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闆好!小編又和大家見面啦,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在期待今天的新內容呢?在之前的文章裡面,小編為各位老闆們講解了「稅務籌劃是什麼」;包括我們為什麼要做稅務籌劃和稅務籌劃的策略要素。那麼,在瞭解到這些後,相信大家也開始想更深入的知道稅務籌劃該從哪些方面可以去入手。所以,今天小編也如數家珍,為大家帶來——「常見的稅務籌劃方式」


常見的稅務籌劃方式

老闆們必須要記住以下內容,並在做任何商業決策的時候,充分考慮這些商業選擇的可能性,從而做出對企業來說最佳的商業決策

第一節 個人所得稅,勞動關係變勞務關係

根據國家的相關法規,勞動合同下面員工取得的收入作為工資收入納稅處理,其稅率為3%到45%。同時,在勞務報酬項目下,個人所得稅稅率為20%到40%之間。

在這兩者之中,會碰到收入在一定金額的時候,勞務徵稅稅率會比工資收入徵稅稍微低一些。所以,企業可以考慮將員工的勞動合同關係轉化為勞務關係,從而起到稅率降低的效果。

第二節 個人所得稅,月度工資和年度獎金剝離

根據《國家稅務總局關於調整個人取得全年一次性獎金等計算徵收個人所得稅方法問題的通知》(國稅發[2005]9號),國家對於勞動合同的員工的年度獎金做了一定的稅收優惠規定。

所以,企業可以考慮將員工的原本一年的工資進行拆分,在日常工資和年度獎金之間,算出一個雙方稅賦率相同的中間點,從而實現總體稅率更低的效果。

第三節 企業所得稅,商標和無形資產剝離

在企業有利潤情況下,企業需要針對利潤,繳納企業所得稅25%,對於企業所得稅後的分紅,企業需要再繳納20%的個人所得稅,舉個票子,一個企業有100萬的利潤,它需要繳納25萬企業所得稅。然後,企業可以分配的利潤(也就是稅後利潤)為75萬,這75萬在分配給股東的時候,需要繳納的15萬的個人所得稅。

在這個模式下面,企業需要繳納40%的稅金,才能把分紅支付給股東,然而,我們可以有更加優秀的模式可以考慮。

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無形資產,企業可以考慮將無形資產轉入一家稅率更低的新設企業中,然後新設企業可以將這些無形資產租賃回來給現有企業去使用,然後收取無形資產使用費用,將原有企業的利潤合理的轉入到低稅率的新設企業中,從而實現整體稅率降低的效果,

第四節 企業所得稅,資本弱化

類似於上面的情況,不過本次我們不使用無形資產,而是使用資金。任何一個企業都需要充足的資金才能正常運行,這些資金可能來自於股東本身,銀行,其他融資等等。

如果企業可以將融資的功能剝離,通過另外一家可以享受稅收優惠的企業,將資金借貸給現有企業,同時收取利息。這些利息將會増加現有企業的費用,從而降低利潤頤和稅收成本。

第五節 增值稅,企業研發部門剝離

目前,國家給予軟體行業非常大的優惠政策,尤其提現在增值稅方面。其具體政策為,企業銷售軟體產品,其增值稅方面,可以開具17%的增值稅專用發票,客戶也可以全額抵扣17%的增值稅,但是軟體公司只需受實際繳納3%的增值稅,

考慮到達個政策,企業可以考慮將自己的IT或者研發部門獨立出來設立一家新企業,將原來企業內部的軟體產品化,商業化和外部化,在這個情況下,原有企業繼續使用這些軟體,就需要向新企業支付軟體使用費用,從而整體上降低增值稅稅賦率,

第六節 增值稅,分離服務和買賣貨物

眾所周知,目前我國對於服務收入的増稅稅率為6%,對於貨物買賣的增值稅稅率基本上主要為17%。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企業將貨物買賣和服務摻雜在一起,導致稅務局按照高稅率徵收增值稅(也就是服務部分也按照17%收取增值稅).事實上,如果企業能夠多設立一家服務型公司,將貿易業務和服務業務完全獨立開來,就可以確保服收入按照較低的6%增值稅稅率徵稅。

第七節 政府財政補貼

如同美國Delaware這個地方註冊公司可以享受非常低稅率和補貼一樣,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政府為了招商引資,有非常多的各種補貼。(例:新疆霍爾果斯、天津武清區等)

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業務需求,要麼移居到政府補貼更多的地方,要麼新設企業在補貼更多的地方,然後一步步將業務轉移過去,從而實現更多收益(當然這些收益其實都是來源於企業在當地的稅收貢獻)。

當然,大家需要注意很多政府說話可能不太算話的風險。

第八節 擁有「國家高新企業」資格

高新技術企業是在國家重點支持的高新技術領域內,持續進行研究開發與技術成果轉化,形成企業核心自主知識產權,並以此為基礎開展生產經營活動,在中國境內(不包括港、澳、臺地區)註冊一年以上的居民企業。它是知識密集、技術密集的經濟實體。經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可執行企業所得稅15%(認定前25%)的優惠稅率,稅率降低10個點,稅額減少40%。同時也會附帶工作居住證、企業美譽等其他價值

第九節 常見的假稅籌

>買發票

說到買發票,估計在我國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根據不完全統計,有超過90%的中國人都有過或多或少的買發票的行為。我們可以說超過90%的中國人都是犯罪人員麼?

買發票不用質疑,肯定是偷稅漏稅的行為,肯定是違法犯罪的行為啦。其背後沒有真實發生的交易沒有合同,沒有資金往來,什麼都沒有,只有二張發票而已。如果說這也是稅務籌劃,那實在是給稅務籌劃抹黑。

隨著國家「營轉增」「金稅三期」系統上線,稅務局信息和各個部門信息的打通,買發票的人開始變得越來越少了,究其背後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賣發票的企業,現在可以非常容易的從稅務局系統中直接查出來,從而抓出後背一堆買發票的企業和個人。

買賣假髮票肯定是犯罪行為,買賣真發票也是犯罪行為。

>虛增人頭和工資

很多企業利潤不錯,但是費用有限。為瞭解決費用不夠的問題,很多人想出了歪招,那就是「許久」擴充企業員工數量,把自己的爸爸、媽媽、七大姑八大姨什麼的,都拉到企業裡面來領一份工資。這樣的做假賬的行為,肯定不是稅務籌劃的一部分。

同樣的,隨著國家「營轉增」「金稅三期」系統上線和深入使用,員工工資和社保信息現在可以直接分享使用。所以稅局可以在後臺輕鬆調出虛增的人頭信息,並準確的抓獲虛增人頭的公司。

>通過多個公司領工資

有不少高收入人羣,平時繳納個人所得稅比較多。為瞭解決這個問題,他們想出將自己的工資拆分到多個公司領取的做法。在不同的公司裡面,都只需要申報一個較低的工資數字,從而實現了個稅降低的效果。

但是很遺憾的是,國家稅法嚴格明示,一個自然人從多個公司獲取工資的情況,該個人應該自己合併工資申報並補繳個人所得稅。同時,同樣由於「金稅三期」。系統上線和深入使用,稅局現在可以一個身份證號碼。直接統計出一個人在全國各地拿得工資總額。畢竟,當你在不同公司申報個稅的時候,都是使用的同一個身份證號碼。

>月度固定報銷

這個也太常見了,幾乎每家公司都有這個問題。員工自行收集發票,然後去公司報銷費用,可能包括辦公用品、計程車費用等等。但是公司同時為了內控,一般會規定某個員工每月只能最對報銷多少費用。所以在財務賬上,我們可以看到某個人,每個月,報銷了同一個金額的費用

根據稅法規定,個人報銷與公司業務無關的費用,或者定期定額報銷,都應該視作該員工的工資收入處理。所以,根據稅法,固定報銷的模式,並沒有能從根本上解決個人所得稅的問題。

在現在發票管理日益嚴格的今天,員工自己收集發票報銷的行為,其實也給公司帶來巨大的風險(保不齊有一天員工和您鬧翻了,去稅局檢舉您呢?)。

>福利卡

福利卡模式也是非常常見的模式了。簡單的說,公司會支付一筆費用給一個福利卡公司,購買預付費卡。然後公司會將這些卡發給員工,員工則可以用這些卡,到福利卡公司的商城上購買各種商品,甚至換現。

這個模式相對而言比較隱蔽,但是也引起了稅局的相當重視。根據國家稅法,當公司將購買的貨物用於員工福利的時候,這些福利也應當計入員工的工資,進行個人所得稅徵稅。所以,嚴格意義上來講,福利卡的模式也沒有消除員工收入個人所得稅義務。

>收入不入賬和體外循環

收入不入賬也可以說是中國創業者每個人都會做的事兒吧。一部分收入在收到錢之後不開發票,計入預收賬款。一部分收入則直接通過個人卡做業務。

收入不在賬卜進行確認的方式,不用質疑一定是偷稅漏稅行為。

到此,小編已將知識庫內所知的方法們為各位老闆一一講解和呈現啦,不知道各位老闆是否有了解到了個中精髓?是否也希望能夠為自己的企業做出一個合理合規的「稅務籌劃」方案卻又擔心不夠專業或者無法落地?

別擔心,稅優優平臺是在英特納爾仲德會計師事務所、英特納爾睿智稅務師事務所從業24年的基礎上,同時迎合互聯網發展趨勢,實現業務線上化,流程化,透明化,標準化的專業財稅服務平臺。我們也會為客戶做到:1.深度剖析企業的經營模式,直擊企業財稅痛點 2.梳理企業賬務,合理應用稅收政策;3.切實把控企業風險,助力企業穩固發展!;4.專業會計師團隊打造專屬方案,幫助企業利益最大化!

如果您存在任何疑問,請直接在微信留下您的問題,我們將安排專業的會計師老師做一對一解答,不收取任何稅務籌劃諮詢費用。

最後,小編也會繼續為大家呈現財稅、工商、審計等各類業務的乾貨知識。希望大家多多關注啦!

weixin.qq.com/r/jii6osz (二維碼自動識別)

我們將以與企業用戶實時溝通為前提,做到人員專業化,流程標準化,過程透明化,為企業用戶提供更為優質的服務。目標成為行業標杆,讓企業財稅無憂!

諮詢電話:400-1085-789

【長按關注我們】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