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擁有至少十倍於4G峯值速率、毫秒級傳輸時延和千億級連接能力的5G,爲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基礎性支撐。有關5G的任何風吹草動,都能在國際輿論場上引發廣泛關注。就在最近,關於5G這一話題,國際上接連發生了兩件不可忽視的事。

  一件事是5G商用的美韓之爭。韓國三大通訊商KT、SK電信和LG Uplus原本打算在4月5日推出5G手機網絡。因爲得到美國威瑞森電信(Verizon)即將“搶跑”的消息,爲了和美國爭奪“全球第一”的名號,韓國公司特意提前了2天。當地時間4月3日晚23點,費盡心機的韓國三大通訊商同時宣佈開通5G手機網絡服務,儘管第一批5G手機用戶是電信商緊急拉來註冊的6位名人,但還是比美國人提前了1小時。實際上,美韓之間這場爭奪“全球第一”的5G大戰更多是爲了製造新聞效應,就5G發展本身來說頗有些華而不實的味道,不僅5G套餐資費高,而且用戶體驗也被瘋狂吐槽。但各大通訊商拼盡全力“秀肌肉”,顯示了5G領域全球競爭的激烈態勢。

  還有一件事是5G被寫入中歐領導人會晤聯合聲明。4月9日,第二十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在布魯塞爾發佈聯合聲明,不僅打破了之前一些歐美媒體關於中歐領導人會晤聯合聲明“難產”的預測,還釋放了在5G領域中歐“產業界之間開展技術合作”的信號。在當前5G網絡安全問題被吵得沸沸揚揚的情況下,中歐產業界之間開展5G技術合作的態度無疑具有積極意義。不屈從於某種外來壓力去“選邊站隊”,基於事實依據和科學分析作出判斷,符合歐盟自身利益。

  這兩件事看起來關聯度似乎並不大,但實際上都關涉一個核心問題——應該如何看待當前5G領域的國際競爭與合作。

  不可否認,當前5G領域國際競爭的確十分激烈。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後,世界主要大國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浪潮的機遇,將科技革命與產業發展緊密融合,制定實體產業振興或再工業化,其目標是爭奪全球高端製造業和智能製造業的主導權。各國產業和科技發展計劃中,均將信息通信和互聯網技術視爲關係國家前途命運和產業進步的核心關鍵技術,而5G是核心中的核心,昭示着移動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方向,以及各產業領域的深度融合,當前世界各主要國家都在積極佈局5G網絡。在這個過程中,各國“你爭我奪”程度之激烈可想而知。

  但必須看到的是,在5G技術發展進程中,各國雖然有競爭,但更離不開合作。比如,韓國之所以能夠在全球率先推出5G商用服務,背後離不開中國公司的貢獻。韓國運營商LG Uplus的網絡覆蓋了韓國近一半的人口,而LG Uplus的5G網絡的基站和發射機,使用的都是中國華爲公司的產品。再比如,中歐關於5G的最新表態也表明,對於5G網絡安全這一國際社會各方共同關心的問題,正確的做法不是出於某種政治動機去打壓、排斥某家企業,而是加強國際合作。

  速率只是5G一個常規性進步,並不是革命性的技術突破;5G的革命性進步,在於它所昭示的萬物互聯。在一個萬物互聯的時代,各國加深相互依賴與互聯互通,本身就是5G時代的應有之義。

  (張菲,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