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版生化危机来了?!

  近日,一种名为耳念珠菌的“超级真菌”感染在美国多地爆发。

  据美国官网最新通报,全美感染病例已上升到587例,致死率高达60%,近50%的感染者在90天内身亡。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已将该“超级真菌”列入“紧急威胁”名单。

  4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皮肤科教授廖万清表示,截至目前,中国已确认18例超级真菌临床感染病例。

  什么是“超级真菌”?

  它们来自于哪里?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真菌”。

  真菌的英文名字叫做“fungi”,也就是蘑菇。也就是说,蘑菇也是一种真菌。

  真菌跟细菌一样,也是一种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真菌大概有100万~150万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对人体有益的,包括我们发面或酿酒用的酵母。我们用的抗生素——青霉素就来源于一种真菌。还有我们用的一些名贵中药材,包括茯苓、冬虫夏草,这些都是真菌,所以大多数真菌对人体是有益的。

  与疾病相关的真菌大概有500种,其中明确相关的病原真菌只有50种,我们日常生活中说的“长癣了”“长脚气了”“长灰指甲了”……都是真菌感染。

  “超级真菌”是具有多重耐药性的一种真菌。

  耳念珠菌被称作“超级真菌”,主要因为其具有以下特征:

  1.耳念珠菌的生态位不清楚,自然环境中尚未分离到该菌;该菌可能是最近进化出来的,并能快速适应和感染人体宿主的新物种。

  2.大部分临床分离株具有多重耐药性,部分菌株对临床上常用的三大类抗真菌药物(唑类、多烯类和棘白霉素类药物)均能产生耐药性。

  3.临床上诊断和鉴定困难,实验室传统的形态和生化诊断方法难以将其鉴定出来。

  4.耳念珠菌能够长时间存活于感染患者和医护人员的衣物、皮肤和医院的设施表面,极易传播并感染其他病患者,从而造成医院内爆发式感染,为临床上及时预防和控制耳念珠菌的传播带来极大困难。

  这种被称为“超级真菌”的耳念珠菌的来源目前还不明确,普遍认为,这是新近进化出来的、能快速适应人体宿主环境能力的新物种。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医院内,集中感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如ICU病房的患者。美国的大规模流行也都在院内发生。

  耳念珠菌感染会有哪些表现?

  耳念珠菌感染症状可能不明显,因为患有耳念珠菌感染的患者通常已经因患有另一种严重疾病或病症而住院。

  耳念珠菌感染的症状取决于受影响的身体部位。耳念珠菌能够引发血液、肺部、尿道、耳道以及已有伤口等部位的感染,感染者会有发高热症状,并伴随各种呼吸衰竭和其他器官衰竭等表现。

  由于感染症状可能差异很大,因此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是否为耳念珠菌感染。

  谁最有可能感染这种“超级真菌”?

  1.耳念珠菌感染主要影响已经有许健康问题的患者。

  2.经常住院或住养老院的人。

  3.耳念珠菌感染可能找上那些因为白血病或者糖尿病等疾病导致免疫系统减弱,正在接受大量抗生素治疗或正在进行插管治疗(如呼吸道、胃食道、静脉或膀胱插管的患者)。

  4.健康的人通常不会感染耳念珠菌。

  耳念珠菌感染是否可以治疗?

  大多数耳念珠菌感染可用一类称为棘白菌素的抗真菌药物治疗。

  一些耳念珠菌感染对主要的抗真菌药物都有耐药性,使得它们难以治疗。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需要高剂量的多种抗真菌药物来治疗感染。

  怎么预防这种超级真菌?

  预防永远是第一位的。一旦发现耳念珠菌感染患者,建议立即采取下述预防措施。

  1.隔离:与患者密切接触人员,以及在同一病房或医院的病人都是耳念珠菌感染或定植的理想宿主。

  2.医护人员照顾病人时,需穿着长袍和手套。

  3.患者、家庭成员及医护人员都要注意定期彻底洗手。

  4.减少使用广谱抗真菌药物。

  广谱抗真菌药物的滥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少白念珠菌以及其他致病念珠菌的感染机会,这也可能会增加耳念珠菌的竞争性,从而使其成为优势致病念珠菌。因此,建议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以防止耳念珠菌和相关致病念珠菌的扩散。

  (图片源于网络,侵权删)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人类与细菌的对抗,总是反反复复,你升我降。

  出现了一种新的细菌,人类就研制出新的抗菌药对抗,细菌就产生耐药性,带来新的变种,循环往复……

  在这种对抗中,目前还看不到赢家。如果人类再不加节制地滥用抗菌药,最后总有一天将变得无药可用,受伤的还是人类。

  所以,请你以及你的家人一定一定一定不要滥用抗生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