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雲計算、大數據應用的普及,數據中心正在走向大型化,如今10萬台、50萬台伺服器規模的數據中心越來越常見,特別是一些CSP,其數據中心大型化趨勢非常明顯。根據相關統計,以AWS、Google、微軟為首的全球10個超大規模數據中心其伺服器部署量佔到了全球伺服器保有量的10%,而且這個比值有上升趨勢。去年,僅AWS一家其伺服器採購量就達到了全球伺服器銷量的13%。伴隨著伺服器採購量的大幅增加,CSP在伺服器市場的影響力逐漸提升,OCP(開放計算項目,Facebook等發起)、ODCC(開放數據中心委員會,BAT發起)、Open19(開放數據中心,LinkedIn發起)等由CSP主導的各種開放計算組織正在數據中心領域的創新中扮演主要推動力。

開放計算受關注

CSP之所以這麼積极參与OCP和ODCC這些組織,背後的重要原因在於它們在日常的數據中心運維管理中面臨著一些重大的挑戰,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它們希望根據自己的需求來對數據中心(包括伺服器、存儲、網路以及空調等)硬體架構進行重新設計,同時也重新設計硬體的採購方式,並簡化數據中心的運維,從而降低採購成本、運維成本和能耗。

其實,CSP面臨的很多挑戰在一些傳統數據中心也存在,只是由於傳統數據中心伺服器保有量不大而沒有凸顯出來。而當CSP每天有幾百甚至上千台伺服器需要安裝和部署時,這就成為一項非常費時費力的工作,同樣,管理數十、數百台伺服器與管理上萬台、數十萬台伺服器就是一種完全不同的體驗。而如今,每天新上線上千台伺服器、日常管理幾十萬台伺服器在很多CSP(雲服務供應商)中越來越普遍,這樣原本不是問題或者小的問題現在都因為設備保有量的增加而暴露出來。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CSP們進行了很多創新,如通過重組機櫃內的伺服器、網路和存儲,降低採購成本,同時增加密度。同時,為了加速創新,也為了讓這些創新更容易落地,由Facebook等牽頭成立OCP、Linkedln牽頭成立了Open19,在中國則由BAT等發起天蠍計劃(後來演變為今天的ODCC)。

整機櫃伺服器市場興起

頗有意思的,無論是OCP、ODCC還是Open19,它們的不少創新都體現在機櫃的整體設計上:一方面,通過集中供電、集中散熱,來減少電源和風扇(或者提高風扇效率)以降低採購成本,另一方面是調整和優化機櫃空間,來提高機櫃的整體裝機密度,節省空間成本。比如,OCP為了提升機櫃內的裝機密度,採用了與常規的標準機櫃內寬為19英寸不同的21英寸內寬,這樣可以並排放置3個6.5英寸的主板和5個3.5英寸的硬碟,通過這一改良將機櫃的空間利用率從73%提升到87.5%。不止如此,為了最大化各種創新,這些組織都不約而同地提出了各種整機櫃伺服器產品設計參考規範。

實際上,伴隨著CSP市場的高速成長,作為一種可以幫助大型數據中心解決伺服器的安裝、部署簡化運維的有效手段,整機櫃伺服器正在被越來越多的CSP認可和採用。比如,在中國百度、中國電信和騰訊等都已經部署了天蠍整機櫃產品。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