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華胥國:古之長壽國、中華文明發源地

  華胥國又稱神仙國,相當於西方《聖經》中記載的伊甸園。

  黃帝夢遊華胥國是一個知名的故事,最早見於《列子·黃帝》。

  書中記載:“華胥氏之國在弇(音煙)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裏;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師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慾,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擾不知癢。乘空如履實,寢虛若睡牀。雲霧不礙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音至,意爲被絆倒)其步,神行而已。”

  大意是:這個華胥國在弇州的西邊,台州的北邊,距中國不知有幾千萬裏,絕不是舟車足力所能到達的,因此,只能是神遊才能到達的地方。在這個國家裏,沒有師長,所以,人不分高低尊卑,一切都是自然狀態。這裏的人們無任何慾望和嗜好,他們熱愛自然,崇尚自然。他們不知生之樂,不知死之痛,無災無病,無憂無慮,無愛無憎,無畏無懼,人與人之間,既無爾虞我詐,也無親疏遠近。他們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既能在空中疾奔,又能在空中睡覺,滿天迷霧擋不住他們的視線,驚雷也攪亂不了他們的聽覺,事物的美醜善惡不會迷惑他們的心智,山嶽溝壑不會阻礙他們的腳步。

  《列子》列禦寇所撰,又名《沖虛經》、《沖虛真經》,是道家重要典籍。是宣揚道家修煉思想的著作。

  根據列子的描述,華胥國差不就是人間天堂了。

  《山海經·內東經·郭注》:“華胥履大跡生伏羲”。

  《列子·黃帝》:“黃帝夢遊華胥國,華胥之人其國無帥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好。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所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所利害……”

  皇甫謐《帝王世紀》雲:“太昊帝庖犧氏,風姓也。燧人之世,有巨人跡出於雷澤,華胥以足履之,有娠生伏羲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

  《太平御覽》卷七十八引《詩緯·含神霧》:“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宓犧。”

  《潛夫論·五德志》:“大人跡生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

  《緯》卷十一:“燧人之世,大跡出雷澤,華胥履之生伏羲。”

  《河圖握矩起》:“燧人之世,大跡在雷澤,華胥履之,而生伏羲。”

  《孝經·鉤命訣》:“華胥履跡,怪生皇犧。”

  王嘉《拾遺記》:“春皇者,庖犧之別號。所都之國,有華胥之洲。神母遊其上,有青虹繞神母,久而方滅,即覺有娠,歷十二年而生庖犧。”

  司馬貞《補史記·三皇本紀》說:“太暤包犧氏,風姓,代燧人氏繼天而王。母曰華胥,履大人跡於雷澤,而生庖犧於成紀。蛇身人首,有聖德。”

  《雲笈七籤》卷一百集唐王《軒轅本紀》:“黃帝遊華胥國,此國乃神仙國也。”

  6、長生不老的祕密:民無嗜慾

  華胥氏之國在弇(音煙)州之西,台州之北,不知斯齊國幾千萬裏;蓋非舟車足力之所及,神遊而已。其國無師長,自然而已。其民無嗜慾,自然而已。不知樂生,不知惡死,故無夭殤;不知親己,不知疏物,故無愛憎;不知背逆,不知向順,故無利害;都無所愛惜,都無所畏忌。入水不溺,入火不熱。斫撻無傷痛,指擾不知癢。乘空如履實,寢虛若睡牀。雲霧不礙其視,雷霆不亂其聽,美惡不滑其心,山谷不躓(音至,意爲被絆倒)其步,神行而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