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全國一二線樓市的房價開始回升了。川財證券研究報告表示,3 月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明顯回暖,尤其是北京、深圳同比、環比都實現倍增,但總體絕對量依然處於低位。長期來看,一線城市市場需求依舊堅挺,疊加本輪調整週期長達2-3 年之久,現已基本調整到位,市場開始逐步觸底回升。

  不過,各大房企在年報新聞發佈會上的表態,依然是一片“不樂觀”。大家對2019年的增幅目標普遍是20%,根本沒有之前幾年的“雄心萬丈”。

  主要問題是,雖然一二線城市開始回暖了。但是受政策影響明顯的地區,未來能有怎樣的市場誰也不好說。另一方面,三四線仍在冰封當中。對比一二線城市的樓市,三四線更像是一錘子買賣,開發完幾個樓盤之後就得換一個地方了。

  專家表示,三月份市場回暖並不能代表全年房地產形勢。易居企業集團CEO丁祖昱在2019年一季度地產金融形勢發佈會上表示,三月市場回暖並不能代表全年房地產形勢。但是積極的信貸貨幣政策有助於緩解行業融資的壓力。整體來看,TOP100房企3月單月業績有所回升,但一季度整體規模略有下降。

  龍頭房企如碧桂園、恆大、萬科2018年已紛紛表示將由高速增長轉向有質量增長。規模房企主動進行戰略調整,對2019年的業績目標預期整體較低也屬正常。

  一直以來,規模和利潤屬於房企矛盾的兩方面。想要規模,走高週轉路線,必然侵蝕利潤。想要高利潤的穩健路線,一定會影響到規模發展。

  各大房企全年業務專向保守,背後是對新一年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悲觀態度。目前而言,樓市在3月份的小幅上漲還不能抵消全年業務的悲觀情緒。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