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日本防衛省10日確認,前一天晚上在日本以東太平洋上空訓練時失蹤的F-35隱形戰鬥機已經墜毀。目前,日本和美國正在搜尋飛行員以及該機殘骸。對於這架由日本組裝並在十多天前剛剛部署的美國最新式戰機的墜毀,美國媒體不去認真思考其墜毀的原因,反而大肆炒作中俄可能會率先找到這架戰機殘骸或部分碎片,從而使美日的空軍優勢喪失殆盡。美國福克斯新聞網甚至臆想稱:“在F-35沉沒的太平洋海底,我們可能會看到冷戰以來規模最大的水下間諜與反間諜爭奪。” 對此,多名中國軍事專家10日接受《環球時報》採訪時表示,這種渲染“中俄威脅”的說法完全是一派胡言,非常不負責任。

  美國媒體對“中俄可能率先搜尋到F-35戰機殘骸”憂心忡忡,但對該戰機墜毀的原因卻較少提及。美國CBS電視臺在報道中簡略地提到,這次事件原因可能涉及F-35的油管問題。此前大約一半的F-35戰機都曾有過類似故障。報道稱,爲了壓倒中俄的戰機研發,美國國防部打破“先測試後購買”的武器採購原則,在F-35尚未充分測試就掏了錢,這使美國付出了巨大代價。

  俄塔斯社10日稱,儘管美國研製F-35戰機投入了鉅額資金,但它從一開始就經常出現嚴重問題。不少飛行員稱,在F-35的飛行過程中經常出現與缺氧引起的症狀相似的昏迷情況。俄羅斯《報紙報》稱,F-35戰機並不完美,美國聯邦審計總署的一份報告曾稱,F-35戰機存在966個明顯缺陷,其中至少110項爲美國標準的一類缺陷,即可能導致飛行員出現傷亡或不得不暫時停產的重大缺陷。

  對於日本F-35墜毀,中國軍事專家傅前哨表示,在黑匣子找到之前,無法對此次飛機事故原因做出判斷。作爲美國第二種隱身戰機,美國企圖把所有先進技術都應用於該型飛機,因此該項目變成過於龐大的系統。生產週期一再拖延,成本不斷提高,以致五角大樓不得不下令強制必須在某個時間節點交付及形成初始作戰能力。這導致大量測試和試飛工作沒有完成,軟件編制等沒有達到正式使用版本水平。在部隊先行使用期間,該型飛機只能不斷進行軟件升級、打補丁,要想保證飛行安全的確不容易。

  F-35戰機的墜毀也引發日本網民的激烈爭論。許多日本網民稱,日本政府一直只強調飛行員搜救工作,絲毫不敢指出F-35的問題。因爲這會令美國生氣,日本政府大量引入F-35的政策就會受到質疑。日本共同社引述防衛省一名幹部的話說,“能否繼續推進採購安全性打問號的戰機?不開展事故調查,就什麼都不能說。”

  【環球時報駐日本特約記者 李珍 環球時報記者 趙雨笙 郭媛丹 陳一 柳玉鵬】

  閱讀更多內容請參見今日出版的《環球時報》或下載登錄新版“環球TIME”客戶端。

  (李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