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開學季,空蕩的校園將人流攢動,大學生的青春歲月將在校園裡度過。大學四年其實也是學生的過渡期,從高中生轉為社會人的過度階段。在大學裡不僅要學習專業知識,還要提高自己的為人處世等能力。關於男女平等、開放、自由的理念,也是南醫大所追求的。男女混宿是可提倡的,但需要有前提條件。

男女混宿的宿舍制度,有利於男生與女生的溝通與相處,前提是學生有自制能力。南醫大是一所醫學類高校,學生對醫學類課程的學習,樹立理性的思想觀念。對於男女混宿 有一定的自制力,與異性相處過程中做到有責任心。學校倡導的理念使得學生的思想觀念更加成熟,有助於形成良好的校風,在宿舍不會產生隱私安全問題。

大學想實現男女混宿的共享宿舍,需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比如宿舍建築方面。實現男女混宿需要滿足男女生獨立衛浴的條件,在修建宿舍時必須加強安全措施。對男女混宿的宿舍要安排人員監管,對學生的管理可以通過查寢等方式。大學宿舍設有男女混宿的制度,也會造成資源緊張的現象。南醫大的招生越來越多,需要撤掉一些男女混宿的宿舍,來提高資源利用。

男女生混宿可以快速建立同學之間的友誼,在相處時增強對異性的認識。南醫大男女混宿制度得到學生的廣泛支持,家長對於這種宿舍制度也表示理解。在男女相處過程中互幫互助,形成同學之間團結友愛的氛圍。


祥哥住在大學城。每年的暑假和寒假,大學城比較空蕩。眼下進入開學季,整個大學城又開始躁動起來了。上網一查,發現這個問題提得有些問題。正確的提法應該是,南醫大擬取消一批「男女混宿」的共享宿舍,你怎麼看?當然,兩個問題所聚焦的點都是在大學生「男女混宿」的問題上。

首先,大學生「男女混宿」不僅可以有,還應該提倡。

其實,南醫大設置「男女混宿」的共享宿舍已經有幾個年頭了,這一次南方醫科大學目前並沒有完全取消男女混宿,只是混宿比例會大幅減少。不知道具體什麼原因縮減比例,如果是因為「男女混宿」導致學風不正、不良事件時有發生、家長大量投訴,那說明「男女混宿」的條件還不夠成熟。

即便如此,還是可以有,還是應該提倡,主要是因為這在本質上符合學生需求、符合教育規律的。如果出現一些問題,那不是「男女混宿」本身的問題。就在校方通知即將取消男女混宿制度後,一名南醫大的學生在公眾號發起了「南醫大男女混住時代將過去了,你怎麼看?」的投票活動,共有6693人參與其中。不料最終的投票結果顯示,82%的投票者認為「男女混住,陰陽協調,乃是好事」。雖然這個數據不能完全說明問題,但反應了學生的心聲。

其次,大學生「男女混宿」是需要條件的,尤其是宿舍建築要達到要求。

「男女混宿」需要兩方面的條件。一方面是硬體條件。專家指出,一些高校的宿舍建築已有年頭,宿舍內部沒有配置獨立衛浴,如果在這樣的宿舍條件下實行男女混宿,則會提高隱私保護不當的風險。所以,除了建立查寢制度和投入專人管理之外,在現階段,如果國內高校想實行男女混宿制度,必須考慮到學校自身是否具備合適的硬體條件。每個房間都有盥洗室和衛生間,這是男女混宿的基本條件。

另一方面,是軟體條件,包括管理制度與執行保障、校園輿論環境等。總體來說,目前的社會心理環境似乎還沒有到可以完全接納大學生「男女混宿」。這個事情成為新聞就說明瞭一些問題,但反過來也說明至少可以討論了。

第三,大學是人生緩衝期,但大學生畢竟已成年,高校應該為其提供一個接近社會現實的學習生活環境。

其實,我們討論大學生「男女混宿」往往會忘記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大學生普遍已經成年,完全可以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了。大學是個緩衝期,應該為學生提供一個接近社會現實的學習生活環境。「男女混宿」肯定有助於大學生學習社會交往,尤其是與異性之間的交往。這種習得不是課堂能夠提供的,是通過日常的潛移默化習得的。

法國高校的宿舍管理對於「男女混住」並沒有任何限制,男女生不僅可以共用一間浴室,甚至如果是情侶,還可以直接住進同一個房間,法國的高校對男生和女生的學生宿舍沒有任何空間上的隔離,每一棟宿舍樓甚至樓層都是男生和女生混合入住的。巴黎中央理工大學,就連共用浴室的相鄰兩間宿舍也經常會被安排不同性別的學生入住。

除此之外,學校還提供一小部分的雙人間,供一同在學校上學的情侶申請入住,所以在這邊有幾個異性的鄰居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當然,法國的學生宿舍幾乎都是單人間,宿舍對於學生而言不僅僅是一個牀位,而且是一個集學習、生活、用餐、社交等功能於一身的小型單身公寓,學校完全不會限制異性串門這件事。宿舍樓下沒有樓管登記檢查,晚上也不會有宵禁,學生在宿舍裏聚餐、開party完全自由。

澳大利亞大部分大學生其實更喜歡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因為房價更便宜,有一些不錯的學生宿舍還是躍層的,下層是會客廳和廚房,上層是一張書桌、一張牀,和一些精裝修的單身公寓幾乎沒什麼兩樣。不管是同性或者異性訪客,只要在宿舍主人的帶領下,都能夠進入。

所以歸結起來,大學生「男女混宿」本應該是很正常的事情。只不過我們國家的高校條件普遍還不夠好,再加上我們的心理和思維上有些定勢,搞得「男女混宿」多半停留在「想」,還真不能「看」。

聲明:本文為浙江傳媒學院教授、易拓客商學院院長、祥哥教研室頭條號主李新祥博士原創並擁有全部版權,獨家發表於今日頭條-悟空問答,其他媒體如無本人授權擅自發布,均屬抄襲。


男女混住的話太混亂,現在的小年輕都太奔放,學校的這種安排男女接觸不斷,會導致男女給生活造成不便,互相產生不利影響。

比如半夜三更聽到男生的聲音出現在走廊,不敢出去上廁所,不敢穿睡衣出寢室。

夏天的時候再也不能只穿一件衣服去其他宿舍串門了,本來夏天時候還會穿個大褲衩,一男女混住,立馬就不行了。

有些男生在晚上玩的很嗨,十一點了還在女生樓層,還說話,打擾到女生的休息時間。

這種方式的話,估計單身的都支持,畢竟單身汪,汪汪汪……;有男(女)朋友的人應該不支持,畢竟誰也不想自己女朋友和男生住在一起……


分享是一種好事,它讓社會中每個人的關係更加密切,比如共享單車,大部分的人都用過,這是一種傳遞,對於共享這種正能量的傳遞。

但是,我不認為這種「男女混宿」的共享宿舍也是一種好的制度。

首先,任何時候,我認為,兩性關係都是一個嚴肅的話題,當然,沒有親密關係的男女之間必須要有明確的界限,無論是空間,還是時間。「男女混宿」帶來的後果,沒有人能夠預料的到。到底是弊大於利,還是利大於弊,也不可預知,所以,這一點來說,我不贊同。

其次,該校是打算試推行還是全面改造宿舍環境,如果只是試推行,那麼是選擇同學入駐還是自願報名入住,是不是需要一個嚴格的篩選過程呢?如果是全面改造,不論這個宿舍會帶來的後果,這個學校估計應該是世界首例吧。

個人觀點。


我們也是醫科大學,可能這是醫科大學的一個特色吧。我們實施這個住宿標準有很多年了,基本上一層男生一層女生。也從來沒有發生過什麼,如同家裡一樣,樓下樓上是異性,這不重要呀。同時,女生寢室需要搬水了等等,也有男生幫忙,多好多和諧的。

另外,男女生這樣分佈肯定會互相串寢,這樣因為有異性嘛,寢室也就收拾的更好了。。。


對於這個問題,我是第一次接觸到。但是看到這個題目,很醒目。我想起了我學校去年的「男女混宿」。剛到學校,還是聽學長學姐說我們學校九棟樓是「鴛鴦樓」,一開始我並不是很懂,然後一個學姐偷偷笑著告訴我「就是男女混住在一棟樓。」我覺得挺新奇的,第一次看到真有男女混宿的,但是今年就不再實行了,已經只有女生能進入這棟樓了。

如果真正的「男女混宿」,是需要兩方面的條件。硬體和軟體條件。每個房間都有盥洗室和衛生間,這是男女混宿的基本條件,包括管理制度與執行保障、校園輿論環境等。其實男女混宿可以有助於提高大學生之間的社會交往,這樣的交際是課堂上所不能學到的,有利於大學生的成長,當然大學生要有自制能力。


或許是我太落伍了,對於南醫大學的「男女混宿」我一直以為都不是很妥當的一個舉措,畢竟現在的男孩女孩的自我約束力還不是很強。

這一次應該是南醫大學準備壓縮一批「男女混宿」的宿舍,這個決定應當是在汲取了以往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做出的一個理性的調整。是的,我不大支持「男女混宿」,因為我這個人比較傳統。但是,既然已經出現了,那就說明我們的高校管理層在這方面還是有著自己的想法的。而且也不乏相關的支持者,問題是,我們的大環境能夠支持這樣的做法嗎?

素我直言,我無法接受!

假如我有一個女孩子,是絕對不支持這樣的安排的。即使是我的男孩子,我也不願意讓他這樣做的!!


省點錢開房,單身狗知道情侶單獨借用宿舍,趁其他室友不在時,然後幹些兒童不宜的事情,他們只有咽口水的份了。男女共處一室,難免產生生活上的尷尬。

說了這麼多,其實我還是挺支持,最好我學校馬上搞。這樣更好地接觸女性,深入瞭解女性,關注女性。估計買望遠鏡的同學可以扔掉望遠鏡了。這和婚姻生活有相似之處了,就是男女的生活習慣相互作用,相互影響。至於結果是好是壞,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這個問題我覺得現在什麼都共享,雖然表象上看著這樣有失風雅,但是仔細推敲之後,個人感覺既然學校敢這個樣子搞,還是經過充分的商討和考慮的,但是問題的關鍵可能是太前衛了,而且沒有給大眾一個明確的說法和細則,外人看來好像這個是有問題的一樣。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