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人們生活水平越來越高,日常的生活已經極大豐富起來。不過在生活怡然自得之餘,買房問題卻始終困擾着不少剛需人羣。一方面房價已經很高,一套二線城市的房子少則都需要上百萬元,多則可能幾百萬元;另一方面剛需工作不久、收入不多,購房資金一時間也拿不出那麼多來。

  那就是共有產權房,顧名思義,就是房屋的產權共有,一般而言是當地部門選擇一塊土地,低價出讓給對應的開發商,開發商負責建造房子,房子建造好之後,在出售過程中,由當地和購房者簽訂相關產權共有協議,共同承擔購房成本,例如各站50%的產權,那麼雙方各自承擔相應比例的購房成本,購房者則是真金白銀支出,當地部門以土地低價出讓作爲購房成本,就這樣的方式來解決買不起房的人住房需求問題。

  除了上邊的產權共有之外,這種房子還有一個優點,就是價格相對便宜,比起商品房,價格則要相對便宜的多,因爲土地本身價格就低,並且建造房子的初衷就是爲了解決買不起房的人的住房問題,所以開發商出售的房子價格也受到了一定的協議約束。

  另外一個優點是,當購房者在滿一定年限後(北京、南京等城市試點的是5年之後),購房者可以按照新的市場價格把另外一半產權購買回去,最終擁有房屋的整個產權,用時間換空間。

  【舉例】北京試點的共有產權房:

  據新京報統計數據顯示,今年4月北京預計將要開盤的共有產權房項目多達15個,單價從13500元/平方米-12萬元/平方米不等,主要分佈在大興區、昌平區、石景山區、海淀區、順義區等區域,共有產權房價便宜的多。

  截至4月8月,本月已經取得預售證的一個項目,此次爲高層150平方米-175平方米,均價85000元/平方米,屬於高端改善型樓盤。

  在未來入市的項目中,分佈於北京郊區的項目仍然佔據主流,比如順義區、昌平區、大興區、平谷區,仍然爲新盤集中入市的區域。

  當然了,有一個能有效抑制買房投資的是:共有產權房的屬性問題,如果你多瞭解一點就知道了,關於落戶、關於學區等因素,都制約炒房現象發生。雖然這樣的狀況能夠有效抑制炒房,但是也難免誤傷剛需購房者。再拿北京的共有產權房而言,前不久就出現了買房上學成問題的現象,由於相關規定模糊,所以購房者孩子上學成了一個大問題。不過,這件事兒得到了有效解決:

  根據光明網消息,【北京市教委:共有產權房入學政策與普通商品房一致】4月1日下午,北京市教委正式公佈2019年北京市義務教育階段入學政策。市教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共有產權住房屬於產品住房,其入學政策與其他商品房一致,不會出現“差別對待”。根據要求,凡年滿6週歲(2013年8月31日以前出生)的本市戶籍適齡兒童均須參加學齡人口信息採集,免試就近入學。根據學位供給情況和戶籍、房產、居住年限等因素,穩妥推進單校劃片和多校劃片相結合入學方式。

  既然新產權解決“買房難”問題,是不是今後買房不再難了呢?這就需要分情況看待。共有產權房相比起商品房既有優勢也有劣勢,優勢在於購房成本相對較低,能滿足剛需購房者的住房問題,並且就算手上沒錢,那麼等幾年之後再贖回產權也是可以的。但是也有劣勢,例如根據現在北京等城市試點的共有產權房來看,房子都位於距離市中心非常遠的郊區地帶,上班和逛街比較遠。

  再例如共有產權房根據現行方案在市場交易商受到了一定的限制,當地部門具有優先購買權,其次是其他申請共有產權房的人可以購買,暫時未列明什麼時候可以自行在市場上進行交易出售。

  也正是共有產權房的這種特殊屬性,讓不少人熱衷於購買這種房子,如果你想要依靠它賺錢則短期內不太可能,因爲交易和出售都是沒有確定的問題,並且位置偏僻市場不大;如果是剛需暫時買不起房子想要一套自己的房子,則是個利好消息,因爲房子不僅便宜,而且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暫時只夠買一半產權就可以滿足居住需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