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筆者在網上看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同樣都是汽車,爲什麼國外的車行駛里程動不動就能上二十萬公里,而國內的車不到十萬公里就已經跟報廢的差不多了?按照我們的瞭解,在國內,一臺車確實是開個十萬公里便已經接近“晚年”了,就算不報廢,車主也會考慮把它賣掉換新車。

  如果是比較關注國外汽車市場的人就會發現,在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那些即使是里程已經達到了十五萬公里以上的車依舊很精神、很乾淨、很“正”,開老車的也大有人在。這時大家可能又會說了,這些車肯定是豐田、本田一類的日系車,因爲它們耐造,然而並非如此,這無關於品牌、無關於車型,老款的沃爾沃、雪佛蘭、大衆等車型照樣不缺席。

  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國內的車“老得快”呢?

  生產

  關於汽車質量的好壞,我們常常能聽到一個詞叫“品控”,近年來,雖然國內部分汽車生產線的水準已經達到了一線水平,例如廣汽豐田、華晨寶馬。但從整體的平均水平來說,要和德國、日本那些汽車工業大國比,還是存在着差距。要知道,汽車品質受生產環節的影響很大,如果出生時就輸在了起跑線上,那麼到後期自然不會好過。

  路況

  汽車既然是要四個輪子在地面上跑,那麼路況的好壞自然會影響汽車的壽命,不少人去到國外的第一句話就是:這路看着真舒服!而國內很多三四線城市的道路還存在坑窪現象,這讓愛車的人叫苦不迭,也正是如此,那些小城市才能成爲SUV的主戰場。最後,國內還有着許多令人聞風喪膽的減速帶......

  塞車

  今年清明假期剛過去不久,大家除了回家掃墓之外,還體驗了一把被塞車支配的恐懼,看着油表和水溫、聽着已經循環了幾遍的音樂,車主們心裏那叫一個苦。在很多城市,塞車已經成了家常便飯,經常剛起步就要剎車,汽車的壽命能長嗎?所以,那些在地廣人稀的國家服役的汽車,命是真的好。

  油品

  汽油就像是人喫的食物,其品質對於汽車的壽命影響是比較大的,加了劣質汽油,毛病會積少成多變成大病,最終損傷供油系統、氣門、氧傳感器等。我們公認的“兩桶油”品質已經是不如部分國家了,但有人甚至表示自己“從沒去兩桶油那裏加過油”,在這裏要提醒大家,“路邊攤”還是少喫爲妙。

  空氣質量

  發動機做功需要燃燒空氣和燃油形成的混合氣,汽油的品質對汽車壽命有影響,空氣質量的好壞也一樣。在經濟發展的同時,國內也誕生了越來越多“霧都”,人出門可以戴口罩,但發動機呢?因此,2019年將是國內環保腳步更快的一年。

  個人原因

  最後,國內的汽車容易壞還可能是個人原因,因爲國內真正愛車的人太少了,別人拿車當夥伴,我們拿車當工具使勁造。當然,這裏的個人原因還包括另一層意思,那就是認爲“國內的車容易壞”的那部分人還是看的比較片面,其實有很多國家也和中國的情況類似。

  茶哥總結

  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輛行駛里程超長的沃爾沃P1800,480萬公里的行駛里程就跟開掛一樣。一般只要你能將一臺車開到超乎常人的里程,那麼廠家自然會送一臺新車給你,只是很多人覺得,這在中國是不可能的了。

  大家也許漸漸意識到,老車也是汽車文化的一部分,但在汽車產品更新換代速度不斷加快的今天,即使我們的車有這個條件能開到幾十萬公里,大部分人還是會因爲喜新厭舊或者排放限制而把車換了。如果有一天,街上都是花花綠綠的新車,那麼這或許也是一種悲哀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