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看文章的就直接看視頻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5582078?

www.bilibili.com

我們和其他的ITX玩家在ITX的CPU選擇上出現了分歧,有人用的2700X,他認為AMD的CPU功耗太大,並不適合於小機箱。而我卻更推薦AMD,因為自己也用過1700和2700,amd的功耗更低,更適合於itx。那麼我們乾脆就來一波對比,看看誰家的功耗更低。

關於如何測量cpu的功耗,這次我們就不再說了,你們可以直接去看之前ryzen的。

獵鷹萌新:Ryzen的真實功耗到底多少?AMD還是大火爐嗎?銳龍的TDP真的沒有虛標??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這次我們對比的是intel的8700k與amd的1700,再加入超頻

至3.6g用於模擬1700x。其實呢,我還想引入2700以及2700x,但是cpu已經還給我的朋友了。不過之前我們也做了測試,一代和二代的功耗關係我們是知道的,通過計算還是可以得到大致的值,雖然這樣並不是非常準確,但也比那些張口就來的雲玩家強很多。

最開始呢,為了保證公平,也準備給8700k使用了AMD原裝的幽靈散熱器,不過後來發現好像有點喫力,所以乾脆更換了360的水冷。在使用水冷的環境之下,8700K短時間可以5.2G,但是長時間烤機只能4.7G,後來也問了問其他人,在不開蓋的情況之下,基本上只能跑到4.7或者4.8,上5g的人幾乎都開蓋換液態金屬。

華碩這塊主板必須得手動關閉節能模式,調節為性能模式,不然的話會在使用中,睿頻時間非常短,然後馬上掉入極低的頻率。比如像這次甚至有時候會掉到3.4G,連全核心4.3的睿頻都穩不住。

功耗不建議通過aida64這一類軟體進行查看,因為軟體很可能因為識別出錯,造成了報道上的偏差,這種偏差的出現我們是要負澤的。所以,我乾脆直接採用電錶對CPU12V的輸入電流進行監控,然後乘以它的轉換效率,大約80-85%,這個效率是主板廠家工程師告訴我的。

通過測試便能得到intel 8700k的電壓曲線以及功耗曲線,相比於amd確實高出了不少。畢竟amd核心多,在相同多線程性能需求時可以降低頻率,從而獲得更高的能耗比。不過同頻之下,Intel的功耗並沒有高出多少,再加上intel的ipc優勢,基本上兩家的能耗比五五開吧。intel的工藝優勢確實非常大,頻率上限更高,可以讓六核cpu跑出對手八核的性能,讓六核的CPU也可以賣出對手八核的價格,從而節約成本。

我們對比可以發現AMD在每點擊FPU的情況下,是點了FPU功耗的95%,而英特爾的這個值卻是67%,也就是說在只點CPU和緩存的情況下,英特爾功耗是遠遠低於AMD的,但是在點了FPU之後,英特爾的功耗就遠遠大於AMD,畢竟FPU也算是英特爾的性能優勢項目。那麼英特爾和AMD在實際使用中到底誰的功耗更大呢?

目前呢,我找到最接近公平的辦法是這樣的:選擇同樣的應用一起跑分,然後比較性能以及功耗,雖然這樣並不是完全的公平,但是卻能展現出在完成一類應用時的功耗。你需要哪一類工作,你們自己可以直接查看這類應用之下哪個CPU能耗比更高。這次就沒有計算主板的轉換效率了,畢竟能量守恆,就算供電也是會發熱的,最後還是得通過散熱排出去。

首先呢就是CPU-Z,由於主板默認的電壓實在是太高了,所以再加入了一個降壓0.1v後的值,單線程方面8700K還是膩害,多線程上五個對手都差不了太多,幾乎是一個檔次。不過將1700全核心超頻到3.6G之後,單線程以及部分應用居然還跑不過默頻,後來查了下發現原來是睿頻在作祟。

在功耗方面,不帶X的兩款CPU最低,2700X最高。

下面就是能耗比,也就是跑分除以功耗。相比之下不帶X的兩款CPU真的高出了不少,8700K和2700X幾乎一樣。

後來發現新版的CPU-Z居然加入了AVX功能,畢竟這也是Intel的優勢項目,功耗雖然高,但是性能更高,能耗比方面也最高。

下面便是Cinebench R15,可能是因為內存條是2400,頻率有點低,跑分比其他人的結果稍微低了點。AMD在跑分時的功耗已經非常接近烤機功耗,看來這是AMD的優勢項目,怪不得發布會上AMD都喜歡用這個測試。功耗上依舊是2700X最高,2700最低,能耗比方面2700依舊屠榜。2700X和8700K依舊差不多,不過多了倆核心,頻率更低卻沒有優勢,真的挺丟人的。

當然也不能忘了更新的R20,不過測試的結果和R15也差不多。

然後就是wPrime的對比,結果還是預料之內,和之前的差不多。

不過國際象棋這類應用,我們會發現功率並不是太穩定,那麼乾脆就只對比成績吧。在成績上8700K登頂,不過超頻到3.6G的1700居然還不如默頻,無論重啟了多少次,設置不一樣的頻率,依舊是這樣,具體原因不明。

使用7-zip壓縮時還是功耗不穩定,所以也就只有成績了,8700K優勢依舊比較大,不過2700X靠堆主頻和核心數,還是可以與其一戰的

通過測試我們可以發現,2700X滿載功耗基本上都是最高的,能耗比方面2700X和8700K差不多幾乎是最低的。不過8700K可以通過降低電壓的方式提高能耗比,2700X卻很難這樣,大部分降壓都很難穩定。

不過能耗比最高的居然他的小表弟2700沒有X,比2700X高了60-70%。

所以不少使用過2700X,吐槽功耗大也不是沒有道理。我自己用的是1700和2700,實際體驗後認為AMD功耗比Intel低也沒錯。雖然數字一樣,也就後綴字母的區別,但是在功耗方面兩者之間相差太大了。

關於之前ryzen的功耗測量的文章在這裡:

獵鷹萌新:Ryzen的真實功耗到底多少?AMD還是大火爐嗎?銳龍的TDP真的沒有虛標??

zhuanlan.zhihu.com
圖標

不想看文章的視頻在這裡: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1002677?

www.bilibili.com

現在AMD在CPU和顯卡方面,已經出現了很明顯的分化,AMD的CPU標稱的tdp實際上就是它的最大功耗。帶x的CPU就是追求性能,官方出廠就超頻至接近極限的性能。而不帶x走的是高能耗比的路線,僅僅損失15%的性能,卻可以降低40%的功耗。

顯卡方面也類似,比如vega56和64。56的功耗只有200瓦,但64卻達到了300瓦,性能差距並不大。

總結:

雖然CPU前面的數字都一樣,但是帶不帶x在功耗表現上完全是兩個CPU,對於小體積的Itx主機,不帶x的版本僅僅65W的TDP,發熱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而帶X的TDP高達95W甚至105W,這並不適合於ITX主機。

英特爾方面呢,更推薦9代的帶k的CPU, 它是使用了釺焊工藝,在散熱方面會有著明顯的優勢。


推薦閱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