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人在大陸-初到北京 漸入佳境*
2012-02-25 01:05 旺報 【曾迺強/嘉義縣】


  早安,「雨京」。一早,伴著窗外的雨聲,腦子也慢慢從昏沉逐漸轉為清醒。

 

  回想兩天前初到北京時,先下榻在離安定門地鐵站僅10分鐘腳程的民宿,然而此行主要目的是至清華大學訪問及交流,此地雖好,但離學校太遠,光通車就得耗費5、60分鐘。前一天在清華主校門附近,為了住宿方便,在學區外租到一間天價的房間,因人生地不熟及為求交通便利,只得一邊心中犯嘀咕、一邊不忍心地把手中白花花的大鈔交到仲介業者手中。

 

  趁著雨勢稍歇,悄悄盤算著騎腳踏車到故宮及天安門廣場的安排,看了地圖,從經驗來算比例尺距離,我想不騎個4、50分鐘是不會從民宿所在地到達天安門,但既然是最後一晚住在安定門內大街這邊了,又離南鑼鼓巷、前後海、王府井、天安門及故宮不遠,是應該來個巡禮。

 

  騎著騎著接近故宮時,被城牆及湖水倒映水岸人家的美色吸引,便短暫停留歇息拍照,誰知這時又下起間歇性的毛毛雨,只得一邊撐著雨傘、一邊踏著不太好踩的腳踏車繼續前進。穿過故宮東華門及西華門後,抵達天安門人民廣場時,天色已暗,礙於開放時間已近,武警已將人民廣場內的人群撤離,一瞬間人群全被趕到了廣場西邊路旁的人行道上,眨眼間,廣場已淨空,只見得廣場上的人民英雄紀念碑與不遠處的天安門毛澤東肖像遙相望。

 

  回程時經過王府井,被疑似觀光客的外地人問路,幸好還答的出來,這幾天研究地圖也不白費了。即將離開這個位於老北京精華的安定門,這幾天「人多、胡同多、人力車多」是我在老北京看到的景象。

 

  時間的拉扯總是悄然無息,搬至海淀區學區租屋處兩個星期後,較能逐漸習慣這邊的生活步調,幸虧室友都還不錯,很好相處,作息亦很正常。

 

  一天行程大約是這樣:接近中午時騎腳踏車到清華大學校內食堂搜尋美食。下午則選擇搭公車逛前門大街、南鑼鼓巷、在五道口逛街吃喝,或是置身清華園美麗的荷花池邊,靜靜欣賞校園寧靜。晚上可以去成府路的光合作用書房或萬聖書園看看書;或在房間看《世界報》及《南方周末報》,一整天就這樣過去,挺愜意的。

 

 

※刊載於2012年2月25日《旺報》C4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