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工具的發展,不僅縮短了人們之間的距離,同時也加快了城市間貿易的往來。在近代,我國的科技並沒有現在那麼發達,出門也沒有飛機、高鐵、地鐵那麼先進的交通工具,人們前往較遠的城市主要依靠火車,爲了方便城市之間的經濟往來,逐漸修建了很多的火車線路,也出現了很多因鐵路修建而發展起來的城市。

  現在一座城市是否有火車站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但是擁有16座火車站卻讓人意想不到,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一下我國唯一一個擁有16座火車站的城市淮南吧!提起淮南,相信很多都會想到這裏的煤炭,煤炭被人們稱爲“黑金子”,是近代我國發展的主要能源,淮南也因爲這些豐富的資源,成爲當時安徽最富裕的城市,而且還與與重慶、大連、青島等兄弟城市一起被批准爲“大城市”。

  如今在對比一下這些城市的發展,淮南就顯得落寞太多了。煤礦開採雖然爲淮南帶來了十分可觀的經濟收入,但開採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對淮南的空氣質量有着很大的影響。很多人來到淮南,在室外走上那麼一圈,回家拍一拍,身上都是煤灰。而且煤炭的開採還導致城市持續愛你很多的塌陷區,讓城市的建設規劃變得更加的困難。

  隨着我國東南沿海城市及長江沿岸城市的開快速發展,淮南因爲是一座資源型城市,發展主要依賴煤炭資源,城市的經濟結構十分單一,所以在近些年被安徽很多城市超越。但是淮南確實安徽人均收入最高的城市,城市的消費水平比合肥差不了多少,但是很多人都選擇搬離了這座城市。

  雖說,如今的大連僅是一座四線城市,但是這裏曾經的輝煌是不能抹去的。兩千多年前,淮南人用自己的智慧發明瞭豆腐,讓這一美食可以走向人們的餐桌,而且淮南還擁有壽縣古城、八公山等風景名勝,相信通過對環境的不斷治理,未來會有越來越多人走入這座城市。

  對如今的淮南來說,重新走向崛起是十分困難的一件事情,但相信在省會合肥未來快速的發展之下,這裏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帶動,再說了淮南畢竟號稱“一億噸燃煤發電基地”,相信未來可以得到很好的發展。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