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交易時間》)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業內專家預測,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70萬臺。新能源汽車需求量暴漲導致核心材料需求暴漲,作爲新能源汽車電池提供三元正極材料的龍頭企業——當升科技,未來發展潛力如何?又面臨怎樣的挑戰?

  當升科技:產品供不應求營收增長超50%

  新能源汽車發展迅速,乘聯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到3月,新能源銷量逆市上漲至11.1萬臺,同比增速100.9%。業內專家預測,2019年新能源汽車銷量將達170萬臺。新能源汽車需求量暴漲導致核心材料需求暴漲,爲新能源汽車電池提供三元正極材料的龍頭企業——當升科技,在2018年營收同比增長52.03%。 業績快報顯示,當升科技2018年公司實現營收32.8億元,同比增長52.03%;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3.2億元,同比增長26.42%。

  深圳市中歐瑞博投資管理公司投資研究總監 劉飛:2018年初出貨量1.58萬,同比增速61%,是因爲當升科技盈利水平,2018年有1.5萬元每噸,主要是量價齊升帶來營收和利潤水平大幅好轉。

  三元動力電池裝機量上漲,直接拉動三元材料需求,助推三元正極材料業績淨利增長。而作爲三元材料行業中的領先企業,當升科技2018年正極產品需求旺盛,產品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

  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建忠:目前的產能只有16000噸,遠遠不能滿足客戶的需要,所以我們現在最大的瓶頸就是產能問題,所以我們提出來2019年:“產能建設要搶時間”。

  正極材料佔據着電池成本的三分之一,重要程度可見一斑。目前,正極材料主要分爲兩大陣營,分別是磷酸鐵鋰電池和三元材料電池。而隨着三元正極材料的技術壁壘逐步攻破,三元正極材料逐漸向高比容量、高電壓、高鎳方向發展。

  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建忠:原來應用鎳鈷錳比例,從333、523,現在逐步過渡到811以後,可能還有更高的能量密度的一些材料。

  當升科技:攻難關破壁壘“死磕”技術成行業龍頭

  當升科技成立於2001年,起源於國家首批創新型中央企業——北京礦冶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當升科技自進入鋰電材料行業以來,一直保持着良好的發展勢頭。在每次關鍵轉型期,當升科技都能緊抓機遇,這背後,得益於當升科技提前佈局和“死磕”技術的韌勁。

  在新能源電池市場還在大規模使用磷酸鐵鋰電池的時候,當升科技在鋰電技術創始人陳彥彬的帶領下,提前一頭扎進了三元鋰電池正極材料的研究領域。

  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彥彬:就像燒瓷器一樣,粘土要選好,把它和成泥,再做成一個好的胎。最後再上釉,最後還要熱處理,哪一個環節做不好,都不能做成一個好瓷器。

  陳彥彬按照最新的技術方向研發正極材料。他向記者介紹,對電池的性能要求越高,就需要鎳的含量更高,如此一來,電池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便成了最大的挑戰,他就是要破解這些技術難關和壁壘。

  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陳彥彬:在應用的過程中可能有曲折,可能有反覆,但是這個方向是不會變的,就是越來越朝着高鎳化。

  如今,陳彥彬的技術團隊在高能量動力鋰電正極材料領域的技術創新碩果累累。當升科技處於行業技術引領地位,其生產的動力鋰離子電池材料已經佔到國內20%以上的市場份額,出口量佔國內總出口的40%以上。記者瞭解到,當升科技每年用於技術和產品開發的資金約佔銷售額的3%-5%,達到上億元。在當升科技內部,有兩個研究院,其中鋰電材料研究院主要負責基礎研究,而鋰電材料工程技術研究院主要是研究製備工藝和裝備。

  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建忠:從它的硬件也好,還有人員配備也好,應該說還是比較強的,也正是由這一點,才讓當升科技的技術研發和技術成果始終保持在這個行業的前列。

  當升科技建成國內第一條正極材料自動化生產線

  如果說重視技術研發是抓住了產品迭代機遇,那麼當升科技在產能擴張的提前佈局可謂是未雨綢繆。以創新爲驅動打造智慧工廠,當升科技爲適應新產品的需求做足了準備。

  當動力電池行業爆發時,當升科技就以40%的出口量成爲行業龍頭企業之一,這期間,自動化生產線幫了大忙。記者瞭解到, 2014年,江蘇當升材料科技建成國內第一條正極材料的自動化生產線,已經基本實現整個生產工藝流程管理的無人化。

  江蘇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新:我們會建立一個智能化控制中心,對整個工廠的生產工藝,包括能源,甚至維保 品控形成一個系列化的智能化的管控平臺,來實現整個工廠的智能化的管理。

  智慧工廠,是當升科技以創新驅動,對流水線生產給出的工業4.0解決方案。這個基於智能控制中心平臺的系統,將在接到訂單後,自動進行分析判斷,自動喚醒生產線,並根據客戶訂單參數自行生產,跟蹤分析判斷調整參數,這期間,只有機器人進行輔助巡視。

  北京當升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建忠:我想工廠建起來以後五年之內是領先的,十年之內也是不落後的。最終的目的還是爲了更好地爲客戶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同時也是更高效、成本能夠更低、更加節能、更加環保。

  正極材料洗牌即將開始 落後產能將被淘汰

  新材料的出現給了所有人更多的想象空間。但是,材料行業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產品的更新迭代適應力決定着企業的生存力。產品是否足夠安全,是生存的關鍵。 對於三元正極材料在市場上的需求量,行業內幾乎一致認爲前景非常廣闊。隨着市場快速擴大,產品的安全問題越發要被重視起來。

  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祕書長 劉彥龍:在整個行業快速發展的形勢下,從生產廠家從用戶都要高度關注鋰離子電池的安全問題。不管是電池企業,材料企業,都首先要把鋰電的安全問題放在首位。

  中國工程院院士吳鋒則認爲,中國目前在動力電池上存在兩級分化的局面。隨着行業市場化競爭的到來,行業洗牌的速度將進一步加快,缺乏創新精神的企業,或將在大浪潮競爭中被淘汰。

  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鋒:如果說你屬於優質產能這一類,我覺得就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如果你屬於落後的產能,那可能就要被淘汰。

  記者查閱深交所的互動易以及東方財富網的股吧瞭解到,投資者對當升科技提出的疑問主要集中在公司的產能利用率、未來的行業壁壘以及公司業績呈現明顯季度性特徵等方面。

  深圳市中歐瑞博投資管理公司投資研究總監 劉飛:2018年新能源汽車產量有122萬輛,但單一季度和單四季度產量差別非常大,單一季度僅佔12%,單四季度佔比超過45%,主要是因爲產量波動帶來正極材料季度的波動。

  轉載請註明央視財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