曜變天目茶碗爲南宋傳世至今的孤品,原本爲兩隻,其中一隻損毀,另一隻幾經輾轉,現珍藏於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中。

  曜變天目茶碗爲建窯燒製的建盞作品,建窯位於建寧府建安縣(今屬福建南平市建陽區),是宋代專門爲皇室生產的御用茶具的瓷器作坊。

  建窯主要生產碗、盞、盤、碟、瓶等黑釉瓷器,珍貴品種有兔毫、油滴、鷓鴣、曜變等。足底有“供御”、“進盞”等銘文,強調爲皇家專用。

  宋徽宗趙佶評價建盞:“盞色貴青黑,玉毫條達者爲上。”曜變天目茶碗釉色耀眼,呈現出黑、藍、綠、紫、黃等多種顏色的光芒,表面有圓形如眼睛一樣的斑紋,爲建盞作品中的佼佼者,其口徑雖然只有十二釐米,卻爲觀賞者提供了無限的想象空間。

  曜變天目茶碗斑紋的顏色變幻不定,高深莫測,日本藏家讚譽爲“碗中宇宙”,看到其中的畫面,如同在黑夜的海邊,遙望無邊無盡的星空。

  有人不禁感慨:“南宋時期的曜變天目,光環的顏色會變幻不定,妖異瑰奇得不像是人間之物。”

  曜變天目茶碗的燒製工藝非常複雜,溫度稍有偏差,就會導致前功盡棄,成功的作品形成的圖案千變萬化。

  因此說,每一件作品都是無法複製的孤品。

  目前,曜變瓷器的燒製工藝已經失傳。

  史料記載:日本鎌倉時代(公元1185年—1333年),亦即南宋淳熙十二年至元朝元統元年,日本僧侶遠渡重洋,到浙江天目山佛寺留學,期間,將曜變天目茶碗帶回日本。

  曜變天目茶碗原本爲兩隻,其中一隻爲軍閥織田信長收藏。

  大明萬曆十年(1582年),織田信長的部將明智光秀在本能寺發動兵變,斬殺織田信長,這隻曜變天目茶碗毀於事變。

  另一隻曜變天目茶碗爲幕府大將軍德川家康收藏,奉若至寶。

  後來,第三代將軍,德川家康的孫子——德川家光把茶碗贈送給了乳母齋藤福。

  清末民初時期,曜變天目茶碗傳至大財閥——三菱總裁巖崎小彌太的手中,巖崎小彌太奉若神明,他認爲這隻茶碗堪稱天下名器,自己不配享用,因此一輩子也沒敢用這隻碗喝過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