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之家

  4月10日消息 北京時間4月10日21時整,全球六地(布魯塞爾、聖地亞哥、上海和臺北、東京和華盛頓)將以英語、西班牙語、漢語和日語四種語言,通過協調召開全球新聞發佈會,事件視界望遠鏡(EHT)宣佈一項重大成果,與超大質量黑洞的照片有關。

  北京時間10日晚9時許,包括中國在內,全球多地天文學家同步公佈了黑洞“真容”。該黑洞位於室女座一個巨橢圓星系M87的中心,距離地球5500萬光年,質量約爲太陽的65億倍。它的核心區域存在一個陰影,周圍環繞一個新月狀光環。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被證明在極端條件下仍然成立。

  此前,歐洲南方天文臺(ESO)表示,北京時間4月10日(今日)晚9時舉行重大新聞發佈會,“展示EHT的突破性成果”。EHT即事件視界望遠鏡,這一項目的主要目標就是“觀測星系中央特大質量黑洞”,主要的觀測目標爲位於南半天球、銀河系中央的特大質量黑洞人馬座A*以及位於北天球的橢圓星系M87星系中央的特大質量黑洞。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光線也無法從黑洞中逃逸,因此這張照片捕捉到的只會是黑洞的“事件視界”。

  事件視界可以看作黑洞的輪廓,因爲環繞黑洞的物質發出的光將被黑洞自身質量產生的重力透鏡效應彎曲,在黑洞周圍形成一光環,而光環中央襯托出的圓形剪影。

  什麼是黑洞?

  根據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計算,如果大量物質集中於空間一點,奇點周圍會形成時空扭曲的“視界”,一旦進入這個界面,連光子也無法逃逸。

  該預測在1916年被提出來,但直到1967年,普林斯頓大學核物理學家約翰惠勒纔在一場講座裏首次使用了“黑洞”(black hole)這個詞彙,並迅速流傳開來。

  怎麼尋找黑洞?

  科學家們可以通過黑洞對周圍天體的影響來間接地感受到它的存在,尤其是它巨大的引力造成的時空扭曲,就像可以通過月亮的繞行軌道和速度來間接推測地球的質量。

  其次,上文提到過吸積盤和噴流會產生髮光現象,伴隨其他頻段的輻射。

  最後,黑洞與其他天體或另一個黑洞的相互作用會產生大量引力波,也是可探測的線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