然界四季、一天晝夜對生物的影響產生的。《靈樞·邪客》說:“人與天地相應也。”這裏的“天”是指自然界,中醫特別強調自然環境如季節、氣候、晝夜、地理等對人體的影響,中醫認爲自然環境的變化會影響到人體的生理、病理及轉歸,養生、治病都要考慮到自然環境對人體的影響。



《黃帝內經》強調養生要順應四時。一年四季的變化,對人體有着不同的影響,多發病也不同。如春天風多,傳染病就多。中風病、過敏性疾病、青光眼會加重。夏天天氣炎熱,食物容易變質,腹瀉的病人明顯增加,腸道傳染病增加,霍亂、傷寒、痢疾多在這個季節發生。秋天天氣乾燥,人體的水分容易丟失,而出現口乾、眼乾、皮膚乾燥,感冒後容易引起咳嗽,而且咳嗽痰少。冬天天氣寒冷,容易感受外界的風寒,感冒的病人多,受寒以後容易出現關節疼痛等。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認爲,一年四季會發生不同的情志變化,調養情志也要順應四時,因時制宜,如春季應“以使志生”,夏季應“使志無怒”,秋季應“使志安寧”,冬季應“使志若伏若匿”等。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季節的變化可以引起情緒的變化,稱作“季節性情緒失調。”如秋冬季白天日光照射的時間短,天氣寒冷,萬物蕭瑟,對環境和氣候敏感的人會出現情緒低落,身體疲倦,嗜睡及對事情失去興趣等,也如在冬季易發抑鬱症等。


一日之內晝夜的變化對人體也有相應的變化。《素問·生氣通天論》:“故陽氣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氣生,日中而陽氣隆,日西而陽氣已虛,氣門乃閉。是故暮而收拒,無擾筋骨,無見霧露,反此三時,形乃困薄。”要求人們的生活要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病情也會隨着晝夜的變化而變化。研究發現,如果因坐飛機、上夜班等生物鐘被打亂,常會引起新陳代謝紊亂,身體不舒服,甚至可能導致某些疾病的發生。


頤養精神 恬淡虛無

中醫認爲,人有七情即喜、怒、憂、思、悲、恐、驚七種情志的變化。五臟能藏神,是情志變化的物質基礎,五臟氣血調和,功能正常,情志變化就會正常。七情和五臟的關係是:心主喜、肝主怒、脾主憂思、肺主悲、腎主驚恐。


在正常情況下,七情是人體對外界客觀事物和現象作出的不同反映,一般不會發病。如突然、強烈或長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過了人體適應的能力,就會影響到五臟,五臟氣血紊亂,不能藏神,就會發生疾病。如怒則傷肝、思慮傷脾、驚恐傷腎、悲傷肺等。如平時我們說某人肝火太大、有人心神不定、有人膽小等。


現代研究證明人的情緒變化對人體神經、心血管、內分泌、消化、免疫系統等均會產生影響,許多疾病的發生都與情緒因素有關,如消化性潰瘍,高血壓、甲亢、冠心病、癌症、斑禿、脫髮、神經性皮炎、抑鬱症等。英國有人曾調查250名癌症患者,其中有156人在發病前受到過精神刺激,從而可見精神因素對疾病發生的作用。因此情緒的調養是養生的主要內容。


《黃帝內經》調養精神的方法就是“靜”。要求心態平靜,遇事不慌不急,寵辱不驚,知足常樂。這樣氣血調和,五臟平安,不會生病。《素問·上古天真論》:“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閒而少欲,心安而不懼。”


對“淡定”“恬淡”“清靜”“慎獨”“虛懷”要有正確的理解,這並不是叫人們不動腦筋思考問題,而是教導我們不要胡思亂想。思想意識活動要有節律,情緒感情要有所節制。正確的養生並不排斥正常的思維和情慾,但不主張縱慾,而是要有節制。我們不應該消極的無所事是,而是要求對工作和生活有積極向上心態,要熱愛工作,熱愛生活,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做到“恬淡虛無”,要做到“無爲”,要遇事不怒,臨危不懼。做事要有計劃,對人要寬容,胸懷要寬廣。


不妄作勞 勞而不倦

中醫養生也要求適當的運動。《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載:“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素問·上古天真論》載:“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術數”。“法於陰陽”是指養生要順應四時陰陽的變化。“和於術數”是選擇適合自己身體的鍛鍊身體的方法。如《素問·異法方宜篇》有“導引、按蹻”的治療方法記載。現代的鍛鍊方法有氣功、太極拳、八段錦、走路、廣播體操等。鍛鍊身體要做到因人而異,要依據年齡、身體的強弱、性格愛好、周圍的環境條件來確定。根據研究結果,建議每小時內增加2分鐘的走動,再加上一些正常的活動,每週應進行兩個半小時的中等強度鍛鍊。中等強度鍛鍊能強健心臟、肌肉和骨骼,並且帶來僅靠散步無法獲得的健康益處。



《素問·宣明五氣篇》也指出“久視傷血,久臥傷氣,久坐傷肉、久立傷骨、久行傷筋,是謂五勞所傷。”其意義是不運動不可以,運動多了也不好,要勞逸結合。


飲食有節 五穀爲養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足以說明飲食的重要性。許多疾病是由於飲食不當導致的,又有“病從口入”之說。《素問·上古天真論》說:“飲食有節。”有節,就是有節制,包括飲食的時間有規律,飲食的數量有節制,搭配要合理。


《內經》在飲食方面的一個重要理論是“五穀爲養。”《素問·藏氣法時篇》說:“毒藥攻邪,五穀爲養,五果爲助,五蓄爲益,五菜爲充,氣味合服之,以補益精氣。”五穀是指五穀雜糧,五果爲水果的總稱,五畜爲肉類的總稱,五菜爲蔬菜的總稱。中醫講五穀爲養,是指飲食要以五穀爲主食,五果、無畜、五菜爲副食。《內經》這個觀點與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飲食結構金字塔基本是一致的。合理的飲食結構可用一個金字塔來描繪,儘量少吃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適量進食魚類、蛋類、家禽、全瘦肉類、豆類、乳類,多吃水果蔬菜;儘量多吃谷麥類。



五穀爲養的另一個含義是,五穀也要合理的搭配,就是要粗糧和細糧搭配,這符合醫學上蛋白質互補的理論。飲食以五穀爲養,是因爲五穀是人體五臟六腑營養的主要來源。《靈樞·營衛生會篇》說:“人受氣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 《靈樞·五味篇》:“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矣。”


中醫認爲食物有五味,即酸、甘、苦、辛、鹹。五味入五臟,酸入肝,甘入脾,苦入心,辛入肺,鹹入腎。適當補充五味能養五臟,過食五味則會傷及五臟。《素問·六節藏象論篇》說:“五味入口,藏於胃腸,味有所藏,以養五氣,氣和而生,津液想成,神乃自生。”《內經》還提出,飲食要適當控制,指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


以上足以說明《內經》的養生之道具有科學性和實用性。



  編輯:董俊彤  

審覈:羅會斌  監製:朱蕗鋆


中國中醫

微信號:satcm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