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選車的時候,除了看性能內飾,一般還會看它的油耗,畢竟有很多的高配車,性能平平但胃口卻大得驚人,買來比豪車還難伺候。我們去查一臺車的油耗,多以工信部油耗爲參考,然後再去一些論壇,看看這臺車的實際表現,如果都還不錯的話,就買這臺車了。不論自己跑,還是論壇里老司機發布的數據,油耗都比工信部的高一點。爲啥工信部油耗跟實際油耗總有差距?看完測試過程,網友:真陰險。

  試想一下,各大車企的新車型那麼多,而且每個人開車時,有時走高速有時走市區,駕車環境常常不一,所以工信部在測油耗時,也很難把車開到各種路面去測,於是就設計了一套測試流程,實結果儘可能的接近實況。首先是選車,不要剛出廠的新車,而是用3000-15000公里的車,然後開到標準路面,測出不同速度下的摩擦阻力。

  測完阻力後,就是模擬環境,大家知道,汽車在奔跑時的阻力,部分是地面摩擦,但在高速時主要還是風阻,在模擬環境時,就會用一個轉鼓,模擬方纔測出的阻力,然後用一臺大風扇對着車頭吹,模擬相應的風阻,這時車內的空調、音響等,都是關閉的,這樣的環境,跟我們駕車時,基本還是那個都是一致的。

  環境佈置好後,就要模擬不同路況,開始進行測試了。國內的測試法,又稱作NEDC法,一般來說,要模擬4次市區駕駛,1次高速駕駛,然後綜合起來,判斷一車的實際油耗。先是高速測試,總測試時間爲400s,前41s,車子起步加速至70km/h,勻速行駛50s後,減速至50km/h行駛69s,再加速至70km/h巡航50s,再加速至100km/h巡航30s,再加速到120km/h勻速10s,然後剎車結束,理論測試距離爲6956m,均速62.6km/h,這樣測出來的的,就是高速的油耗。

  然後是4次市區模擬,起步怠速11s,接着4s加速至15km/h,勻速8s後剎停21s,再加速至32km/h勻速24s,再剎停21s,再加速至50km/h勻速26s,然後減速至35km/h勻速8s,然後剎停結束。可以看出,是在模擬我們通常在市區行車,遇到路口走走停停的狀況,可以說還是比較科學的,這樣測出的油耗,就是市區油耗。

  但是也可以看出,兩個關鍵因素,風阻與路面阻力,都是在標準情況下測出的,所以遇到大風天氣,可能會更燒油,如果路況太差,坑坑窪窪的,也會更燒油,但一般情況下,實際油耗跟工信部的數據相差不會太大,估計百公里也就差個兩三升,在我們買車的時候,還是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