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 Xperia XZ3 正式推出,該機採用 6 英寸 HDR 屏,OLED 材質,解析度 2880x1440,覆蓋康寧大猩猩五玻璃,雙曲,跟 Pixel 2 XL 類似,搭載高通驍龍 845 處理器,4GB RAM(國行應該有 6GB),1900 萬像素 Motion Eye 主攝像頭,1/2.3 英寸大小,單像素麵積 1.22μm,支持五軸防抖,前置 1300 萬像素,內置 3330mAh 電池,QC3.0 快充,IP68 防水,尺寸為 158 x 73 x 9.9 mm,重 193g,運行 Android 9 系統。

---------------

索尼最後還是沒堅持住最後的LCD

---------------


得,無數雲評測用戶的YY怨念。

xz2公認的爛機,然而身為xperia z1、3、5、xp、xzs、xz1到現在xz2的用戶表示,xz2是目前除了xz3、xz2p(沒用過)外索尼體驗最好的機型,沒有之一。說指紋的位置,說明就是雲評測,按照真正索尼設計使用者手指是不會摸到鏡頭。

——————

補充一下顏值問題

xz2和xz3的官方渲染圖就是垃圾,

和實機差距很大,

白色觀感最佳(個人認為)

粉色偏一點淡紫(男女都適合)

黑色貼合度最高(一塊黑磚)

綠色的顏值在光線影響比較大


作為題主來答一發。

xx3亮相之時,就像xz2發布的時候,心都快碎了xz2的ambient flow設計真的醜,但是去實體店摸過真機之後

嗯,真香

xz3發布時看到的圓角屏幕,真是讓我血都吐出來

不過,作為職業嗦嗨,還是很盡責的跑去YouTube找第一手視頻來看。(於是週五到家我就像爬蟲一樣,把當時YouTube上所有關於xz3上手的視頻全部下載然後看了一遍23333

我是說過如果xz3真的圓角屏了我就買索半斤然後不聞世事

嗯當我什麼都沒說。

xz3的圓角屏和雙曲的上線讓整臺機子正面顏值突然上升,酒紅色更是sao的一批

ai自動識別拍照很有創意,側邊的幾個功能還算實用(雖然這倆對我來說都是浮雲

不過

有一件事情令我非常在意。就是Sony在YouTube上對xz3推廣片子的投稿數量和內容。

大法在YouTube上給xz3發了6+1個片子

這是個很反常的表現。

xz2p也就三個片,其中倆主題和內容基本上都一樣;

xz2和xz2c總共給了5+1個片,一個純錄像演示4k hdr,一個bb ambient flow設計,然後兩個專門給xz2的片子和兩個專門給xz2c的片子,從內容上看,給xz2一臺手機的只有2+1個片子。

似乎感到有些不對勁了。

再看視頻內容上的話,和以前的大多數的宣傳片相比,有很一個比較顯著的區別,就是,屁話(劃掉)完整的句子變多了,而不是像小標題一樣,高冷的出現在視頻中。

我覺得,

可能大法移動部門的葬禮要延期舉行了。大法想搞事了。

你以為索尼移動是不跟隨,實際只是響應速度太慢。

XZ3纔是新形態的完全體,XZ2就是做了一半直接拿出來量產湊檔期的玩意。這纔是索尼移動今年的常規旗艦。

  • 上OLED一點都不意外,韓廠把OLED報的比LCD還便宜,腦子正常的決策者都不會再選LCD
  • 顏色調配上索尼依舊是爸爸
  • Edge Sense有點意外,應用層面的創新非常的不索尼
  • 屏幕從FHD+進化到QHD+,可能因為P排的緣故為了保證細膩度不得不提升物理解析度
  • 845,國際版4G RAM,64G ROM。2018年下半年了還是這個配置,索移註定藥丸
  • AI自啟相機很好,其他的是國產廠商玩剩的
  • 相機系統明顯升級了,前置相機有散景有美顏

一句話表明態度,5000塊以內香的一批。

反正索尼移動就是扶不起的阿斗,不報任何翻身的希望。IMX400用了這麼多代還沒實現堆棧降噪,XZ2前置有tof的前提下沒有人臉識別。別家更迭設計語言為更窄的邊距努力時,你索反而選擇把額頭拉的更寬。別家已經把新一代設計完善成熟時,你索才剛剛拿出新一代設計的第一版成品。別家已經完善AI assistance的時候,你索才剛剛上AI。別家已經把雙攝修補完善時,你索纔拿出雙攝產品。索移這種用做互聯網軟體的方法去做硬體,用做硬體的方法去做軟體,不完纔怪。


歪個樓,雲評測真多。

-------------------

個人認為xz3很不錯,雖然低頻pwm註定與所有OLED手機一樣無法成為我夜生活的主力機器。

先說說曲面跟side sense,相較於三星發布960fps的時候,三星教索尼如何用960fps,這次索尼也教了把三星如何做曲面屏(當然不是正面外觀,正面還是沒有S8驚艷),比起三星簡單粗暴的加大S8→S9的邊框來防誤觸,索尼這次在曲面屏的優化上顯然上心了,對,就是你們說的抄襲HTC的side sense,索尼與HTC方案不同,HTC增加硬體來進行擠壓操作,而索尼是直接利用曲面屏的側邊框進行觸摸操作,所以本質的邏輯就是不同的(當然三星丟人的側卡片就不多說了還有個半透明的東西擋在桌面上):

1.AI側邊欄,很多都有,索移的區別是不會像三星一樣有遮擋桌面的卡片,而且會根據時間地點習慣對列表進行重排(當然也可以自己設置)。前半不稀奇,後半算得上是個不錯的特色了。2.雙擊拍照,自拍的產物吧,索移這次加了瘦臉磨皮等一系列自拍的優化,除了自拍,還沒實體拍照鍵好用。3.就我曾經用iPhone的經驗而來,iPhone有個用戶粘性很強的操作,屏幕左下角向右滑動返回,換成安卓後導致我很長時間不能適應,而索尼同理選擇在邊框上做文章,左右邊框下滑就可以返回,這個操作習慣了相信我很難戒掉,而HTC因為硬體緣故,沒法實現邊框觸摸操作,所以沒法實現,如果前面看不出那從這點看出索尼和HTC的設計理念上很明顯的差異了。4.曲面觸控優化,三星從S6e開始上曲面屏,直去年S8顏值巔峯,S9反而開了倒車,為了防誤觸把邊框加大,emmmmm,而索移這次很直接,因為沒有優化side sense是沒法運行的,不管是點觸劃,勢必會造成你其他手指和手掌的握緊,同時觸摸但只有3mm的邊框之上的屏幕在所難免的,所以對於曲面優化這個看不見且難以敘說的東西,我就一句話沒有優化side sense是沒法運行的。(當然願意聽索移工程師逼逼也可以看官方的優化說明視頻)-----------------後面看情況了,沒人看我也就不多說了,只是雲用戶都是說side sense抄襲HTC,還有今年索移沒特色才說了下Side sense的。

索尼移動活該虧損

來自前xzp用戶的怨念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