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得正坐得端?走路一瘸一拐?走路重心不穩?其實我們平時走路都或多或少有些問題,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走路姿勢的那些事兒。

步態是指人或動物通過肢體運動並前進的一種週期性的形式和樣子(如行走,奔跑,腳步移動等)

萬事總得有個開頭,那就先了解一些步態的術語。

步態專業術語解析

1、步長:

當你走起時,注意一下,如果你邁向前方的右腳跟著地時,與後方左腳跟(左腳跟此時依然在地面或馬上要離開地面的那一剎那)之間的距離,就是一個步長。

通俗的講解:兩腳腳跟之間的距離。

意義:步長是決定走、跑速度的重要影響因素之一

思考:

我們是否可以用兩腳大腳趾末端之間的距離作為步長的測量標準呢?

答案:必須具備一個先決的條件,即第二腳趾朝向正前方,測量的數據纔是有意義的,如果外八字或內八字走路,通過腳趾來測量就會影響對步長的準確數值。

如果,不考慮速度,自己每一步的步長應該是均等的。

一步到底有多長呢?

目前沒有特別準確的數字,比如成人的自身因素:身高、性別、速度、年齡、健康狀況等,外部因素:鞋子、路麵條件等。

這裡給大家介紹一個公式:

H=0.262S+155.911

H表示身高,S表示步長。如果按中國男人平均身高170cm來算,參考這個,那就是53.77cm。

總體來說,步長和身高基本成正比。

2、步態週期

步行時腳跟著地至同一腳跟再次著地所經時間。

如連續走兩步,即左腳跟→右腳跟→左腳跟,從前一個左腳跟抬離地面開始,到下一個左腳跟落地的時間,就是一個步態週期。

行走就是由一連串左足和右足步態週期交替而成。

步行週期可以分為支撐相和擺動相。

(1)支撐相:下肢接觸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時相,佔步行週期的60%,包括:首次觸地 承重反應 站立中期 站立末期 邁步前期。

(2)擺動相:下肢在空氣中向前擺動的時相,佔步行週期的40%,包括:①初期 主要的動作為足廓清地面和屈髖帶動屈膝,加速肢體前向擺動,佔步行週期的13%~15%。②中期 足廓清仍然是主要任務,佔步行週期的10%。③末期 主要任務是下肢前向運動減速,準備足著地的姿勢,佔步行週期的15%。

3、步頻: 行走中每分鐘邁出的步數,健全人通常步頻大約是95~125 步/min

4、步速: 行走時單位時間內在行進的方向上整體移動的直線距離,正常人平均自然步速約為1.2m/s

5、足偏角: 在行走中前進的方向與足的長軸所形成的夾角稱為足偏角,健全人約為6.75°,如圖IV。

6、步寬(stride width) 在行走中左、右兩足間的橫向距離稱為步寬,通常以足跟中點為測量參考點,如圖示Ⅲ,通常用cm表示,健康人約為8±3.5cm。

7、步幅: 行走時,由一側足跟著地到該側足跟再次著地所進行的距離。

最後,用一張圖來概括本次涉及的一些專業術語的概念。

步態和脊柱、骨盆、足踝有著巨大的關係。

對於步態的影響,精確的說,應該是與任何需要用到下肢以便使你向前產生位移的運動系統有關係,先說一下足。

生活小貼士

長期穿高跟鞋的三個弊端:

1、由於高跟鞋使足尖活動的範圍減小,使蹬地無力,快速行走時需要靠骨盆扭曲的骨盆步來代償失去的蹬地動作,與平跟鞋相比,穿高跟鞋者走兩步少半步。

2、穿高跟鞋後由於重心前移使體重主要壓在前腳掌,不同鞋跟高度時足跟與蹠骨頭承受體重的不同比例。

3、穿高跟鞋會導致足底受額外的下滑力,由於長期受下滑和擠壓會導致足弓抬高形成高弓足,久而久之會有足弓痛和前腳掌痛。


體創運動醫學中心健康服務項目:

  • 運動損傷的專業康復;
  • 骨外科的術後運動康復;
  • 產後修護(骨盆疼痛、下背痛等);
  • 肌肉骨骼慢性疼痛的運動康復;
  • 青少年姿勢不良/脊柱側彎的運動康復;
  • 糾正運動模式,提高運動表現;
  • 慢性病、亞健康(肥胖、三高等)的健康管控。

體創運動醫學中心企業、賽事服務項目:

  • 健康監測&運動康復;
  • 急救培訓;
  • 健康講座;
  • 白領運動表現提高&企業運動會;
  • 賽前服務、賽中服務、賽後服務;
  • 賽事救援保障。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