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代開始,我國和其他國家就曾有過交流,只是在清朝年間才斷了這個途徑,但是外出經商的小夥伴還是有不少,直到現在,全世界各地好像都有華裔的存在,同樣,也有從外面來到中國的人,只是中國的身份證可是相當難拿,所以要說華籍外人就不是很多了,今天我們要說的這位,她的中國國籍還是周總理親自批示的,那麼她到底做了什麼呢?

  她叫吳雪莉,是上世紀二十年代出生在美國的一個姑娘,她的家人是外交官,可能這也爲她後面的選擇打下了基礎。在她十幾歲的時候,意外讀到了一本叫《西行漫記》的書,而中國的知識就是他從這個時候瞭解到的,不過那個時候她也沒有表現出更多對中國的興趣,只是沒有排斥而已,最關鍵的接觸,是在她21歲的時候,喜歡並嫁給了一箇中國留學生,作爲中國的兒媳婦,雪莉開始正式和中國有了交集。

  婚後他們一直在上海生活,國家在經歷了一番戰爭之後,百廢待興,急需各項人才來建設國家,而吳雪莉就憑藉她的母語,成爲了一名外文老師,爲了讓學生們更加輕鬆地學好這門語言,她自己將《安徒生童話》這類的書籍都翻譯成講義給孩子們學習,而且她不僅僅在中國幫助孩子們走向世界,同時還用自己在中國的經歷和了解,寫了一本介紹中國的小說,希望能將中國推向全世界。

  她的貢獻遠不止這些,對於中西方的交流她一直都在不遺餘力,所以被大家稱爲是中西方的紅娘,大概在上世紀的六十年代,雪莉的母親也來到中國,並且成爲了中國的一名外語老師,還有周總理親自接待,她們母女二人留在中國爲教育事業一直都在努力着。真是她的這份用心,讓周總理非常感動,就在同年,親自批准她加入到中國國籍,這也是她多年來的夢想。對於中國,她覺得是自己親眼見證了這個國家的發展,而且她由衷的喜歡這個國家,也相信中國可以越來越好。

  在我國舉行開國大典的時候,吳雪莉對此也非常激動,她還專門自己製作了一面中國國旗,從那年之後,她便將這面國旗一直珍藏着,今後的六十年時間裏,每年一到國慶節,她都會拿出來掛在門上,顯示着她作爲一名中國人的驕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