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蹊

  上週,日本剛剛公佈新的年號“令和”,爲了迎接新舊任天皇在五月的交接,昨日(4月9日)上午,官方也宣佈新版的三種面額紙鈔,預定5年後正式發行。

  值得注意的是,新的紙鈔除了加強防僞措施,也全面更換了紙鈔上的肖像,1000日元紙幣的圖案爲北里柴三郎5000日元的紙幣爲津田梅子1萬日元的紙幣爲澀澤榮一

  他們是誰,爲什麼選擇他們?

  日本人用口袋裏的貨幣告訴我們:新的日元頭像裏,蘊藏着魔鬼的力量。

  1.拒絕政治家的日元

  放眼全球,大多數國家紙幣上的人物都是政治家、偉人。

  比如英國的英鎊上印的人物,就是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

  一百美元上印着的,是起草《獨立宣言》,帶領美國走向獨立和民主的富蘭克林。

  可日本不同。

  日本紙幣上印的多是教育家、科學家和作家:

  老版的10000日元面額上,是福澤諭吉的頭像。

  他是日本明治維新時代,最有影響力的思想家、教育家。靠三寸不爛之舌和一介文人之筆,就推動了日本封建時代的社會啓蒙!

  在明治維新前後的激變時期,福澤諭吉認準了日本,必須向西方學習。

  他以翻譯爲主,極力介紹西方國家的狀況,並鼓勵日本人學習科學,興辦企業。將經濟學、近代保險等引入日本。

  “一個國家所以能夠獨立,那是由於國民具有獨立之心。”

  雖然他出身貧寒,手頭並不寬裕,可一直堅持辦學辦報,提倡平等、自由等現代價值觀。

  日本社會也深受他的影響,國民集體改造,迅速將日本從陷入殖民地的局面扭轉過來,成爲了當時東亞第一強國。

  或許你會問,大清呢?

  當時的大清一直堅持“中學爲體,西學爲用”。自以爲買了德國的利炮堅船就能所向披靡。

  結果呢?中日甲午的一場海戰,日本愣是將一個大國拉到了談判席上:給我簽字!

  福澤諭吉爲什麼重要,就是因爲他告訴日本人,科教興國、學習強國!

  在1960年,日本尚未完全從戰後復甦時,就提出:要將國民收入的2%用於科研;1971年,又提高到了3%。

  後來,日本泡沫經濟崩潰後,政府依然沒有吝嗇於科研投入。直到現在,全社會的科研經費仍然在3%以上。

  科研的投入換來的是什麼?

  換來了25個諾貝爾獎,其中22個爲自然科學獎。超過了德國、英國、法國,成爲僅次於美國的第二大“諾獎大戶”

  很多人都在問,爲什麼日本能獲得這麼多的諾貝爾獎?爲什麼中國科學家就拿不了?

  這個問題,聰明的你能否告訴我,該如何回答。

  在日本現行的貨幣裏,還有女作家樋口一葉、細菌學家野口英世。他們都是爲自己的事業奉獻出生命的人。

  作爲一個國家的名片,日本把這些渺小而又偉大的人物放在國家貨幣上,就是要告訴國民:

  一個國家重視的,應該是教育、民族氣節、文化,還有精神!

  2.不懂得改變的國家,什麼也改變不了

  其實日本並不是沒用過政治家、皇室的名人頭像。

  在福澤諭吉之前,1萬日元的頭像是聖德太子,他有“日本的釋迦牟尼”之稱,在民間備受尊崇。

  但在二戰後,日本就銳意改革,讓日元全部採用清一色的學者肖像,以此來鼓舞國民士氣。

  而人物肖像的選擇,就是要體現出國家的意識,並引導着這個民族對待歷史和未來的態度。

  經歷了從2004到現在的十幾年後,日元又開啓了新的紀元,其中就暗含着新的追求。

  新版1萬日圓紙幣,使用的是日本資本主義之父澀澤榮一的肖像。

  澀澤榮一生於1840年。他以《論語》作爲第一經營哲學、設立第一國立銀行,爲現時瑞穗銀行前身。

  同時,他也是日本現代企業制度“株式會社”(類似於中國的股份有限公司)的始創人,從明治至昭和時代引領日本產業界發展。

  他的身上有什麼閃光點呢?

  澀澤榮一認爲,商人要明曉“取之有道”的道理,追求“陽光下的利益”,爲此,他提出了“士魂商才”的概念。

  也就是說,一個人既又要有“商”的才幹與務實,也要有“士”的操守、道德和理想,。

  這對中國商人來說同樣有借鑑意義。

  因爲“所謂商才,本來也是要以道德爲根基的。離開道德的商才,即不道德、欺瞞、浮華、輕佻的商才,所謂小聰明,決不是真正的商才”。

  日本在房產泡沫後,經濟衰退多年,好不容易纔緩過來,恰巧就撞上了互聯網經濟起飛的中國。

  目前中國的經濟在總體上是壓着日本打的,而日本現在的狀況就是企業不良競爭、員工壓力巨大。

  這時候搬出澀澤榮一,可能就是想號召國民,要在經濟上有所變革了。

  同樣替換舊版人物的,還有新版五千日圓紙幣肖像津田梅子,和近代醫學之父北里柴三郎。

  津田梅子曾赴美留學11年,回國後推動女子教育,終生未婚,將其全部心力奉獻於高等教育,是日本女性教育先驅

  北里柴三郎則是著名醫學家、細菌學家,成功培養出導致破傷風的芽孢桿菌,亦確立了血清療法

  這樣的變化延續了“科教興國”的方針,或許是想告訴國民:學習,是日本民族現在乃至將來都要堅持的事。

  總的來看,新版幣麪人物的變遷,反映出日本一直專注的是教育。同時日本也迫切想要改變經濟上的被動局面。

  而日本民衆聽到日常使用的紙鈔即將換上新風貌,也大多樂見其成。

  網友們表示:

  我非常喜歡澀澤榮一,所以覺得很好。

  讓人真的感覺要換個時代了。

  畢竟是新的年代,一切煥然一新也不錯啊。

  看來,經過20年左右的時光,日本人民也有了新的企望,從被美國殖民到同美國爭霸太平洋,從戰後的一片廢墟到現在的“經濟擡頭”。

  他們彷彿在說:不懂得改變的國家,什麼也改變不了!

  3.口袋的祕密

  有人說,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數一數二的科技強國,強大的祕密,就在每一個日本人的口袋裏。

  這個祕密,就是鈔票

  中國人說,文以載道,在日本,人們似乎覺得鈔票更有說服力。

  一位日本人曾說,把這些人物印在紙幣上,就意味着日本人可以天天和這些先賢人物在一起,長此以往,這些國家英雄就會深入人心,成爲日本人民思維的一部分。

  在貨幣上印上科學家和文學家的頭像,當然不是讓日本拿到諾貝爾獎的錦鯉。可是,兩者之間一定存在着某種隱祕而轉折的關聯。

  你說對嗎?

  甲午的硝煙已散去100多年,面對那個隔海相望的國家,我們是不是還在幻想它的弱小?

  日元的變遷或許就是解開我們心中種種疑問的一把鑰匙:

  強國夢想、復興壯志的口號,應該怎麼實現。

  復興應該是長遠的,他不是拿出多高的GDP,多快的造福神話,而是注重教育,讓年輕人們知道,知識真的是有用的。

  愛國應該是謙遜的,它不是幹掉蘋果,超越特斯拉的嚎叫。而是實實在在拿出核心技術,讓別人自願來簽訂單。

  強國應該是踏實的,它不是給自己插上互聯網和房產的翅膀。而是腳踏實地,把一顆顆螺絲擰好,把基礎的製造業幹好。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