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你的步數是多少?”

  自從微信運動來了,小編就有不知何處來的勝負欲,當步數多的時候,也想爭個第一,第一比較難那就排前三也成啊,但這可不是說說而已的噢。

  首先要來個靈魂拷問,“你每週運動量是多少?”

  對於上班族而言,每天忙於工作,能夠堅持運動是再好不過了,畢竟白天真的坐太久了,步數第一還真的難。日前,小編聽到這麼個說法,“日走萬步傷膝蓋,夜跑傷關節”,這讓一部分人憂慮了起來。今天小編就來給它闢闢謠。

  有篇研究文章是這麼說的,“健身跑的人們關節炎發生率僅3.5%,而選擇靜息生活方式、久坐不動人羣的關節炎發生率卻爲10.2%,競技體育的賽跑者的關節炎發生率13.3%。”因此,我們現在可以下這麼一個結論:久坐比走路、跑步傷膝。

  因爲只有有運動來刺激我們的膝蓋,關節滑液才能在我們的關節內更好地流動,營養物質才能更好地到達對應的區域。對於久坐的人來說,他們的下肢血液循環其實是不順暢的,代謝也慢,久而久之,膝蓋和髖部的關節炎風險將提高。

  既然如此,運動是必定無疑的,那怎麼纔是正確的,要注意什麼呢?

  1. 不能喫完飯就運動:剛喫完飯就去跑,你就等着肚子痛吧!因爲剛喫完飯我們的血液要更多流向胃腸部才能保證我們的食物消化順暢,如果此時你要運動,那血液就會更多地分配到運動器官裏,血流分配紊亂,從而影響腸胃對營養物質的消化和吸收,運動效果不好不說,對我們的身體健康也不利。

  2.運動前記得熱身:一整套熱身動作,大家掌握好了嗎?運動前的熱身,是能夠把我們的肌肉溫度提高,使得肌肉不易被拉傷,還能夠降低滑膜粘液的粘稠度,加速血液流動,使肌肉提早適應高速攝取氧氣等營養成分的節奏。

  3.適量運動就好:不運動不好,但若是過多了也並沒有多好,如果運動過量,肌肉細胞處於無氧呼吸狀態,分泌乳酸,可使肌肉痠痛。還可能會感到噁心、胸悶、氣短、心慌、異常疲憊等。自己要對這個量把握好,適宜的運動量就足夠了。

  小編再給大家安利一下跑步的正確方式:

  一、腳掌落地時要採用外足弓先落地。

  二、跑步時,要控制好小腿擺動的方式,儘量讓它向後勾腿。換言之,跑步的時候就要讓小腿貼近大腿後側。

  三、跑步時身體應該將重心前傾,但可不是彎腰駝背地跑噢。還得注意臀部和手臂的擺動,不要那麼刻意擺動手臂,讓髖關節自然旋轉,邁開步子。

  別坐着了,跑起來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