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歐雙方工作團隊50多個小時的卓越談判後,《第二十一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聯合聲明》(下稱《聯合聲明》)正式出爐。

  當地時間4月9日下午,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布魯塞爾同歐洲理事會主席圖斯克、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共同主持第二十一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會晤後,雙方一致同意發表上述《聯合聲明》。

  《聯合聲明》稱,中歐雙方承諾,2019年將在談判中,特別是投資自由化承諾方面,取得結束談判所必需的決定性進展,以便在2020年達成高水平的中歐投資協定。

  商務部原副部長、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魏建國赴歐參加中歐經貿關係研討會,他全程觀察了上述過程。9日晚間,魏建國在法蘭克福機場接受第一財經記者獨家採訪時表示,雖然《聯合聲明》對各方關注的中歐雙邊投資給出了時間表,但這只是第一步,未來中歐還有可能開談自貿協定,那將是全球最大的自貿區,影響和意義都非常深遠。

  除了上述被廣泛關注的雙邊關係,《聯合聲明》還涵蓋了世界貿易組織(WTO)改革、中歐引領的氣候談判、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5G)、外交與安全政策等方面,共24條內容。

  “在當前不確定的國際環境下,這是一個很有深意的合作綱領性文件,也是戰略性的勝利。從全球視野出發,中歐雙方展開艱鉅的談判。通宵達旦付出的努力是值得的,結果不但雙贏且意義重大。”魏建國說。

  《聯合聲明》劃重點

  “剛纔容克主席在會晤時說,雙方團隊進行了50多個小時的深入探討,最終達成一致。因爲《聯合聲明》不是一般的表態性文件,而是明確了中歐下一階段共同努力的方向,是一份內容豐富、成果豐碩的文件。”在上述會晤後的記者發佈會上,李克強表示。

  他強調,中歐之間的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共同利益擴大了,分歧就會縮小。這不僅有利於雙方,也有利於世界。

  圖斯克表示,談判很困難,但最終取得了豐碩成果,這份《聯合聲明》是我們共同努力的結果,是我們共同的勝利。

  魏建國也向記者透露,中歐很早就啓動了《聯合聲明》的談判,雙方相關人員很早就在準備,也經歷了充分艱苦的談判。他認爲,《聯合聲明》最核心的部分是在序言及第一段,尤其是文本中的“互信”二字,這也是《聯合聲明》取得的最大進展。這是一份中歐雙方從全球化的視野下展示給國際社會的聲明。

  “未來雖有起伏,但雙方合作大局已定。”魏建國說。

  李克強也在9日的記者會上總結了此次中歐領導人會晤達成的共識:

  一是雙方表示堅定維護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尊重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維護《聯合國憲章》,堅定支持以規則爲基礎、以WTO爲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共同致力於WTO改革合作。

  二是雙方表示推動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在今年年內取得結束談判所需的決定性進展,並在明年達成高水平的中歐投資協定。

  三是雙方承諾相互給予更加廣泛、更爲便利、非歧視的市場準入。

  四是雙方歡迎中歐地理標誌協定談判初步達成一致,承諾將在今年底前正式結束談判。

  此外,中歐雙方還在加強科技創新合作、政府採購、農產品貿易分區原則、加強互聯互通等一系列問題上達成重要共識。

  2020年達成高水平的中歐投資協定

  《聯合聲明》指出,中國和歐盟致力於在開放、非歧視、公平競爭、透明和互利基礎上打造雙方經貿關係。雙方承諾,2019年將在談判中,特別是投資自由化承諾方面,取得結束談判所必需的決定性進展,以便在2020年達成高水平的中歐投資協定。

  “協定的高水平將體現在實質性改善市場準入、消除影響外國投資者的歧視性要求和做法、建立平衡的投資保護框架以及納入投資和可持續發展方面的條款。雙方同意建立高層溝通機制負責持續督導談判,並於今年年底前向領導人彙報進展。”《聯合聲明》強調。

  4月8日,李克強在德國《商報》發表題爲《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署名文章稱,40年來,中歐貿易規模增長了250倍,歐盟連續15年是中國最大貿易夥伴,2018年雙邊貿易額達到6821.6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中國也多年保持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地位。現在,雙向人員往來每年已接近800萬人次,每週有600多個航班往返中歐兩地。

  “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上,只會越開越大。”李克強在文章中寫道,中國全國人大會議剛剛審議通過的《外商投資法》是一部體現中國新時代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基礎性法律,有利於更好保護和吸引外商投資。我們願同歐方推進雙向開放,爲雙方企業加強合作打造公平、公正、一視同仁的營商環境。

  李克強在9日舉行的記者會上表達了對歐洲企業來華投資的歡迎,“一個更加開放的中國在等待着各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中歐在達成高水平的中歐投資協定方面給出了具體時間節點。中歐投資協定談判啓動於2014年,內容包括准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國有企業競爭中立、高端服務業開放等,目前已經舉行了19輪磋商、12次會間會。

  在2018年7月第20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期間,中歐雙方正式交換了清單出價。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峯曾指出,雙方已就文本中不少投資自由化和投資保護方面的重要條款達成了一致,並即將就投資市場準入方面的清單出價進行實質性談判。

  《聯合聲明》稱,中國和歐盟承諾在雙邊貿易和投資中確保平等、互利合作。雙方重申願加強雙邊經濟合作、貿易及投資,願相互給予更加廣泛、更爲便利、非歧視的市場準入。爲此,將加大努力,爲雙方確認的一些關鍵壁壘尋找雙方認同的解決方案,並在下一次中歐領導人會晤時進行盤點。

  中歐WTO改革合作,產業補貼問題受關注

  《聯合聲明》指出,中國和歐盟認識到有責任在支持開放、平衡、包容的全球經濟政策發揮示範作用,這將惠及各方並促進貿易投資。雙方堅定支持以規則爲基礎、以WTO爲核心的多邊貿易體制,反對單邊主義和保護主義,並致力於遵守WTO規則。

  在去年7月第20次中歐領導人會晤後,中歐便決定就WTO改革開展合作,併爲此建立了一個WTO改革副部級的聯合工作組。在2018年年底的WTO總理事會會議上,歐盟方面提交了兩份改革方案,一份由歐盟、中國、加拿大、印度、挪威、新西蘭、瑞士、澳大利亞、韓國等14個WTO成員共同提交;另一份則由歐盟與中國、印度和黑山共和國三方聯合提交。

  WTO前總幹事拉米(PascalLamy)近日對記者表示,WTO存在很多問題,有短期的也有長期的。短期問題是諸如上訴機構,改善通報、透明度和監管等方面的生存問題;而長期問題主要是對數據交易的支持、建立更開放的服務市場等。

  拉米認爲,在補貼方面應有更多的規則,是WTO改革最緊要的問題;對此觀點,美國前貿易代表巴舍夫斯基(CharleneBarshefsky)也對記者表達了贊同。

  讓拉米和巴舍夫斯基感到欣慰的是,《聯合聲明》涉及到了產業補貼方面的表達。

  《聯合聲明》稱,雙方重申共同致力於世貿組織改革合作,以確保其相關性並能應對全球貿易挑戰。爲此,雙方將在中歐世貿組織改革聯合工作組已有工作基礎上,加緊旨在加強產業補貼國際規則的討論。

  一位在日內瓦國際經貿談判圈的核心人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同意加強產業補貼國際規則的討論是《聯合聲明》的關鍵之一。這也是首次在中歐聯合聲明中納入這個表述,而“WTO改革和產業補貼是互相關聯的”。

  4月10日,歐盟給第一財經記者發來的最新材料顯示,圖斯克和容克在上述會晤後的講話也確認了雙方在產業補貼上的歷史性突破。

  圖斯克說,針對WTO改革,歐盟將產業補貼作爲優先事項,因此很高興與中國夥伴就產業補貼問題達成一致,這是一個突破;容克也表示,中歐雙方已同意深化關於WTO改革的對話,使之適應現代經濟。尤其是在產業補貼方面,“我們相信,這能夠帶來真正的變革,創造一個公平競爭的環境”。

相關文章