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第14回,唐僧收了悟空,兩廂爲伴繼續西行。得此一神通廣大的徒兒,唐僧心境豁然開朗,出長安以來的膽怯小心已然消退大半,這晌正穩坐馬背穿行山道,但見“曲澗涓涓泉流,寒橋古樹爭枝”,真個乍暖還寒殘梅散幽,而引馬向前的悟空,揹着鋪蓋行李,絲毫不覺倦怠,只管快步流星。

  正當師徒二人走的急時,山間陰風呼嘯驟起,又聞一聲口哨響起,荒草枝丫間霎時蹦出6個人來,一個個凶神惡煞的模樣。這荒山野林連個打柴的樵夫都不曾遇見,怎會有6人齊聚在此,悟空正納悶,遂開了火眼金睛細觀,只見肉眼凡胎並非妖怪。還未等悟空張口,那不知深淺的莽夫賊人便拍打着手裏的大鐵片,叱吒“和尚快快留下馬匹包裹,饒你不死”。

  原來是幫山賊,自詡剪徑的大王,甚爲兇惡。唐僧見狀嚇得不能言語,悟空上天入地,當然不懼區區六賊,故意上前討價還價。悟空問“列位有甚大名”,那六賊報上姓名,竟然是“眼看喜、耳聽怒、鼻嗅愛、舌嘗思、意見欲、身本憂”,何其怪哉,西遊全篇也沒有再見過這等怪異的名字,僅此一回。

  這六賊不僅名字怪異,而且極爲兇狠。他們見悟空不懼怕不交出盤纏,立時大怒,一個個掄起刀劍,直衝着悟空的腦袋劈來,憋住一口氣使勁剁了將近百餘回,才撒開手,這一處細節,突出的即是六賊之惡。如此賊人,悟空斷然不能再糾纏,揮起金箍棒,一片掄了過去,六賊盡皆喪於金箍棒下,正所謂“六賊無蹤”。

  然而蹊蹺的還在後面,悟空打死六賊之後,唐僧怪罪,說出家人慈悲爲懷,別說是大活人,那燈下的飛蛾地上螞蟻,尚且不能傷其命,怎麼能一出手折損六條人命,這樣狠辣絕對不能當和尚。可是除了唐僧,觀音菩薩到如來佛祖,從未提及殺六賊有不妥之處,即便到了第100回靈山受封成佛時,如來也沒有提及六賊之事。

  顯然,這裏有更深的用意。首先我們將六賊的名字分拆連起來看,首先是“眼、耳、鼻、舌、意、身”,其次“喜、怒、愛、思、欲、憂”,這正是進入佛門的第一道門檻,要摒棄六念,肅清六根,而這“六賊”正是貪嗔癡六唸的象徵,出家修佛,尤其想要得成正果,就必須要斬斷六念,方能六根清淨,這是先決條件。

  彼時悟空剛剛出了五行山,雖然嘴上說着皈依佛門,但內心並未真正領悟,並且隨時有可能反悔,回到花果山。故而走了沒多遠就碰上了六賊,出現的時機、節點都恰到好處。顯而易見,六賊意味的即是六念、六根,是如來一手安排的,悟空除掉六賊,不僅沒有殺生的罪過,反而通過了入佛門的第一道考覈,由此真正步入修行之路,一步步成佛,正所謂“心猿歸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