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較日本新幹線、法國 TGV、德國 ICE,西班牙高鐵 (AVE) 在臺灣的知名度少很多,可是他們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特點值得介紹:專門把高鐵開到沒什麼人的地方。

不過我不是要說他們很鬧,因為這是有原因的。

AVE 規模排名世界第二,只輸中國,規模比我們熟知的日本、法國、德國都還大,不過載客率非常恐怖:路網長度約臺灣高鐵 7.5 倍,但總乘客數只有臺灣高鐵的 70% 左右 (2013)!要理解這個現象的關鍵在於 AVE 的興建主因不是為了紓解壅塞,而是打著政治目的。他的的口號是「連接各地省會到首都馬德里」—即使運量擺明撐不起成本。

12348069_10208081141210565_4608875181200033295_n.jpg

12341358_10208081141370569_5995866049420831260_n.jpg

西班牙政治永遠少不了分離主義,除了最常上新聞的加泰隆尼亞(巴賽隆納那一整區),還有巴斯克、Galicia 等。高鐵在這個脈絡下成為政府維繫西班牙 as a whole 的重要工具。

編織高鐵路網的是「讓世人認識到一個團結的西班牙」、「讓西班牙躋身先進國家之林」云云,政治象徵的意圖昭然若揭:連接人口三十萬的省會與馬德里的路線優先興建,而第二與大三大城之間的路線 (Barcelona-Valencia) 卻仍在紙上談兵。


AVE 每公里造價在 5.4~8.2 億臺幣之間,臺灣高鐵大概是 13 億臺幣。即使在相對較低的造價之下,低運量還是撐不起昂貴的造價。有些路線甚至連變動成本都無法 cover。不過到目前為止,四個主要政黨只有 Ciudadanos 明確提出要重新檢討高鐵預算。省下的預算將會被用以支持新創公司與研發支出。

借鏡西班牙,我並不認為「臺灣高鐵在選址之初就註定了失敗」。失敗的不是路線本身,而是背後的貸款利率、折舊計算,還有缺乏彈性的商業模式。翻開各國數據,全世界總共也只有三條路線盈利。

高鐵讓城鄉發展更加不均,鄉村的人才、資源更加快速的被抽離原先的土地。當全世界的高鐵都在虧損,我們能不能跳脫經濟至上的思維重新看待高鐵?高鐵新上路的苗栗、彰化、雲林三站應該放在更大的框架下檢視。社會願意花多少成本讓撐不起基礎建設的農業縣擁有該服務?包含興建站體的財務成本,還有列車多停靠這些站帶來的時間成本。

若以經濟與非經濟考量作為興建高鐵時的考量,西班牙大概就是在光譜上非經濟的那一端,而且走的很極端。到什麼程度是平衡城鄉差距,到什麼程度又是浪費資源,徒留蚊子館,西班牙可以說為軌道運輸上了一門扎實的課,而且看似主角還沒要下臺的意思。計劃與興建中的路網若全數完工會再增加 2,000 km 的路線(現在營運中 2,500 km)。

當然,最大力支持AVE的就是右派保守政黨 PP 囉。



12289717_10208081142650601_8000415998700125094_n.jpg 

12308254_10208081143610625_8674290431426768346_n.jpg 

12342342_10208081141490572_1305630661529758817_n.jpg

12308741_10208081142610600_5330317194998419846_n.jpg 

12321464_10208081142410595_458316371335645865_n.jpg 

12274533_10208081143650626_3415593701859229868_n.jpg

12341352_10208081143690627_4210732255745950530_n.jpg 




12348069_10208081144250641_1662852395621699971_n.jpg 



‪#‎西國大選系列‬

查看原文 >>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